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n=20)和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GA+TPVB组,n=20)。GA组接受标准的全身麻醉。在GA+TPVB组,全麻诱导后以0.5%罗哌卡因行患侧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开始接受含有舒芬太尼的静脉镇痛泵,术后前3d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特耐)40mg静脉推注,每日2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切皮前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于术后1、12、24、48和72h对患者进行静息和活动下(深呼吸、咳嗽时)疼痛评估,主要预后指标为所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满意度;同时观察术后有无血肿、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与GA组比较,GA+TPVB组切皮前后MAP、HR波动明显减小(P0.05),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12、24、48h的VAS有显著差异,与GA组比较,GA+TPVB组VAS明显降低(P0.05);GA组和GA+TPVB组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血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操作成功率高,明显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用量,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静脉与皮下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和皮下自控镇痛组(PCSA组),每组各50例。镇痛液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μg/ml(含氟哌利多2.5mg/50ml)。术毕患者清醒后接镇痛泵,采用持续输注+PCA(CP)镇痛模式。比较两组术后8、24和48h静息与活动视觉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的整体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与活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MAP、HR、SpO2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SA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PCIA与PCS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均可安全地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但PCSA更方便简单,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组(R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每组各35例。记录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术后1、2、8、12、24、48 h的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S组和D组均显著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时,均能显著增强罗哌卡因的镇痛和镇静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验重点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增强镇静及镇痛作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40例需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芬太尼+咪唑安定,观察镇痛、镇静效果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唤醒时间与术中记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舒芬太尼组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组复合咪唑安定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取得良好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B)置管术后镇痛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镇痛的术后48 h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CTPB组和PCIA组具有相当的术后镇痛效果,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却远低于PCIA组。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置管镇痛可提供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具备其独有的镇痛优势,可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重点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增强镇静及镇痛作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40例需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芬太尼+咪唑安定,观察镇痛、镇静效果评分,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唤醒时间与术中记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舒芬太尼组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组复合咪唑安定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取得良好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9月-2021年4月75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全麻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75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麻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苏醒及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1 h(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呼吸抑制、嗜睡、瘙痒以及苏醒期躁动]。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T0、T1、T2时,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5例(接受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镇痛);对照组35例(接受全身麻醉及术后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及心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T1~T4四个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h、6h、12h以及24h四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至24h时间段内,观察组的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43%。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开展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有助于稳定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降低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予以麻醉及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及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F=836.000、870.000,P均=0.000),且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54、35.144、8.588、2.597,P=0.027、0.000、0.000、0.012);术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 h:t=4.292、8.156、4.933,P均=0.000;术后24h:t=5.868、4.500、2.666,P=0.000、0.000、0.010)。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明显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时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并术后镇痛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CIA,B组使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罗哌卡因。用VAS评价苏醒后、术后4、8、12、24、48 h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切口有无炎性反应,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良好,静息时VAS评分〈3,运动时VAS评分〈4;术后8 h内静息时和术后运动时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0.375%罗哌卡因的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8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I组)和神经冷冻组(II组),静脉镇痛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后者采用北京库蓝公司JT-1型冷冻治疗仪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瓶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以VAS评分判断两组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冷冻组术后72h内VAS评分(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PCIA,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吗啡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胃手术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1~2级择期胃部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0)和吗啡组(M组,n=30)进行PCEA。记录术后2天患者的VA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S组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1。术后第1天S组恶心呕吐、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低于M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胃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时,尿潴留的发生率很低,恶心呕吐、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也低于吗啡,提示术后持续导尿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超前镇痛组:氟比洛芬酯+PCIA;多模式镇痛组:氟比洛芬酯+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PCIA。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NK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超前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瑞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追加量显著减少(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6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时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多模式镇痛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均较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T1、T2时NK细胞百分比、CD3+、CD4+、CD4+/CD8+水平及T3时CD3+、CD4+较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多模式镇痛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免疫抑制,且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其中,氟比洛芬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围术期镇痛更完善,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Sfen)复合左旋布比卡因(L-Bup)硬膜外隙注射术后镇痛的效应。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病人46例,随机分成S组(23例)和M组(23例)。两组均行L2~3硬膜外隙穿刺术并头向置管4 cm,S组硬膜外隙注射Sfen 20μg+0.5%L-Bup 5 ml,M组注入吗啡(Mor)2 mg+0.5%L-Bup 5 ml,术后两组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其配方S组为0.225%L-Bup+Sfen 60μg+氟派利多3 mg,M组为0.225%L-Bup+Mor5 mg+氟派利多3 mg,负荷量5 ml,持续背景输注量2 ml,单次PCA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结果镇痛满意率(VAS≤3)S组95.65%,M组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S组均低于M组。结论Sfen复合L-Bup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孙玉明  杨杰  李江伟 《武警医学》2020,31(8):699-70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自体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05至2019-11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择期行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Ⅱ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30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30 例。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在外耳再造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术中全麻药物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B组术中使用1%异丙酚(725.69±145.50)mg,瑞芬太尼(2129.90±536.72)μg, 明显少于A组异丙酚(914.58±242.41)mg,瑞芬太尼(3266.79±770.64)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切皮时(H2)、取软骨时(H3)及拔除气管导管时(H4)的心率和血压、术后6 h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T0)为(11.53±1.43)min,明显短于A组的(15.00±1.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心血管、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自体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术,术中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全麻药物用量少,术后镇痛效果明显,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安全有效的术后静脉镇痛配方。方法240例使用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80例。全麻苏醒后行PCIA,Ⅰ组为低剂量组(芬太尼0.012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Ⅱ组为中剂量组(芬太尼0.016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Ⅲ组为高剂量组(芬太尼0.02mg/Kg+曲马多12.6mg/Kg+托烷司琼2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0ml。观察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及严重程度、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嗜睡、骚瘁等不良反应。结果Ⅰ、Ⅱ组HR无明显变化,Ⅲ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Ⅰ组术后MAP升高(P〈0.05);Ⅲ组MAP术后明显下降(P〈0.01或P〈0.05)。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及病人自主按压次数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恶心、呕吐病人数及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骚痒、呼吸抑制及嗜睡,Ⅲ组与Ⅰ、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在减少各自用量的同时,不良反应也减少,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实验中的中剂量芬太尼组镇痛配方为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术后PCIA配方。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对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芬太尼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对芬太尼作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病儿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F组芬太尼0.3μg/(kg.h),FK组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两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静脉炎的发生率较KF组高(P<0.05)。两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8年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PCIA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n=24)。A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1·h^-1;B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25μg·kg^-1·h^-1;C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35μg·kg^-1·h^-1;D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45μg·kg^-1·h^-1,各组均加曲马多500mg、地塞米松10mg,然后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4组镇痛效果,术后按压PCIA自控键的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胸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结果C、D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PCIA按压次数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D组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略多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0.35μg·kg^-1·h^-1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