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94年5月~98年5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8~80岁。基础病因:蛇毒6人,肾毒5人,急性胃肠炎4人,流行性出血热2人,糖尿病酮血症2人,多囊肾1人,多发性骨髓瘤1人,鱼胆中毒2人,原因不明2人。发病后少尿、无尿2~4天接受治疗,BUN21.5~86.6mmol/L,Cr365~893pmol/L,血K”5.8~6.9mmol/L。2透析方法应用B.Braun血透机,碳酸透析。除1例采用颈内静脉插管,其余均为股静脉插管。首次透析3小时,以后逐渐增加。初治每天或隔…  相似文献   

2.
血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61例疗效分析淮阴市传染病医院胡丽佳,单云英,吴素霞关键词血液透析;出血热;流行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图法分类R512.8我院从1990年1月—1993年3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44例,其中重危型8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61...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2~1986年7月,用血液透析治疗32例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出血热肾衰),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对血透时机、透析方法和出血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长期随访的必要性。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5,女7;年龄17~64岁(20~40岁占19例)。入院时本组12例少尿,20例无尿;无尿病例,最少一日,最长达十日。32例均有出血倾向及典型的“三红征”,3例有血清学诊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合并冠心、风心各1例。并消化道出血4例次,昏迷10例次,心衰、  相似文献   

4.
笔者医院自1983年5月-1998年12月采用血透共治疗(EHF)并发急性肾衰患者6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血透疗法是抢救该类患者最有力的措施。我科1998年8月~2000年10月,共收住此类患者25例,经血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将血透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危重疾病。1983-1992年10月我院应用血液透析抢救治疗26例,治愈率70%,比1983年以前单纯内科治疗的治愈率(48%)有明显提高。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在20-71岁。26例原发病因:严重外伤合并休克6例,感染性休克5例,产后急性肾衰4例,毒性药物中毒4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肿瘤切除术后2例,CO中毒1例,肾结石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透前患者均为少居或无尿,BuN是214-32.9mmol/l,,Cr3536-486.2mmol/L,K+5.6-6.0mmol/L,合并心衰10例,7例脑水肿,DIC2例。方法在少尿期以…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 1 995年元月至 1 999年元月急诊血透的 5 2例病人作临床观察 ,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  (1 )对象按原发病不同分为两大类 ,其中流行性出血热 2 9例 ,杂病 2 3例。(2 )血透方法 :1血路 :穿刺桡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足背动脉——大隐静脉 ;2机器 :瑞典Gambro AK-1 0 ;3醋酸盐透析液 ;4隔日 1次或隔 2日 1次 ,透 2至 3次便进入多尿期 (尿量>1 0 0 0 ml/ 2 4h) ,经历 1周多尿 ,肾小球功能很快恢复 SCr1 0 0~ 2 0 0 mmol/ L。  结果 :2 9例流行性出血热 ,经过透析 3-7次后 ,有 2 4例肾功能在 5~ 1 2天恢复 ;5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于…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7年开展血液透析疗法以来,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33例,计1200例次。现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对死亡病例进行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危重症之一,其存活率极低.近年我们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加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6  相似文献   

10.
11.
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蛇咬伤后急性肾衰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6例园斑蝰蛇咬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血透治疗疗效。方法36例患者分2组,中西医组18例应用中成药八宝丹胶囊、大黄粉、肾舒冲剂、蛇药等治疗同时进行血透,前3d每天透析2~4h,3d后视病情每周透析2次;18例单用血透治疗。结果除1例妇女月经期间被蝰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死于阴道不可挽救的大出血外,余35例均顺利康复,其中2例轻者无血透,经中西医结合治愈,并随访2年以上无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蛇毒中除出血因子大于透析膜孔40000个道尔顿,其他毒素均能被透析膜滤过,透析能迅速缓解蛇伤后急性肾衰,中西医结合能促进严重并发症的提前恢复,使患者顺利渡过少尿、无尿期,进而康复。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 97年 4月至 99年 2月收治的 2 1例少尿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血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 :  资料及方法 :2 1例患者中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9~ 76岁 ,平均 37.8岁 ;病因药物性 6例 ,低血容量性 4例 ,流行性出血热 4例 ,挤压综合征 1例 ,急性肾炎 3例 ,蜂毒 2例 ,不明原因 1例 ,少尿期 3~ 2 7天 ,平均 9.9天 ,透析次数 1~ 1 1次平均 4.5次 ;全部患者透前血肌酐均大于 80 0μmol/L ,脱水量依据患者临床表现 ,具体分 3类 :   (1 )除尿量少外 ,无其它临床表现 ,参照每天出入水量 ,一般每次脱水在 0 .3~ 0 .8kg。(2 )平卧位…  相似文献   

13.
温鸿君  易星 《新疆医学》2000,30(4):248-249
急性左心衰是尿毒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因,积极有效地控制左心衰可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本院从1993年2月至1999年12月间共收治432例慢性左心衰12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友华  陈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93-159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疗效。方法:选择ICU科收治的15例SAP合并AKI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CVVH+HP治疗,观察效果。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患者最后好转出院,死亡4人,死亡率为26.7%(4/15);治疗24h后患者MAP、血肌酐、尿素氮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PO2、WBC计数等指标在治疗48h后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HP治疗,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存活率,是治疗SAP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已被公认。但当合并出血危险的患者,应用普通肝素(SH)抗凝,会加重出血,导致不良后果。以往对这些患者的抗凝是采用小剂量或无肝素透析,但常常因为凝血而导致治疗失败。为此,我fi’1探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1996年10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病人,男55例,女5例,年龄平均37.2土9.正岁。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55例,挤压综合征5例。所有病人均合并皮肤粘膜出血,伴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79年2月至1986年4月收治因战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伤员共30例,其中15例经血液透析(简称HD)治疗。由于战伤特点,HD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与平时HD不尽相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透析疗法应用于临床之前,心力衰竭是肾衰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自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和血液滤过(简称血滤)相继应用于临床以来,肾衰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观.现将我科收治的16例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共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34.56岁.急性肾衰11例,其中原发病为车祸复合伤6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鱼胆中毒2例、胆道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肾衰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对52例急性肾衰分为轻症组(20例)和重症组(32例),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经2周治疗,轻症组显效率为75%;重症组控制尿毒症达31%。共死亡27例,死亡率为51.9%。结论:轻症患者诊断明确后宜及早治疗,疗效好,成活率高:重症患者并发症多,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氨基甙类药物中毒致急性肾衰2例血透护理济南第四人民医院张秀玲氨基甙类药物为广谱抗菌素。多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毒副作用也甚多。近年来用药副作用也逐渐被证实与重视。氨基甙类药物中毒可致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危急病人生命,死亡率高。我院于1994年底...  相似文献   

20.
蝮蛇咬伤致急性肾衰七例血透疗效观察周健美,甘世芬,郭晓霞,韦秀芬,王翠珍(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我院自1990年7月至1991年10月间,共收治7例蝮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经血透治疗。5例康复,2例死亡。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疗效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