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告 1 1例Vogt -小柳 -原田综合征患者 ,早期均误诊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认为误诊原因除早期症状不典型外 ,主要是对这两种疾病认识不足 ,临床检查不全所致  相似文献   

2.
Vos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是以黑色素细胞为靶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VKH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如果使用不当,可出现炎性反应反复而需再次使用。若反复多次可致眼部炎症迁延及出现并发症,同时亦发生因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6例VKH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田莉  李国娟  陈建宏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35-1236
目的总结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均大于0.5,其中怀孕5个月的女性患者视力在治疗后1个月即恢复至1.0。20例患者激素减量过程中未反弹,停药后无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可以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疾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临床病例28例56眼,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5例)患者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B组(13例)患者明显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部分患者伴有泡状视网膜脱离,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 l。两组治疗时间一致,随访12-18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A组激素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改变不明显;治疗后两周6例患者12只眼(40%)视力≥0.6;治疗后1月14例患者28只眼视力≥0.6;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B组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第2天,11例患者22只眼(84.6%)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治疗后两周所有患者视力≥0.6;治疗后1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视力提高明显,明显减轻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赵红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3):195-195
例1男,46岁。以头痛、双眼视力下降40余天,加重5 d为主诉入院,开始头痛为间歇性,可以忍受。5 d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当时无眼痛,无恶心、呕吐。5d前自觉视力明显下降,仅有光感,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头昏。查体:BP120/80 mm Hg,双瞳孔等大,直径3·0 mm,光反射迟钝,脑神经检查(-),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颈强。双眼彩超: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点状回声,网膜回声粗糙,并可见凸起回声光带,提示双眼网膜水肿、出血。头磁共振成像正常。腰穿:压力100/75 mm H2O,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72×106/L,N0·30,L0·70,蛋白664 mg/L,糖2·4mmol/L,氯化物1…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年来本人所接诊并治疗过的2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误诊为“中浆”的病人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并提出避免误诊的意见,供临床医师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视力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单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08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早期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初视力、治疗后的视力变化过程、就诊时的眼部及眼外表现、治疗、并发症、复发以及随访时间等。结果共有30例患者60眼被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43.3%),女17例(57.6%);年龄17~66岁,平均(35.57±12.36)岁;入院时病史为3~30 d,平均为(15.75±7.39)d。60只患眼中,42眼(70.0%)愈后视力大于等于1.0,54眼(90.0%)大于0.5,只有1眼愈后视力低于0.1。10眼出现了并发症。对视力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P=0.012)、虹膜后粘连(P=0.002)、视网膜脱离(P0.001)、晚霞状眼底(P0.001)以及并发症(P0.001)与早期VKH患者的视力预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早期VKH患者给予足量及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虹膜后粘连、视网膜脱离、晚霞状眼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此类患者1.0及1.0以上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蔡鹤  徐树军 《中外医疗》2009,28(18):97-97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是一种伴有特异性全身征状的急性弥漫葡萄膜炎,它是选择性侵犯全身黑色素细胞的系统性疾病。由于在本病的早期常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或脑炎征状,故又称葡萄膜脑膜综合征(Uveo—encphtditic)葡萄膜脑膜脑炎(Uveo—meningo-encephalitis)葡萄膜脑膜炎(Uveo—meningitis)。本综合征除眼脑征状外,还可以出现听力障碍和皮肤白斑白毛,脱发等,故又称眼耳脑皮综合征。因为神经科表现多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现报告2例我科诊治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4例88眼VKH综合征患者给予单独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霉素A、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结果:14例初发VKH综合征患者中13例(92.9%)的葡萄膜炎得到完全控制,视力均显著提高;30例复发患者葡萄膜炎完全控制者26例(86.7%),视力有不同程度增加者50只眼(83.3%)。结论: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药物指导、健康教育,使葡萄膜炎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Vogt-小柳-原田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32眼)Vogt-小柳-原田病的患者,每天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连续3d,然后改为强的松片口服(1mg﹒kg-1﹒d-1)并逐渐减量,观察患者葡萄膜炎控制情况、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及视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1周内,30眼葡萄膜炎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基本消失,29眼矫正视力(90.6%)恢复至0.6以上。无效2眼(6.2%),炎症反复发作,视力未能提高。结论Vogt-小柳-原田患者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控制炎症,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左翃  何国英 《西部医学》2010,22(10):1815-1816
目的探讨以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占同期肺癌住院人数的2.27%(21/927)。误诊为肌无力综合征9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1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炎3例,脊髓炎2例,首诊误诊率为88.1%(19/21)。结论对有神经副癌综合征且年龄在45岁以上病人,应寻找有无隐匿性肺癌病灶,以减少肺癌的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经CT或头部MRI确诊为脑卒中且合并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系统药物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氟西汀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2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下降( 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无变化(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氟西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副肿瘤综合征的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的误诊原因,以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21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1例患者中,误诊为肌无力综合征8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2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炎3例,脊髓炎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例。最后均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首诊误诊率为100%(21/21)。结论以神经系统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极宜被误诊,应拓宽诊断思路,及时进行临床全面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寻找隐匿性肺癌病灶,以减少肺癌的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丽  王宝玺  陈霞 《北京医学》2006,28(5):286-288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探讨二者间可能存在的病理机制联系.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2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P平均发病年龄为(74.4±9.3)岁;BP诊断前病程(4.2±4.4)个月.神经系统疾病平均发病年龄(74.4±9.3)岁,包括痴呆、脑血管病13例(脑血栓、脑出血、脑梗死等)和多系统萎缩1例.BP均发生在神经系统疾病起病之后.治疗后随访0.5~48个月,6例失访,4例死亡.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并不少见.二者合并出现的机制尚不清楚,免疫交叉反应或年龄相关的某些变性退化过程可能参与激发大疱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5.
癫痫的脑电图与神经影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9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对比研究,其中40例进行外科治疗,部分病人手术标本送病理。结果发现:(1)顽固性癫痫患者结构及脑功能异常率较较高。分别为62%和96%。(2)全身性癫痫患者影像学异常率较低为18%;部分性癫痫2影像学异常率较高达69%,(3)部分性癫痫者影像学与电生理放是部位一致者60%,不一致者40%,不一致多为脑结构弥生异常。(4)影像学阴性从病理显示脑质细胞增生。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16.
Shy—Drager综合征(SDS)是一种累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少见疾病,因其症状复杂常被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例SDS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3例出现阳萎,4例出现锥体外系、小脑、脑干等损害症状;MRI检查显示,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小脑或脑干萎缩;2例脑干诱发电位出现一侧I~Ⅲ峰间期延长;2例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肌电改变。卧立位血压测量及详细查体对SDS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发病早期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晚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热4例,腹泻2例,精神行为异常4例,癫痫2例。5例均行腰穿检查,除1例患者CSF白细胞1 340×10~6/L,其余4例CSF常规和生化均正常。5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3~11 d行头颅MR检察,均显示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无强化。3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1例给予罗氏芬和甘露醇治疗,1例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全部患者在发病后11~26 d复查MR显示病灶消失,发病20~33 d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改变可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者68例。分别给予常规脑电图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在癫痫、脑炎、窒息新生儿、头昏、头痛、高热等方面动态脑电图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癫痫、脑炎的诊断上较常规脑电图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0-53
目的分析、对比儿科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儿科接收的27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的探究所有患儿患病之后的临床表现,在患儿疾病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在所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中,64例为智力低下患儿、65例为先天性脑积水患儿、50例为脑性瘫痪患儿、52例为癫痫患儿,还有41例为脑膜炎患儿,同时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评分(90.65±5.47)分和运动功能评分(91.45±5.2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精神状态评分(70.08±3.21)分和运动功能评分(72.55±3.08)分(P0.05)。结论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在影响患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制约其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有效的应用治疗措施,帮助患儿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13-115+11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自愿参加试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31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31例为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组(10.16±2.33)分,对照组(14.98±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12.29±3.31)分,对照组(16.50±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能明显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