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病因所致老年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老年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VA(A组)、感染后咳嗽(B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C组)、慢性支气管炎(D组)各40例。对4组患者的FeNO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等气道反应性指标进行检测和组间差异,并探讨FeNO水平与气道反应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4组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后FEV1%pred、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D组患者FeNO水平分为(59.8±13.2)、(22.5±10.1)、(17.3±5.8)、(17.1±4.7)ppb,A组患者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B、C、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经过布地奈德等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水平与支气管激发试验后的FEV1%pred、FEV1/FVC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FeNO诊断CVA的最佳界值为31.5ppb,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5.0%。结论不同病因所致老年咳嗽患者的FeNO水平存在明显差异,FeNO水平对于老年CVA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有着一定临床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Eos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和血总免疫球蛋白E(TIg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来本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呼出气FeNO、血Eos、Eos%及TIgE水平,并分析FeNO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呼出气FeNO为(51.48±13.09)ppb,明显高于对照组(11.29±4.37)ppb;观察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为(15.39±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64±4.29)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s、Eos%及TIgE水平分别为(264.28±32.19)×10 6/L、(6.39±1.21)%、(134.38±19.73)k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49±9.74) ×10 6/L、(1.21±0.59)%、(92.10±11.49)kU/L],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FeNO水平与TIgE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Eos计数和Eos%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呼出气FeNO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性操作检查,其检测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哮喘患者的慢性气道炎症状况,尤其是对于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反应,且有利于评估哮喘疾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9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A组)、丙酸氟替卡松加硫酸沙丁胺醇(B组)、丙酸氟替卡松(C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SGRQ调查评分、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三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SGRQ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A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优于B组和C组(P<0.01);B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SGRQ评分优于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对COPD的疗效明显优于丙酸氟替卡松加硫酸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是目前临床治疗COPD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测定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到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分别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肺功能检查、FeNO和EOS%测定。予以患者ICS治疗4周复查以上指标,根据肺功能改善情况分为ICS有效组36例与ICS无效组74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eNO和EOS%测定ICS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4周,COPD患者FeNO、EO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速(PEF)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NO、EOS%与ICS治疗后ΔFVC、ΔPEF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治疗后的ΔFEV1均呈正相关性(P<0.05)。ICS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FeNO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EOS%与无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NO与EOS%评估ICS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547,阈值分别为30 ppb、3.14%,灵敏度分别为64.9%、57.8%,特异度分别为90.8%、58.1%。结论FeNO和EOS%与ICS治疗后FEV1改善量均呈正相关,但相比之下,FeNO预测ICS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ia percentage,EOS%)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因反复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就诊患者222例,其中139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哮喘组,83例非支气管哮喘患者为非哮喘组,2组均检测FeNO、外周血EOS%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哮喘组患者行哮喘病情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分析哮喘组FeNO、外周血EOS%、FEV1pred%及ACT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判定FeNO和外周血EOS%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效能。结果哮喘组FEV1pred%[(75.20±1.59)%]低于非哮喘组[(92.59±1.34)%],FeNO[(59.27±3.08)ppb]和EOS%[(6.583±0.432)%]高于非哮喘组[(19.65±2.13)ppb、(2.282±0.192)%](P0.05);哮喘组FeNO与外周血EOS%呈正相关(r=0.522,P=0.000),与FEV1pred%无相关性(r=-0.037,P=0.665);FeNO、外周血EOS%与ACT均呈负相关(r=-0.418,P=0.000;r=-0.396,P=0.000);当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最佳截断值为29.5ppb时,AUC为0.896(95%CI:0.853~0.940),FeNO≥29.5ppb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敏感度为78.4%,特异度为91.6%;当外周血EOS%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最佳截断值为3.72%时,AUC为0.783(95%CI:0.722~0.844),EOS%≥3.72%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86.7%。结论 FeNO和外周血EOS%是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指标,外周血EOS%值越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至该院治疗的ACOS、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各5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别作为ACOS组、哮喘组、COPD组。随机选择同期、同年龄段至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给予FeNO及肺功能检测。对4组研究对象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肺活量(FVC)、FeN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组患者FEV1/pred、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eNO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EV1/pred哮喘组最高,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和COPD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检测ACOS组、哮喘组、COPD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哮喘组最高,与ACOS组、COP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水平哮喘组最高,其次为ACOS组,对照组最低,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测定对ACOS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呼吸科门诊有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临床症状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同时测定FeNO浓度,并以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的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此来评价FeNO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意义。同时将哮喘组患者FEV1%与FeNO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46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40例为非哮喘,哮喘组FeNO浓度明显高于非哮喘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是0.882,FeNO最佳界值为53.25ppb,以该点为界值,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0%。FeNO与FEV1%无直线相关性(r=-0.135 P0.05)。结论 FeNO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预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FeNO值,其中FeNO阳性(观察组)和FeNO阴性(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CS治疗,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的情况,并预测ICS对Fe NO阳、阴性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吸烟史和肺功能分级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FeNO值与患者给予ICS治疗后FEV1的改善存在明显关系(r=0.77,P0.01)。相比对ICS治疗无反应者(FEV1增加200 ml),治疗有反应者(FEV1增加≥200 ml)的FeNO值显著升高(P0.05)。FeNO值对预测患者ICS有无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2,阈值为29.08 nmol。结论 FeNO值可作为预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CS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与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并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患者气道炎症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反映患者气道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文碧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49-2151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符合重症哮喘标准,374例为普通哮喘。比较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分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和肺功能特征。【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不同表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型排序均为: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中性粒细胞型、寡细胞型。③重症哮喘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哮喘患者,FeNO、FEV1/FVC(%)和FEV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是肺功能损害最严重的重症哮喘表型。【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是哮喘最常见的气道炎症表型,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型的肺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气道慢性炎症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COPD患者101例,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分为轻度组9例、中度组35例、重度组36例、极重度组21例,同期2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其FeNO水平;比较合并哮喘(32例)与未合并哮喘(69例),应用糖皮质激素(57例)与未应用糖皮质激素(44例),从未吸烟(42例)与未戒烟(23例)及已戒烟(36例)COPD患者FeNO增高率。结果COPD组患者FeNO水平[(15.51±13.23)ppb]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8.30)ppb](P0.05);COPD轻度组[(12.6±8.2)ppb]、中度组[(17.5±12.1)ppb]、重度组[(15.7±11.5)ppb]、极重度组[(13.0±7.6)ppb]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哮喘者FeNO增高率(21.9%)明显高于未合并哮喘者(7.2%)(P0.05);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FeNO增高率(20.5%)明显高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5.3%)(P0.05);从未吸烟、未戒烟、已戒烟者FeNO增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可较好反映Th2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有助于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可能有助于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始治疗前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患者中,肺泡气一氧化氮(CaNO)水平升高能否作为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获益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具有哮喘临床特征、舒张试验阳性且FeNO≤50 ppb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aNO水平是否升高分为CaNO升高组(>5 ppb)34例及CaNO正常组(≤5 ppb)26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吸入治疗至少4周,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哮喘症状控制评估(ACT)评分、FeNO、CaNO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CaNO升高组治疗后ACT评分、呼气峰流量(PEF)、剩余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MEF25)及用力呼出25%~75%肺活量之间的平均流量(MEF75-25)较CaNO正常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aNO水平与小气道指标MEF25、MEF75-25无相关性(r=-0.10、-0.04,P>0.05),但与MEF25、MEF75-25治疗前后的改变量呈正相关(r=0.29、0.38,P<0.05)。结论CaNO可以作为远端气道炎症指标,CaNO水平升高提示患者更能从ICS+LABA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0例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用药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缓解率为40%(18/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45),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KP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显著(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4+细胞水平、CD4+/CD8+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IgG、IgM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60%)、口腔黏膜炎(11.11%)、外周神经毒性(13.33%)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能够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体能状况、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6个月后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情况,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INF-γ、IL-10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及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56.67%、93.33%和6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70.00%和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2、4、6个月后两组血清 INF-γ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血清 INF-γ水平在治疗2、4个月后和 IL-10水平在治疗2个月后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中 INF-γ、IL-10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哮喘儿童孟鲁司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14岁哮喘儿童,共40例。给予入组患儿孟鲁司特常规治疗12周,随访6次并检测入组患儿FeNO水平,测定晨起呼气峰流速(PEF),并计算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记录儿童哮喘控制评分(C-ACT)。根据孟鲁司特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变化,将入组患儿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采用SPSS 17.0对不同分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最后有31例患儿完成为期12周的研究,其中显效组21例,无效组10例。 结果两组患儿在哮喘病史时间[(2.36±2.03)年,(3.60±1.51)年]、病情分级(部分控制/未控制)(16/5,1/9)、起始C-ACT评分[(20.71±0.85)分,(19.30±1.57)分]、起始FeNO水平[(9.93±7.69)ppb,(32.52±22.70)ppb]方面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χ2=11.98,t=3.29,t=4.15;均P<0.05)。显效组患儿起始FeNO水平为(9.93±7.69)ppb,孟鲁司特治疗12周,前后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P>0.05);无效组患儿治疗前起始FeNO水平为(32.52±22.70)ppb,孟鲁司特治疗12周,前后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P>0.05)。两组患儿孟鲁司特治疗后,PEF%pred、C-ACT评分均提高,6次测量结果之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3,6.06,50.67,6.09;均P<0.05)。两组患儿孟鲁司特治疗12周期间,除显效组患儿治疗2周时FeNO水平与PEF%pred呈正相关(r=0.44,P<0.05)外,FeNO水平与PEF%pred、FeNO水平、C-ACT评分无相关性(P>0.05)。 结论FeNO与PEF%pred、C-ACT评分相比暂不具有明显的疗效监测价值,哮喘患儿的病史、病情分级、起始C-ACT评分、起始FeNO水平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孟鲁司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微血管病变及尿蛋白含量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8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应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用依普利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G(uIgG)、血浆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uAlb与uIgG及LN、PCⅢ与CⅣ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降低,组内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且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普利酮为新型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量并改善微血管病变,同时抑制并逆转肾脏纤维化,其效果理想,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加直肠低位双吻合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改良组采用肠-肠“端-角”吻合的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对照采用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以及吻合成功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吻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后的直肠低位双吻合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DMCP)的牙周状况、血糖控制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DMCP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A组),给予牙周干预;对照组50例(B组),不予牙周干预.将A组患者按照其血糖控制情况再分为血糖控制较好28例(A1组)和血糖控制不佳24例(A2组).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CRP水平.[结果]牙周治疗后3个月,A组患者牙周状况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3个月时,A2组患者HbA1c明显改善(P<0.05);而A1组HbA1c治疗后下降不明显(P>0.05).A组FPG和CRP水平在干预后1周后显著增高(P<0.05),但在1个月和3个月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干预可改善DMCP患者牙周临床指数及血糖控制情况,FPG和CRP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检测单独或联合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相关因素对诊断CVA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本院呼吸科门诊因慢性咳嗽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的患者297例,记录病史并测定呼出气Fe NO水平,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作为CVA诊断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探讨诊断CVA的Fe NO临界点。建立Logisitic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筛选与CVA相关的因素,根据ROC曲线评价Fe NO联合其他相关因素对CVA的诊断价值。结果:145例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被诊断为CVA(哮喘组),15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患者诊断为非哮喘的慢性咳嗽(非哮喘组)。1哮喘组患者Fe NO水平明显高于非哮喘组[(45.33±38.86)ppb比(26.28±23.86)ppb,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 D、非含钙的磷结合剂与含钙的磷结合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 两组,每组39例,均采用维生素 D 治疗,A 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镧治疗,B组则采用常规含钙的磷结合剂醋酸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维生素 D、钙磷结合剂使用情况,配合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冠脉钙化积分(CACs)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血磷、钙磷乘积、iPTH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A 组血钙水平降低至(2.24±0.17)mmol/L,降低幅度高于 B 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②A 组磷结合剂摄入量为(1719.21±410.22)mg/d,明显低于 B 组的(4913.34±1332.26)mg/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③B 组中重度钙化分别占20.51%、10.26%,均高于 A 组(P <0.05);④A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 B 组的48.7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防治中,采用维生素 D联合非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镧干预,血钙控制效果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延缓患者血管钙化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