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凹蛋白-1(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68例人乳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病理标本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采用Prism 5.0统计软件分析肿瘤组织Caveolin-1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素瘤和癌旁正常组织(19.8%vs 53.8%vs95.0%,P<0.01);随临床分期的递增(P=0.044)、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0.039)以及HER-2表达(P=0.014)的增加,Caveolin-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有显著相关性;Caveolin-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Caveolin-1表达阴性者高(P=0.018);Caveolin-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对老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电子病历档案库中,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该院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经入组筛选,共204例纳入随访.分析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以及临床特征和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对OS和RFS的影响.结果 临床分期和化疗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P=0.03).0~Ⅱ期患者共137例,130例接受手术,7例未行手术治疗,两组OS有统计学差异(P=0.01),R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在手术患者中,乳房全切术与保乳术相比,OS和RFS均无统计学差异(P=0.29,P=0.35).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中,乳房全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改良根治术)的OS和RFS明显低于乳腺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P=0.04,P=0.04).204例患者中91例接受了化疗,113例未行化疗,接受化疗患者的OS低于未接受化疗患者(P<0.01),但根据患者临床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时,接受化疗与未接受化疗的OS并无统计学差异.接受内分泌治疗123例,未接受内分泌治疗81例,二者OS无统计学差异(P=0.25),在亚组分析中,Ⅳ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预后更佳(P=0.02).结论 老年乳腺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化疗与否密切相关.0~Ⅱ期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更佳,对符合保乳指征的患者保乳手术是首选,对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预后优于腋窝淋巴结清扫.Ⅳ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Twist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Twist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HIF-1α、Twist及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63.3%、71.6%,而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16.7%、90.0%,3种蛋白在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示,HIF-1α蛋白与Twis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此两种蛋白均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HIF-1α、Twist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与Twist蛋白均高表达,上皮间质化相关因子E-cadherin表达降低,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且Twist和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E-cadherin表达负相关,提示HIF-1α可能通过上调Twist的表达,促进上皮间质转化现象的发生,成为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可能途径之一,Twist蛋白与HIF-1α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的进展和肿瘤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Id3、VEGF、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1d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0例乳腺癌、40例乳腺癌旁组织、20例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da、VEGF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Id3、VEGF、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95.7%、20.O%)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组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Id3、VEGF、C-erbB-2蛋白在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erbB-2蛋白在不同pTNM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Id3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7,P=0.002),C-erbB-2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5,P=0.005;r=-0.300,P=0.012).结论 Id3、VEGF和CerbB-2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与乳腺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Id3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及腋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应用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 P法)、抗原修复技术和RT PCR对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各 37例及部分 (16例 )腋淋巴结阳性组织进行CD44V6蛋白及mRNA的检测。结果显示 ,乳腺癌组织的CD44V6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P <0 0 1) ,且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5 ) ;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患者年龄 ,肿块大小、部位 ,是否绝经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及在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表明 ,CD44V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且随着乳腺癌TNM分期的提高 ,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对乳腺癌组织进行CD44V6检测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病情进展及腋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染色)检测1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ox2的表达水平,运用 χ 2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肿瘤组织Sox2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Sox2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01);S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 P =0.015)、淋巴结转移( P =0.010)、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分期(tumor-lymph node-metastasis stage, TNM)( P =0.038)、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的状态( P =0.031)及术后5年生存率( P =0.018)均有显著相关性;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状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ox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其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乳腺癌标本,并以30例乳腺增生症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MMP-13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72.8%)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13.3%),且乳腺癌组织MMP-13表达阳性积分亦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P〈0.05);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转移与MMP-13的表达有关,乳腺癌组织中的MMP-13为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温实 《兵团医学》2015,43(1):4-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蒙古族(蒙族)、哈萨克族(哈族)和回族妇女散发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维族、汉族、蒙族、哈族和回族妇女乳腺浸润癌中VEGF的表达,分析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不同民族散发型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分别是,维族:72.73% (24/33);汉族76.92% (20/26);蒙族71.43% (15/21);哈族77.78%(7/9);回族71.43%(10/14),各民族间VEGF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族、汉族、蒙族妇女散发型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在回族,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哈族中,VEGF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均无关.结论 VEGF的表达与维族、汉族、蒙族、哈族和回族妇女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VEGF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血管生成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良性乳腺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探讨乳腺珠蛋白在乳腺各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乳腺癌标志物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8例乳腺癌、26例良性乳腺疾病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其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及正常组织中,hMAM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9%、88.3%和4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而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良性病变及乳腺正常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未发现其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等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确诊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4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调取患者冻存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TNB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AMP2表达,验证LAMP2表达水平与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使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NBC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WB实验结果显示,LAMP2在TNBC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LAMP2表达与TNBC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1月25日,LAMP2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 0.05)。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NM分期及LAMP2表达水平是TNB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AMP2在TNB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LAMP2高表达可能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更高的LAMP2的表达可能预示着患者更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乳腺癌、良性乳腺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探讨乳腺珠蛋白在乳腺各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乳腺癌标志物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8例乳腺癌、26例良性乳腺疾病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其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及正常组织中,hMAM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9%、88.3%和4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而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良性病变及乳腺正常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未发现其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D2根治术后并行氟尿嘧啶为主的辅助化疗4周期以上的Ⅱ-ⅢC期胃癌患者共61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PTPRO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1例标本中,PTPRO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中阳性率分别为65.6%、94.8%6、5.9%(P<0.01);P53在胃癌组织阳性率为36.2%;P53表达与PTPRO表达无相关性(r=0.169,P=0.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临床分期晚、P53阳性的患者比较,P53阴性(P=0.022)、临床分期越早(P=0.000)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MDFS)越长(P<0.05);P53阴性(P=0.001)、临床分期越早(P=0.001)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越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01)、PTPRO蛋白表达(P=0.018)、P53蛋白表达(P=0.031)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临床分期(P=0.005)、PTPRO蛋白表达(P=0.014)、P53蛋白表达(P=0.033)、组织学分级(P=0.020)是影响其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TPRO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减少。对于胃癌D2根治术后行氟尿嘧啶为主辅助化疗的患者,PTPRO和P53蛋白表达有望成为预测疗效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trA2/Omi与L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普外科乳腺病区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3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DC患者的病理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trA2/Omi与Livin在63例IDC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HtrA2/Omi与Livin在ID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A2/Omi的表达与肿瘤脉管侵犯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TNM)、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分子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ER、PR、C-erbB-2、Ki-67、分子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DC组织中HtrA2/Omi与Livin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IDC患者中,HtrA2/Omi及Livin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Livin可能与IDC细胞增殖相关,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中CerbB-2基因表达与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 术前应用超声CPA多普勒技术常规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及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肿瘤血流信号,与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的基因表达情况做对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9例乳腺癌CerbB-2基因表达阳性率(71%)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33.3%,P〈0.05),CerbB-2在临床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83.3%)显著高于其在Ⅰ、Ⅱ期的表达率(50%,P〈0.01),伴有淋巴转移者CerbB-2基因的表达率为86.7%,无淋巴结者阳性表达率为4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的表达强度与CPA血流分级呈正相关(γ=0.683,P〈0.01)。结论 CerbB-2基因在乳腺癌中呈高强度表达,且与CPA血流的分级呈正相关,两者联合评价乳腺肿瘤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边缘强化、病理特征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28例乳腺肿瘤病例,其中20例乳腺癌,8例纤维腺瘤。均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并分析边缘强化及其与病理学特征、VEGF表达和服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28例中10例(乳腺癌9例,纤维腺瘤1例)出现边缘强化征象。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边缘强化的乳腺癌病灶:①具备中心瘢痕形成、边缘高度纤维化和中心坏死等病理学特征;②病灶边缘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高于痛灶中心;③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结论:边缘强化的形成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为乳腺病变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检测乳腺组织(乳腺腺瘤和乳腺腺病共22例、原位癌17例、普通型乳腺浸润性癌48例、腋窝淋巴结乳腺癌转移灶21例)中GLUT-1和Ki-67的表达,并对GLUT-1与Ki-67表达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LUT-1阳性产物定位于上皮细胞胞膜和细胞浆,在正常乳腺、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阳性表达或散在少数轻微着色,而在乳腺癌组织中有明确阳性表达,GLUT-1的表达随组织分级增强(P〈0.01);乳腺癌组织中GLUT-1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O.05),而与病理组织分型无明显相关(P〉O.05)。乳腺癌组织中,Ki-67标记指数范围为6.2%~68%,GLUT-1染色强阳性的病例其Ki67标记指数高于GLUT-1染色阳性及中等阳性的病例(P〈0.05)。结论:GLUT-1在乳腺癌的表达与乳腺上皮的恶变密切相关,GLUT-1阳性表达提示肿瘤预后不良及较强的浸润生物学行为,靶向GLUT-1可对乳腺肿瘤进行有价值的检测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Syk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病理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率分别是11.29%和30.65%,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7.42%和22.58%,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ER-2表达与胃癌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相关(P<0.05),Syk表达与胃癌上述临床病理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HER-2蛋白与Sy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发生和转移与HER-2表达和Syk表达密切相关.检测HER-2、Syk对胃癌的治疗及其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腺珠蛋白mRNA(hMAM mRNA)在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情况,并取乳腺良性肿瘤、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在1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有14例hMAM mRNA表达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93%,在乳腺良性肿瘤及非乳腺组织中不表达;(2)在30例腋窝淋巴结中hMAM mRNA总的阳性表达率63%,其中病理阳性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率为94.4%,病理阴性的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为25%;(3)5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29%;其中Ⅰ期10%,Ⅱ期21%,Ⅲ期45%,Ⅳ期80%。20例乳腺纤维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hMAM mRNA的表达;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结论人乳腺珠蛋白是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特异性指标,可以反映乳腺癌患者微转移情况,对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bx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取新鲜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各44例,以Tripure试剂提取细胞总RNA,以RT 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Tbx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状况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强于癌旁乳腺组织(P<0 01),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但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增加和组织学级别的增高,该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高表达的Tbx3基因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并可能是乳腺癌进展中关键性转变的标志性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胰腺导管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计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肿瘤微血管(MVD))计数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胰腺肿瘤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且资料完整的48例石蜡切块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VEGF蛋白检测及MVD计数,与正常胰腺组织及癌旁组织对照,并结合病人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64.58%(31/48)。MVD计数为10~34个,中位数为21。VEGF蛋白表达与MVD计数有明显相关性(P<0.01)。VEGF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都有相关性,肿瘤≥2cm比<2cm的VEGF表达阳性率高(P<O.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高(P<0.01)。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比Ⅰ~Ⅱ期VEGF表达阳性率高(P<0.05)。COX分析显示,VEGF蛋白表达及MVD计数与病人生成时间有关。VEGF表达阳性,死亡危险度大;MVD个数多者,死亡危险度大。结论血管生存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和MVD可作为评价胰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抗血管治疗可能成为胰腺癌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