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优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7 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策略。方法将我科143例体质量小于7 kg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优化组74例患儿,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呼吸道优化管理;对照组69例患儿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使用呼吸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呼吸道优化管理,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患儿由于不能经口进食,而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负氮平衡状态,为保证营养的摄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促进身体康复,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由于肠黏膜的营养30%来自动脉血供,70%来自肠内营养物质。如婴幼儿术后第2天胃肠功能恢复良好,应从胃管给予患儿进行管喂,以保证患儿机体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重5kg以下先心病患儿术后用微量输液泵(简称微泵)行鼻饲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自2007年5月至9月在我科手术后并体重低于5kg的先心病患儿22例用微泵鼻饲喂养,并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儿撤离呼吸机后均吸吮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合理的运用微泵鼻饲喂养是安全有效的鼻饲方法,临床上值得提倡采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心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病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本组死亡5例,其中1例因应机械通气而死亡,出现肺部并发症48例,经对症治疗,调整呼吸机和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结论:婴幼儿天心病手术手有效地应用机械通气,控制肺动脉高压,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可使先心病患儿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围术期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患者能在儿童期或婴幼儿期获得纠治,与青少年或成人相比,婴幼儿由于年龄小、合并畸形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呼吸道并发症在先心病患儿中发生率与年龄、体重成负相关。所以,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笔者对我科2001年8月-2002年9月收治的45例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心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病手术后应用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本组死亡5例,其中1例因应机械通气而死亡,出现肺部并发症48例,经对症治疗,调整呼吸机和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结论:婴幼儿天心病手术手有效地应用机械通气,控制肺动脉高压,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可使先心病患儿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药的推广使用,外科技术的进步,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移植术后的患者大多因手术时间长或麻醉等原因,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24~48h,其目的是保持足够的氧合至肺功能完全恢复,Sp02〉95%,保持酸碱平衡,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1~2004年共开展了7例肝移植手术,术后均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时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呼吸动力学动态监测,使危重患儿尽早撤机,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方法 使用Drager Evita 4呼吸机,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PAP)或安全控制通气模式(IPPV)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充分做好上机前准备,上机后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排除机器报警,严密病情观察,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结果 64例机械通气危重患儿,52例治愈,仅1例出现撤机失败,第2次插管成功后治愈,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气道管理及呼吸动力学监测,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唐梦琳  严明霞  周珏 《华西医学》2004,19(1):130-131
目的:探讨先心病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了81例手术病人的监护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2例病人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外,其余患儿心肺功能恢复良好,都获痊愈出院。结论:认为术前改善心肺功能可提高病儿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的循环系统监测,注重保暖,控制感染,尽早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范宝霞 《临床医学》2010,30(4):124-125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确保机械通气患儿的生命安全。方法对机械通气48例患儿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机械通气患儿通过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加强管理,其原发病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治愈42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有12例发生呼吸机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堵管2例,脱管2例,支气管1例,气胸1例。结论机械通气患儿护理过程中,掌握基本护理要点,采取规范管理措施,有助于患儿病情恢复,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SIMV模式撤机法与直接撤机法在10 kg以下患儿心内直视术后的撤机效果。方法对32例10 kg以下心内直视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撤机方法的不同分为SIMV模式撤机组与直接撤机组。结果两组相比,撤机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IMV模式撤机法所需的时间更短,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再置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撤机方法撤机前后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方法撤机前后的PO2、PCO2及pH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kg以下行心内直视术后的患儿应用SIMV法撤机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效果优于直接撤机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护理现状,发现目前气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帮助降低由气道护理不当而引发的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方法 走访上海市2家医院儿科ICU,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护理操作情况,调查样本40例,对护理人员的气道护理过程及患儿在气道护理前后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 息儿在气道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气道压力值比较有显著差异,调查发现2家医院ICU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中,对气道护理规范的依从性、按需吸痰、1次气道护理时间、吸痰后及时记录与医嘱的一致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合理的气道护理频率应是必要时进行,医嘱为按需吸痰,建议标准里写进根据SaO2、心率和患儿气道分泌物量的实际情况确定吸痰次数,护理记录按实际次数,补充制订吸痰管插入深度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对于麻醉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ICU的病人机械通气期间,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测与护理:①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观察以了解病情的变化;②对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病人要加强气道的管理,进行气道内雾化及冲洗,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③合理调节呼吸机的各项参数,观察机械通气的效果,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总结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保护性隔离、气道管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精心护理26 d后,患儿好转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6.
施春柳  韦琴  罗会结  熊宾 《全科护理》2010,8(32):2965-2966
舒适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护理干预措施,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方面达到更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儿生命的重要措施,通常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往往体验许多生理、心理的不适和痛苦。为了减轻机械通气患儿的痛苦和不适,增加其舒适度,我院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2008年1月-2008年12月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的治疗、护理中,使患儿得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舒适护理在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心痛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心外科术后一般护理.结果:两组患儿哭闹次数、拒食次数、体温波动差、心率波动差、平均血压波动差、住ICU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陈丹 《当代护士》2014,(8):11-13
综述了机械通气患儿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进展,包括吸痰时机的判断、气道湿化、吸痰管的选择、吸痰压力和时间、吸痰方式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及操作方法和吸痰后的护理,认为正确的吸痰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技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总结4例单肺移植术后患者在ICU期间机械通气的护理,包括尽可能保持低的气道压力,防止气压伤;压力控制通气中,重点监测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2/Fi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及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及生命体征等参数;严格液体管理,保持液体负平衡,维持CVP≤0.9 kPa(7 mmHg);做好体位护理、胸部物理治疗,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认为:对于单肺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液体平衡管理,积极预防和监测肺水肿、气压伤、感染等并发症,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肺移植术后的存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晓红  袁碧容  林敏  龚仁蓉 《华西医学》2009,(10):2783-2784
目的:总结近2年来我科预防低体重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预防喉头水肿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近2年,120名带呼吸机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拔管前的预防性给药,对带管期间精细呼吸道的管理,以及对患儿拔管后及时发现喉头水肿,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等护理方法。结果:120名低体重患儿有2名发生了喉头水肿的症状,重新插管后带机6~8h后,喉头水肿的症状就逐渐减轻,再次拔管后未发生喉头水肿。结论:有针对性的静脉给药、适当体位、精细护理操作和准确呼吸道的管理,是预防低体重先心病患儿术后喉头水肿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