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邱毅  杨超敏 《医学文选》2002,21(6):811-811
噪声对人体的特异损害是引起听力损伤。在同样接触条件下 ,对噪声敏感者和有职业禁忌证者 (简称噪声易感者 ) ,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 ,比别人更易患听力损伤 [1]。  为了探讨噪声易感者在噪声从业人员中的发病情况 ,我们于 2 0 0 2年 3月对南宁市某厂接噪人员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该厂从事空压机、破碎、动力、掰边等噪声作业的全部工人 40人 ,平均年龄 41 .3岁 ( 2 9~ 5 4岁 ) ,平均接噪工龄 1 6.3年 ( 2~ 35年 )。1 .2 方法1 .2 .1 噪声测量 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对该厂生产车间噪声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噪声对生长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噪声组在90dB(A)噪声下持续暴露1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其海马区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噪声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末次跨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噪声组海马区GAB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噪声可使生长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GABA的合成减少,使神经元的突触抑制效应减弱,LTP的诱导和维持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 1 1 3名稳态噪声作业工人 ,1 85名脉冲噪声作业工人及 1 38名非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询问既往史和听力、神经系统、心电图及血压检查。结果 :脉冲组听力受损检出率为 4 2 .7% ,稳态组为 2 6 .5 % ,高于对照组的 6 .0 % (P<0 .0 1 )。结论 :听力受损检出率随噪声暴露水平及接触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环腺苷酸结合蛋白1(Epac1)信号分子介导噪声暴露大鼠内耳毛细胞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PF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大鼠给予频率为4 kHz,声压级为101 dB SPL,暴露8 h.噪声暴露前后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噪声暴露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染色、免疫...  相似文献   

5.
爆震性耳聋系由于骤然发生的短暂强烈的爆震和间断性脉冲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一种急性声损伤,常因强烈噪声其频谱顶峰变化很大,呈跳跃式升降破坏内耳[1].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爆震性耳聋患者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噪声对豚鼠耳蜗核复合体 (CNC)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依赖还原型辅酶II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正常组和噪声损伤组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 )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面积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噪声损伤后 1d至 4周 ,CNC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多 ;噪声损伤后 1dNOS阳性神经元面积急剧缩小 ,噪声损伤后 1~ 4周NOS阳性神经元面积逐渐升高并超过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组 ,NOS阳性神经元面积和数目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噪声损伤后 1d ,1周 ,4周 3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噪声损伤后 ,NO释放增多 ,对听觉核团有复杂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是众所周知的.长期接触强烈噪声不仅可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且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噪声性疾病.据此我们在1994~1995年的工人健康体检中,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用了脑血流图检查技术,以探讨其检测价值及噪声对工人神经、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相似文献   

8.
噪声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其引起的耳聋成为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噪声对人体许多系统都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可因噪声刺激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噪声最主要的危害还是损害人类的听觉系统,并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本文就噪声性耳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其引起的耳聋成为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噪声对人体许多系统都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都可因噪声刺激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噪声最主要的危害还是损害人类的听觉系统,并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本文就噪声性耳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纺织噪声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纺织厂1 080例工人(其中低噪声组345例,中噪声组537例,高噪声组198例;接触噪声1 a~324例,5 a~176例,10 a~198例,15 a~188例,20 a~194例)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以不接触噪声的485人作正常对照.结果:接触噪声工人SCL-90的9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接触噪声工人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各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也逐渐增加(P均<0.01),且以高噪声组为重(P均<0.01);接触噪声工人躯体不适症状随接触噪声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P<0.01),焦虑和敌对随接触噪声时间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各项指标均以1 a~组为最高,以后随工龄延长呈下降趋势(P均<0.01).结论:纺织噪声对工人的心理影响是全面的,且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对心理的负面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腺苷在急性噪声性声损伤中对耳蜗谷氨酸和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豚鼠暴露于白噪声118 dB SPL(sound pressure level,声压水平) 30 min,同时耳蜗灌流单纯或含不同浓度(0.1、1或5 mmol/L)腺苷的人工外淋巴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噪声暴露前、后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结果: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 给予1 mmol/L 和5 mmol/L腺苷可以抑制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噪声暴露后复合动作电位阈值增大, 同时给予腺苷灌流组阈移减小.结论:腺苷可使噪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谷氨酸浓度明显降低, 复合动作电位阈移值减小,提示腺苷对急性声损伤耳蜗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噪声作用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某企业200名长期接触噪声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通过年龄、性别的校正,对其结果做出听力损失的判断.结果 在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阀检查中,语频损失76人(38.0%),高频损失93人(46.5%);语频与高频损失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语频与高频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噪声作用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噪声对作业人员产生的危害,从而采取必要的对策,以减少噪声时作业人员的不利影响.方法 采用现场询问、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现场调查等方法随机对1 250例在噪声环境下的电厂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作业人员各工作检测点噪声均75dB,严重影响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导致很多职工发生高血压、心律失常、焦虑与失眠等.结论 我们应充分认识噪声的危害,通过干预措施为作业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条件声暴露对耳蜗结构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听力正常的31只杂色雄性豚鼠(250~400g)按噪声暴露的时程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条件声暴露1天组(n=8),条件声暴露7天组(n=8),条件声暴露14天组(n=7)及未经条件声暴露的对照组(n=8).条件声为中心频率为1 kHz、强度为95 dBSPL的倍频程噪声,每天暴露8小时.条件声暴露结束5天后再将豚鼠暴露于相同频谱强度为115 dBSPL的强噪声中连续暴露48小时.强噪声暴露后第14天将动物处死,进行耳蜗铺片,观察各组动物耳蜗1 kHz感音部位第3回柯替器受损情况,并进行外毛细胞记数.结果耳蜗铺片观察发现,1 kHz噪声损伤的主要部位为耳蜗第3回中下部,距圆窗约14 mm~18 mm处.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 OHC)受损明显,三排OHC的受损程度以第三排最重,第二排次之,第一排最轻.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 IHC)很少受损.四组动物中,以7天组外毛细胞丢失率为最少,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P<0.01).其次为1天组,为29.5%,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经过14 天条件声暴露的动物,其OHC平均丢失率为34.4%,反而略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条件声暴露对噪声引起的耳蜗结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噪声对人体的特异损害是引起听力损伤.在同样接触条件下,对噪声敏感者和有职业禁忌证者(简称噪声易感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比别人更易患听力损伤[1].  相似文献   

16.
最大Lyapunov指数是诊断和描述动力系统混沌的重要参数。本文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发现1/fα噪声对计算混沌动力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具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噪声水平下,白噪声的影响最为显著,随功率谱指数α的增大,其影响逐渐减弱;随着噪声水平的增加,1/fα噪声对计算混沌动力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的影响越显著。当α≥2.0时,在噪声水平为0.2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最大Lyapunov指数的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7.
高薇薇  夏贵华  纪科  刘绍胜  梅琼燕  王波  李功俊 《浙江医学》2011,33(12):1727-1728,1759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稳态白噪声对豚鼠螺旋器损伤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鼠分别暴露于125 dB SPL 和132 dB SPL 的稳态白噪声中1h 后.即时、1、3、7、15和30 d进行螺旋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主要是第3回和蜗顶螺旋器受损,表现为外毛细胞听毛肿胀、融合、倒伏、断裂和丧失,甚至外毛细胞缺如.暴露于132 dB 白噪声后即时有10 mm 耳蜗螺旋器受损,125 dB 为7 mm.前者有70%外毛细胞受损,后者为50%.噪声强度越大,螺旋器病变范围和外毛细胞受损数量增大,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减轻.得到恢复的主要是轻度病变的外毛细胞,如静纤毛肿胀和融合,但中、重度损伤时静纤毛倒伏和消失未能恢复.白噪声暴露早期(125 dB 组暴露噪声后7 d,132 dB 组15 d),及时采用治疗措施的重要性.本文对噪声所致螺旋器损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强噪声引起听力损伤预防和快速初筛仪,能预防强噪声给人员带来的听力损伤,并能实施听力损伤的快速筛查.方法 研制基于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ARM7的LPC2148+SD卡+VS1003的掌上型听力损伤预防和初筛仪,其中心频率和强度可调,利用耳机作用于人耳,实现听力快速自查.该仪器可选择不同特征频率实施噪声预暴露,起到噪声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 经过试验与标定,该仪器能降低强噪声引起听力损伤的比例和程度,听力损伤的快速筛查部分通过计量检定.  相似文献   

20.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是众所周知的。长期接触强烈噪声不仅可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 ,且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噪声性疾病。据此我们在 1994~ 1995年的工人健康体检中 ,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用了脑血流图检查技术 ,以探讨其检测价值及噪声对工人神经、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观察组为内蒙古丰镇电厂、准格尔电厂、蒙南轧钢厂、飞鹿美羊绒衫厂、呼和浩特市风机厂、呼和浩特市玛钢厂等接触噪声工人 1836人 ,其中男性 10 83人 ,女性 75 3人 ;工龄在1~ 2 4年之间平均 7年 ,年龄 18~ 5 7岁 ,平均 34岁。接触噪声主要在 82 .3~ 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