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膈下动脉对肝癌患者肿瘤的供血及通过该血管行化疗栓塞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收治的有膈下动脉供血肿瘤的肝癌病例19例,所有病例均行肝动脉及膈下动脉造影,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参与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行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原发性肝癌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肝内病灶碘化油沉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71.4%的患者AFP值降至正常值范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2.6%和21.1%.结论 在肝癌肿瘤的侧支供血管中,膈下动脉是主要的侧支动脉之一,行肝癌介入治疗时,膈下动脉与肝动脉同时进行化疗栓塞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Li C  Guo Y  Tian G  Shi Z  Liu D  Zeng H  Jiang W  Li H  Zhou C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63-165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分析62例肝癌患者78条肝外动脉供血特征,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行超选择插管,并同时进行肝动脉系统及肝外动脉供血支的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占肝癌患者的43.1%,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RH、Cobra、SP管配合使用,肝外动脉供血支插管成功率为71.8%。治疗后1个月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结论 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患者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可行、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520例原发性肝癌的供血动脉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肝癌的动脉供血规律,指导肝癌的介入治疗.520例肝癌动脉栓塞前常规腹腔动脉造影或肝总动脉造影,对疑有肝动脉变异的再行肠系膜上动脉和/或腹主动脉造影,分析DSA图像.结果表明只有熟悉肿瘤变异动脉供血,才能确保肝动脉插管的准确性和化疗栓塞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肝癌67例报告韩振庆,王全助,孙传勋,葛来增肝脏肿瘤的血供90%来自肝动脉,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部分病人瘤体巨大,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动脉变异等不宜栓塞。为此我们自1992年4月~1993年6月对...  相似文献   

5.
吕江  陈茂恩  李冲 《癌症进展》2016,14(7):703-70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介入栓塞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3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外侧支血供的发生率、发生部位、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及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发现时机等。结果350例患者中发生肝外侧支血供73例,占20.86%,其中肝外侧支动脉85条,主要以右膈下动脉、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为主,分别占41.18%和18.82%。经1次介入治疗,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为6.86%,经多次介入治疗其发现率为14.00%,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多,肝外侧支血供动脉的发现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侧支血供动脉中插管成功率为90.59%(77/85),手术结束1周后,甲胎蛋白(AFP)值下降者占87.67%(64/73)。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动脉发生率较高,且分布复杂,对肝外侧支血供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利于提高介入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PC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疗效不一。目前公认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措施。而对于不能手术的PCA患者则以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为首选,但TACE治疗远期疗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TACE治疗后往往出现复发。1可能机制1.1PCA供血途径肝脏的血供十分丰富,入肝血液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PCA的血供95%以上来自肝动脉,仅边缘的血供来自门静脉。因此对肝动脉的选择栓塞可有效中断肿瘤血供,使病灶…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广泛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肝癌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有明确疗效[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和(或)RFA治疗资料,探讨TACE与RFA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的首选疗法仍是手术切除,但大多数肝癌患者常伴有严重肝硬变或肿瘤已达中晚期而失去手术切除时机.自Goldstein(1976)首先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以来,经20余年的观察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经肝血管栓塞化疗已成为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疗法.1 栓塞化疗的途径、方法及机理1.1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研究表明,正常肝脏的血供20%~25%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门静脉血供在10%以下,门静脉主要供给肿瘤边缘、子结节及小肝癌.中国人原发性肝癌80%发生在肝硬变的基础上,肝血流明显减少,肝硬变发生肝癌时,肝动脉扩张增粗,癌灶内大量小动脉新生,交织成团,使肝癌动脉血供骤增.肝动脉阻断后,正常肝组织血供减少约35%,肝细胞损伤轻微且较快恢复正常,而肝癌血供减少90%以上,导致癌细胞大部分甚至全部坏死,这是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50万例病人死亡,其中约40%在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已由70年代的15.33/10万上升至如今的27.32/10万,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对Ⅰ、Ⅱ期及选择性Ⅲ期患者,施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措施,近年,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进展迅猛,早期难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自从1976年Goldstein首创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肝动脉栓塞化疗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因肝癌是由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且肝癌对抗癌药物不甚敏感,因此相当部分病人的疗效欠佳。用放射性玻璃微球栓塞治疗肝肿瘤,具有作用持久并有后作用的的优点,对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治疗效果都具有显著效果,已成为治疗不能切除肝肿瘤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13万患者因患肝癌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丧生。早期肝癌除了手术治疗之外,约70%的中晚期患者也可通过肝动脉导管肿瘤局部灌注高浓度化疗药,同时肿瘤供血动脉栓塞(TACE)的方法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肠细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肠细膜上动脉供血型(即变异肝动脉起源于肠细膜上动脉)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插管技术。 方法 回顾分析41例肠细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DSA及介入治疗资料,统计血管解剖变异的发生率,对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与血管插管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 结果 350例肝癌中,肠细膜上动脉供血型41例(11.9%),其中副肝右动脉15例(36.5%),替代肝右动脉16例(39.0%),肝总动脉8例(19.5%),腹腔动脉干起源于肠细膜上动脉2例(5%)。31例肠细膜上动脉发出替代或副肝右动脉者,29例(94.0%)腹腔动脉造影表现为肝右动脉细小或缺如,肝右叶出现无血管区。RH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25例(61%),未成功者改用Cobra、Simmon导管以及结合微导管技术后获得成功。 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动脉变异性供血,熟悉其血管变异的特点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脏肿瘤血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肝脏肿瘤血供方式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研究表明:(1)实验性动物肝癌早期血供来自肝动脉或/和门静脉,随肿瘤趋向成熟呈动脉供血为主;(2)95%以上的肝细胞癌为几乎完全由肝动脉供血的多血供肿瘤;(3)转移性肝癌血供依原发灶不同差异较大,从多血供到无血供,其相当部分血供来自门静脉;(4)肝脏良性肿瘤亦多为肝动脉供血为主的多血供肿瘤,与恶性肿瘤不同,其血管结构类似于正常;(5)肝动脉结扎和栓塞后,肝癌血供的主要变化是侧支循环的建立和门静脉供血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放射介入联合射频治疗肝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华  杨仁杰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18(3):239-240,F003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到中晚期,加之常常合并肝硬化,切除率不到5%~20%,且手术切除病例的一年生存率仅为28%,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其疗效均难以令人满意,目前肯定疗效的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经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1],以肝癌血供为理论基础,以经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给药和栓塞和栓塞为主要手段的介入治疗是肝动脉的伸入治疗建立在可靠和合理的科学基础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使一些不能手术的大肝癌变小,而得以切除,成为二期手术前的有效措施,目前80%以上的肝癌患者受益于介入治疗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经皮穿刺导入激光、微波、高强度超声聚焦、射频消融等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射频消融操作简单,痛苦小,效果直观可靠,近年备受关注[2、3],参考国内外文献,本人对放射介入及射频治疗法进展加以总结,并比较各自特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肝外动脉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0-08山东省肿瘤医院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DSA资料.所有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200例患者共接受257次TACE治疗,36例患者存在47条肝外动脉参入肿瘤供血,主要来自膈下动脉(10例),肋间动脉(4例),内乳动脉(1例),网膜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10例).33例患者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其余3例患者肝外动脉困未能成功超选择性插管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CR.结论:肝外动脉的存在直接影响肝癌治疗的疗效,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TACE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术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国安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905-907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下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RFA联合TACE(治疗组)和对70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观察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分别为95%、70%;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以上者分别为90%、85.7%。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同时,彩超为实时观察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热栓塞化疗联合部分脾栓塞在治疗原发性巨块犁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改良技术,导管选择进入脾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再超选择插入肝癌供血动脉内行110℃碘油栓塞联合热化疗药物灌注,使肿瘤达到Ⅳ级栓塞标准.结果 23例患者治疗成功,肿瘤均不同程度缩小.患者不良反应轻.肝功能损害不明显,生存期较长;血常规恢复正常.结论 超选择肝动脉热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疗效好,部分脾栓塞可使血常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引言从90年代开始,我国肝癌死亡率在癌症死亡率中己名列第二[1] ,每年全国约有13万患者死于肝癌,这占全球肝癌死亡总数的4 2 % [2 ] 。手术治疗常常作为肝癌首选的疗法,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确诊时能手术切除者仅为10 %~2 0 % [3]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多种非手术切除的疗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目前较为成熟的肝癌非手术局部治疗及其综合应用的概况作一综述,供临床合理选择。1 介入治疗1.1 肝动脉介人治疗 该疗法包括介入性肝动脉插管化疗(TAC )、介入性肝动脉栓塞(TAE )。TACE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有效率达30 %~70 % [4 ] 。1.2 肝外动脉介入治疗 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行肝动脉和肝外动脉供血支双动脉化疗栓塞,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疗效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5] 。1.3 酒精注射疗法(PEIT) 适用于直径≤3cm、最大结节≤3cm的多结节性小肝癌,治疗后可使肿瘤坏死达70 %以上。直径>5cm的肝癌如果在TACE后行PEIT ,可以取得比单纯TACE或PEIT更好的远期疗效,其病变坏死率高达86 .4 %。1.4 门静脉介入治疗 肝癌灶接受肝动脉及门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65例肝癌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并与多层螺旋CT对照。分析侧支供血类型,并相应行栓塞治疗。结果:165例肝癌侧支供血的患者DSA检查共发现侧支206条,其中右膈下动脉107条,左膈下动脉31条,右肋间动脉19条,胃十二指肠动脉13条,胃左动脉7条,右肾上腺动脉18条,胸廓内动脉11条。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157条肝外侧支供血动脉,阳性率为76%(157/206)。栓塞侧支动脉后,行CT复查可见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较前密实、均匀,其边缘与肿瘤边缘相吻合。结论:肝癌的肝外侧支供血发生率较高,及时发现并进行栓塞治疗,可明显提高对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射频消融术(RFA)在国内外已成为公认的对小肝癌治疗有效的一种手段,尤其对于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患者,治愈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外科切除治疗。在治疗直径大于3cm的小肝癌患者,单一的RFA治疗复发率相对较高。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早已获得承认,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TACE术后改变了原有的动脉供血系统,侧支循环容易建立,病灶坏死率较低,复发率较高,多次TACE治疗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TACE与RAF联合能在小肝癌患者治疗中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文主要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现状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崔屹  孙尧 《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98-399
目的:比较无手术指征肝癌患者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与在肝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无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59例,随机分为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组(化疗组)和肝动脉栓塞化疗加电化学治疗组(化疗+电疗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结果:在肝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在肿瘤缩小、肝区疼痛消失方面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结论:无手术指征肝癌患者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行电化学治疗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