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谐波超声造影对睾丸扭转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睾丸对缺血的耐受力差,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对于睾丸预后很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庇波超声造影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THI)对126例肾积水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THI超声诊断符合率98.4%(124/126)。其中输尿管结石85例,占67.5%(85/126);肾结石22例,占17.5%(22/126);妊娠10例,占7.9%(10/126);输尿管肿瘤4例,占3.2%(4/126);肾结核3例,占2.4%(3/126);炎症2例,占1.6%(2/126)。结论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与寻找病因方面的应用,优于二维超声诊断,即基波(F1),其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可重复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超声常规基波显像(FI)与组织谐波显像(THI)的对比观察,探讨THI在腹盆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4例腹盆腔疾病先后行FI和THI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对比,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在超声诊断囊性病变、实质性病变、空腔脏器隆起性病变及结石等方面,THI明显优于FI。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THI有利于腹盆腔疾病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与常规超声显像的对比研究,来探讨该技术在胆道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60例胆道系统疾病的患和50例正常人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与常规超声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较常规超声能明显改善二维超声图像。结论:自然组织谐波显像技术提高了对胆道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因而对胆道系统的疾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与常规超声即基波成像的对比观察,探讨编码谐波成像在腹部脏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脏、胆囊、肾脏等脏器的各类疾病共57例,分别用超声基波和谐波两种方法成像,对各脏器的包膜界面、内部管腔结构或内容物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清晰程度。结果编码谐波成像能消除基波成像时所产生的旁瓣伪差干扰,提高图像清晰度。结论编码谐波成像能提高二维超声图像质量,特别是对液腔内容的显示更为特出,从而提供更多的超声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常规基波成像和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比,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胆道疾病超声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比分析73例胆道疾病中基波和组织谐波显像技术的图像结果。结果在观察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上胆固醇结晶形成、胆囊腺肌症、胆囊癌和胆总管癌中,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93%、100%、100%、80%;常规二维检出率分别是96%、60%、90%、80%、4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织谐波显像技术明显优于基波显像。结论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二次谐波显像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次谐波显像技术对临床怀疑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的患者进行检查 ,以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临床怀疑为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而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能诊断的 2 0例连续患者。采用 Hewlett Pardkard Sonos 5 5 0 0心脏超声诊断仪和 2~ 4MHz变频探头。该仪带有二次谐波超声显像功能。在二尖瓣水平至心尖部的左室短轴、心尖四腔、二腔及心尖长轴切面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厚度。结果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在 89%的常规二维超声图像不佳 ,而临床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图像 ,其中 82 %的患者明确诊断该疾病 ,而且 5 0 %的患者是弥漫性心尖部肥厚 ,93%的患者舒张功能减退。结论 :二次谐波显像技术能够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 ,是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可缺少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肾结石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肾结石超声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即基波成像Fundamental Imaging,FI),诊断肾结石,并与X线平片、静脉或逆行尿路造影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350例肾结石,组织谐波显像超声诊断符合率99.42%(348/350),左肾结石215例,占61.42%(215/350)、右肾结石125例,占35.71%(125/350)、双肾结石8例,占2.28%(8/350),误诊2例,占0.57%(2/350)。结论: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肾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即基波-FI)诊断,其方法简便、迅速、可靠、无创伤、无痛苦、有广泛普及推广的前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THI)技术在胰腺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即基波成像(FI)和THI技术,对经病理证实的58例胰腺占位病变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物理性质判断符合率,FI为81.0%,THI为94.8%;肿块边界、内部回声、胰管回声的优良显示率,F1分别为77.6%、81.0%及86.7%,而THI为93.1%、94.8%及96.6%.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HI技术可明显改善常规超声图像质量,提高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是常规二维超声不可缺少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能量谐波成像在肝占位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能量谐波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和能量谐波成像检查的肝脏占位性病变12例,其中肝细胞肝癌(HCC)4例,肝转移癌3例,血管瘤2例,坏死结节1例,炎性病灶2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后获得组织学证实。选用ATL公司HDI-3000、HDI-5000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Levovist造影剂。结果:8例患者经能量谐波成像检查显示出肿瘤组织内的细小、低速血流信号;有6例肝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增强,强度评分为2,4例肝良性肿瘤评分为1。结论:能量谐波成像可以客观评估肝组织及其病变的血流灌注状态,特异性强、灵敏性高,能显著提高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还能有效评价超声介入性治疗后的疗效,是一项很具潜力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组织谐波成像与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谐波成像技术(THI)及常规二维超声(B-US)与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THI技术与B-US诊断急性胰腺炎,均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92例急性胰腺炎,应用THI技术,超声诊断符合率93.8%(180/192),B-US检出率85.9%(165/192),CT检出率97.4%(187/192)。对13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胆石症占8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8%(87/89),CT检出率85.4%(76/89),胆道蛔虫占4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9%(46/47),CT检出率87.2%(41/47)。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间质性)154例,占80.2%(154/192),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坏死性)38例,占19.8%(38/192)。结论 THI与B-US联合应用,可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印证,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优于CT扫描,超声检查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可靠,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诊断胰腺实性病变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数据,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计算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诊断胰腺癌的合并敏感性(SE)和特异性(SP),绘制森林图及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探讨异质性程度和来源。结果 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1 693例患者,合并SE为0.91(95%CI:0.87~0.94),合并SP为0.79(95%CI:0.71~0.85),SROC AUC为0.93(95%CI:0.90~0.95)。结论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对胰腺癌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肝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肝肿瘤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PIH)显像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评价其诊断价值。 方法 对94例肝肿瘤进行超声造影PIH显像,比较病灶增强的时相变化特点及灌注特征。 结果 恶性组与良性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值时间及持续总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持续总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超声造影PIH可清晰地显示肝肿瘤的动态灌注过程,显著提高了肝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超声检查是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251例乳腺癌患者的高频超声二次谐波声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进一步探讨和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行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经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检查后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熟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操作过程;做好声学造影剂的选择、用量及配合注射;加强心理护理;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变化,密切观察合并症,对于保证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准确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组织谐波成像在胆囊病变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常规基波成像(FI)和组织谐波显像(THI)技术对比,探讨超声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在胆囊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波显像和组织谐波成像对63例胆囊病变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63例患者FI与THI图像对比分析,后者图像整体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组织谐波成像能明显改善二维图像质量,有助于提高超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THI)在肝胆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3年—2007年常规超声检查图像不理想的78例患者,对其常规基波显像(FI)检查及TH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病组及胆系疾病组在二维超声FI基础上,加入THI后,能很明显地提高灰阶对比度,脏器的内部结构及边缘回声显示有明显的改善,脏器内实性肿块的轮廓清晰度有明显改善。结论:THI可明显提高FI的图像质量,提高二维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各类血管疾病患者73例,均接受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灰阶谐波造影检查,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分为:①不能得到诊断结果;②可疑诊断;③诊断明确。所有结果均经过DSA、CT及MRI检查证实。结果: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明确的有50.7%(37/73),可疑诊断占38.4%(28/73),不能得到诊断结果的有10.9%(8/73)。结合灰阶谐波造影检查后明确诊断的有89.0%(65/73),可疑诊断有8.2%(6/73),不能得到诊断结果的有2.8%(2/73)。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95.7%(45/47),特异性27.8%(5/18),准确性76.9%(50/65);谐波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8.0%(50/51),特异性95.0%(19/20),准确性97.2%(69/71)。结论:应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血管流道及管壁的变化,没有角度依赖性,不存在溢出等伪像,有助于对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THI)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即基波成像(fundamental imaging,FI)。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并与X-线胆囊造影、CT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5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超声诊断符合率98.08%(51/52),常规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8.46%(46/52)。其中局限型30例,占57.69%(30/52)、节段型13例,占25.00%(13/52)、广泛型9例,占17.31%(9/52),误诊1例,占1.92%(1/52)。结论: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可明显提高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组织二次谐波显像技术(THI)提高超声对自发性显影(SEC)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发生血栓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2例左心房扩大风心患者,按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两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测后,使用THI观测左心房、左心耳内SEC回声,与常规超声对比。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在风心病组左心房增大者Ⅰ组常规超声及THI均未能检测到SEC;Ⅱ组常规超声未能检测到SEC,而THI全部检测到SEC,SEC呈星云状回声,逆时针旋转,在有陈旧性血栓患者也可见显影。两组均与正常组相比。结论THI能够提高心脏血栓的诊断率,是常规超声不可缺少的补充。自发性声学显影预示着左心房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可能会发展为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