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昌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内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为开展社会支持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收集海洛因依赖者的人口学数据;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正常人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69例海洛因依赖者中以男性为主,占76.2%。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海洛因依赖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同。结论南昌市美沙酮门诊内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支持评分低于正常人群,文化程度低、离异、失业是其社会支持评分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期间,患者偷用海洛因及冰毒等多药滥用情况,探索相关因素对患者滥用毒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并检测参与治疗患者的尿样,记录结果,并结合门诊收集的患者基本信息和美沙酮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79名患者中,39.1%(70/179)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仍然滥用毒品,其中16.2%(29/179)吸食海洛因,18.4%(33/179)服用冰毒,同时滥用海洛因和冰毒者占4.5%(8/179)。性别和服药是否规律是影响患者滥用毒品的因素。滥用海洛因者与滥用冰毒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要关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多种毒品滥用现象,警惕新型毒品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属阿片类毒品,1874年人工合成,1898年用于治疗吗啡毒瘾。但在其后迄今的年代中,海洛因竟成为全球范围广为流传的毒品,其滥用人数居各种毒品之首。海洛因依赖是一种对依赖者躯体和心理健康及社会都有严重危害的嗜瘾行为。近几年来,吸毒在我国死灰复燃,对吸毒的研究报道颇多,其中主要是对海洛因依赖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3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洛因依赖346例临床分析表明:男性居多;个体商人及无业人员居多;以青少年为主,且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吸毒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为:(1)好奇心和模仿;(2)同伴、家庭和环境的影响;(3)负性生活事件。美沙酮治疗海洛因依赖有效。对于海洛因依赖者,公安、卫生系统联合戒毒效果较好,这样即能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脱瘾治疗,并按疗程进行,又能保护医证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命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海珠区药物维持治疗点的海洛因依赖者166例,采用《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其关沙酮维持治疗前及3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入组时生命质量评分(82±22)分,治疗3个月后生命质量评分(130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生命质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目前阿片类物质依赖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探索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接受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综合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治疗的242例海洛因成瘾者进行调查,同时做5项毒品尿代谢物检测。结果 107例自述既往使用过非阿片类的新型毒品,主要是出于好奇心使用并获取新型毒品,主要获得来源于毒友提供和黑市购买;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新型毒品的认知中对新型毒品成瘾性、危害性、是否会对性行为产生影响、是否会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假如别人诱惑你使用新型毒品的态度,与既往使用新型毒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对新型毒品的认知中对新型毒品成瘾性、使用后会对坚持服用美沙酮产生影响、是否会对性行为产生影响3个变量的OR值分别是1.830,1.935和1.778;尿检发现合并使用新型毒品62例,阳性检出率25.62%。结论对毒品的认知、获取途径是促进MMT人群多药滥用的主要原因,加强MMT门诊服务措施及综合干预对减少美沙酮受治者多药滥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1639例海洛因依赖者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艾滋病病毒 (HIV)、梅毒螺旋体、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表面抗原 (HB sAg)感染情况。方法 对 2 0 0 1年来戒毒所自愿及强制戒毒者采集血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蛋白印迹试验 (WB)检测、确证HIV感染 ;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检测梅毒感染 ;用ELISA检测HBsAg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  16 39例海洛因依赖者中 ,抗 HIV阳性 18例 ( 1 1%) ,均为静脉注射毒品者。RPR阳性 12 1例 ( 7 4%) ,静脉注射毒品者占 73 6 %。HBsAg阳性 6 2 7例 ( 38 3 %) ,静脉注射毒品者占 92 8%。结论 静脉注射是海洛因依赖者感染HIV、梅毒和HBV的重要途径。海洛因依赖者是HIV、梅毒、HBV感染的高危人群 ,应对此群体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抽取185名接受MMT的海洛因依赖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症状测评,进行单因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其症状各因子均分、总分、总均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表明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方差分析表明,女性多数因子均分高于男性;维吾尔族依赖者的心理问题较汉族、回族严重;接受MMT〈6个月者,各项因子均分明显高于6—12月和〉12个月者。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和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的改善情况。方法对德宏州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5个县(市)117名新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ASI量表进行调查,并在治疗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和ASI。结果新入组海洛因依赖者,95.73%为男性,41.88%傣族,52.99%已婚,42.77%为小学文化程度;44.44%治疗前吸毒时间〉10年,75.21%以单纯口吸或烫吸为主,97.44%治疗前平均每天吸毒次数〈5次。基线和随访时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与吸毒行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研究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各个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有改善。研究对象的躯体健康、药物滥用、家庭/社会关系、精神心理等维度的ASI,以及总ASI,在随访时低于基线,而在就业/支持领域、酒精滥用领域、违法犯罪领域维度的ASI,基线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可以降低海洛因依赖者ASI,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滥用与海洛因型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全球性毒品泛滥日趋严重,海洛因滥用尤为突出。在我国,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吸毒人数几乎呈成倍上升趋势,截止到1997年,在册登记的海洛因依赖者有54万之多。“海洛因”这三个令人触目心惊的字眼威胁着许多中国人的生命和家庭。海洛因滥用及其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海洛因导致的死亡中,海洛因型肺水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依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滥用海洛因不仅给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也给滥用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为使海洛因依赖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脱毒成功,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对自愿戒毒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预防HIV在阿片类毒品滥用人群中流行的有效措施,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维持治疗策略。它通过减少共用注射针具行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商业性行为而减少毒品滥用者感染及传播HIV的风险。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毒品滥用者治疗项目,在减少毒品危害、萎缩毒品市场及预防HIV新发感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覆盖面低、治疗保持率低、工作人员能力有限等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开展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强化培训、促进HIV阳性毒品滥用者坚持治疗、探索社区戒毒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有效的衔接机制,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新疆毒品依赖者患肺结核病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74例毒品依赖者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988~1997年74例住院海洛因依赖患者肺结核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本组病例均为青少年(17~32岁),病情重,合并症多,治疗顺从性差,死亡7例。结论 从毒品依赖者这一特殊人群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应加以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年1~6月期间入组的门诊264名病人根据观察时间结束的治疗情况分为已退出治疗的脱失组(病例组)和仍在服药的维持治疗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男性、维吾尔族、无业、文化程度低、吸毒时间短、偷吸等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治疗中患者脱失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用相应对策可以降低脱失率,提高维持治疗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74 例毒品依赖者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988 ~1997年74 例住院海洛因依赖者患肺结核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青少年(17 ~32 岁) ,病情重,合并症多,治疗顺从性差,死亡7 例?结论 对毒品依赖者这一特殊人群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应加以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美沙酮维持治疗虽已有接近50年的历史,但是医疗机构与海洛因成瘾者双方依然存在对于美沙酮维持治疗态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美沙酮治疗方式、美沙酮性质、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不同认识。美沙酮这种多年来逐渐被医疗机构认为需终生维持的药物,海洛因成瘾者看来更应该作为短期内通过剂量递减方式实现戒断海洛因目的的药物,海洛因成瘾者同时认为美沙酮存在较强的不良反应和戒断症状。海洛因成瘾者形成此种态度的现状,则主要受到医生对于维持治疗方式的支持程度、本人是否参加过美沙酮维持治疗以及其他海洛因成瘾者参加治疗失败的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美沙酮受治人员进一步综合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高危注射行为、共用针具高危影响因素,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共调查12个县美沙酮门诊1 935名维持治疗人员,HIV抗体阳性731人,阳性检出率为39.3%(731/1 860)。72.50%的受治人员治疗期间曾偷吸海洛因及其他毒品,在偷吸毒品人员中有69.14%的人是注射毒品,在注射毒品人员中有29.69%的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中,第一次注射吸毒的年龄越大,与他人共用针具的概率越低(OR值=0.831);注射吸毒的频率低者不易与他人共用针具(OR值=0.254)。结论美沙酮治疗人群中仍然普遍存在偷吸现象和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对注射吸毒年龄较小及频率较多的受治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强化干预活动,以减少共用针具现象。  相似文献   

19.
选择海口市皮肤性病防治所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101例,根据其在维持治疗门诊中服药时间的长短分为Ⅰ组(服药时间不足3个月)和Ⅱ组(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分析影响MMT保持情况的因素.结果 101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持治疗的时间为105 d,有57例退出治疗.服用首剂美沙酮后90 d 和180 d内的维持率分别为81.97%和62.65%.在两组比较分析中,职业、稳定剂量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认为海口市社区MMT保持率较低,应积极探讨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并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MMT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部分地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门诊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浙江省温州市、四川省西昌市、贵州省织金县正在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30名门诊患者、15名患者家属、7名门诊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 患者海洛因使用明显减少,但仍存在偷吸现象;艾滋病病毒(HIV)传播有关的高危行为减少;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大幅度减少;患者在身体健康状况、自尊、情绪、压力、家庭关系、生活规律正常化、工作状况、娱乐生活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不仅使海洛因使用、相关犯罪及HIV高危行为有所减少,而且对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状况,恢复社会功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迅速扩大治疗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吸毒人员参与到治疗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