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表现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诊断明确的71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行普通CT和高分辨CT(HRCT)检查并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结节病较具特征性的肺内改变;呈周边分布的网织影则常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既可见空气—间腔影,也可为结节影或网织影。结论CT检查对间质性肺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琳  黄维平  贺慧为 《江西医药》2004,39(6):425-425
间质性肺疾病(Diffus interstitial disease.ILD)是一组与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很多,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人们对其的认识也逐年提高。在ILD的诊断中胸部影像学(尤其是高分辨CT)十分重要,肺功能的检查对ILD也有很大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总结了我院17例住院的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肺部高分辨CT及肺功能测定的结果,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胸部CT测量肺动脉径线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的关系,讨论胸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某医院近3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55例COPD患者,在胸部CT扫描图像上测量肺动脉及各分支的内径,分析肺动脉压力与各肺动脉径线的关系,了解胸部CT检出肺动脉高压的能力。另外,以55例同期患COPD未合并PAH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MPAD、rPAA、rPDA与肺动脉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RPAD和LPAD与肺动脉压力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胸部CT在COPD相关性PAH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和意义,多参数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5.
药源性间质性肺疾病(DI-ILD)是最常见的药源性肺部疾病,目前已知多种药物可导致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和直接细胞毒性作用有关。此类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临床诊断DI-ILD需根据病史(用药史)、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治疗效果。临床疑诊DI-ILD时应立刻停药并应用糖皮质激素。若及时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误诊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肺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综合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后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发热3例,咳嗽4例,呼吸困难2例,盗汗1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脾大1例;胸部CT显示多发性斑片影2例,其中"树牙征"1例,磨玻影2例。4例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3~12个月,肺部病变吸收或明显吸收。结论:对发热、咳嗽及淋巴结肿大、CT表现间质性改变者应行结核病检查。  相似文献   

7.
间质性肺疾病 (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诸多,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自然演变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有不同 [1]。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摄片,计算机断层扫描 )对ILD的诊断有其特定的作用和价值。1 检查方法1. 1 胸部平片:为胸部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良好的胸片可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但与高分辨力CT(高度-分辨率CT, HRCT)相比,对细微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逊色,这是因为:①平片的密度分辨力差 (即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差别不大时,难于区分),细微病变不易被发现;②平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胸部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定无明显病因的老年ILD患者102例,分析其发病及临床特点,并将ILD合并COPD与单纯IL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LD合并COPD 48例,单纯ILD 54例.ILD合并COPD组呼吸道症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干哕音、动脉血气异常、急性呼吸道感染构成比均高于单纯ILD组[分别为66.1% (39/59)比33.9% (20/59),68.4% (26/38)比31.6% (12/38)、64.9% (24/37)比35.1% (13/37)、87.5% (42/48)比12.5%(6/48)、66.7% (24/36)比33.3% (12/36)、69.8%(30/43)比30.2% (13/43),P<0.05或P<0.01].结论 老年ILD患者容易合并COPD,ILD合并COPD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三种常见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25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51例肺结节(Sarc)和22例胶原病性肺病变(IP-CVD)。结果发现,IPF主要表现为剧烈干咳,进行性气短,紫绀,杵状指趾和肺捻发音。Sarc临床表现较轻,多有浅部淋巴结肿大和眼部病变。IP-CVD主要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咳嗽,咯黄脓痰和高热等。IPF和IP-CVD胸片主要为网状阴影和蜂窝状阴影,常有肺容积缩小,SarcⅠ,Ⅱ期主要为双肺门淋巴结对称  相似文献   

10.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散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诸多,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自然演变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有不同。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CT)对其的诊断有其特定的作用和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肺部影像学特点、有无肺动脉高压、肺功能与肺部影像学关系。结果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憋气,严重时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64例行肺功能检查均有弥散功能减低,其中26例为单纯弥散功能减低,32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4例为}昆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2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结节影、索条影、斑片影、网格影、磨玻璃影、肺大泡等多种改变。32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15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26例单纯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8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结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表现多种多样,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是较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多种多样改变,影像学上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的患者肺功能易出现限制性通气伴弥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 (A S)患者肺部异常 ,采用肺高分辨率 CT(HRCT)进行检查。方法36例初次确诊 AS患者均查了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HL A- B2 7、全胸片、肺 HRCT、骶髂关节 CT,伴肺部异常者查了肺功能。结果 肺 HRCT示 19例 (5 3% )患肺间质病变 (IL D) ,而全胸片仅 2例 (6 % )示 IL D。 19例患 IL D者作肺功能测定 ,15例正常 ,4例异常。结论 肺 HRCT对 AS患者 IL D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1例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6个月,比较肺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肺康复护理后,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疾病治疗结果研究(MOS-SF36)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郭冬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3,(19):185-186,188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并被确诊为CTD-ILD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D-ILD病变发病率中类风湿关节炎(RA)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以上5种CTD占全部CTD-ILD的82.2%。呼吸道症状以活动后气促、咳嗽、胸部不适为主,约4.1%的患者可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分别占检查者比例的61.0%和58.5%。胸片对CTD-ILD的检出率较高,约为93.2%。经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CTD-ILD患者死亡率约为9.6%。结论对有呼吸道症状的CTD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查以排除合并ILD的可能,而胸片可作为ILD的筛查项目,结合肺功能检查可提高CTD-ILD的检出率,而HRCT检查则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CTD-ILD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夏秀娟 《中国医药》2009,4(9):689-690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皮肌炎伴肺间质病变组(30例)和无肺间质病变组(90例)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果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发病率为25%。合并肺间质病变组中肌痛、发热、关节痛的比例分别是19例(63.3%)、19例(63.3%)、16例(53.3%),无肺间质病变组分别是30例(33.3%)、16例(17.8%)、23例(2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肺间质病变者抗Jo-1抗体阳性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比例分别为7/30(23.3%)、24/30(80.0%)。无肺间质病变组分别为0、45/90(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皮肌炎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对皮肌炎患者出现肌痛、关节痛、发热等症状,同时抗Jo-1抗体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时,应警惕合并肺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口服氯沙坦治疗,对呼吸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呼吸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的入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沙坦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氯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片50mg每日,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心脏超声、肺功能及动脉血气。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PaCO2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PaO2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治疗后mPAP叫常规治疗组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能够降低呼吸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并对呼吸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