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脑出血病患者236例。比较合并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组及无应激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死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病死率显著升高,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2.
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临床分期为Ⅲ-Ⅳ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男性 43例,女性 20例;年龄 60 a± s11a)和对照组(男性 46例,女性 17例;年龄 59a±12 a)各63例。西咪替丁组加用西咪替丁 0.4 g, ivgtt, bid × 14 d。结果: 2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6%和 33%,脑出血死亡率为 8%和 32%,西咪替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咪替丁静滴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适当的护理是阻断其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我科2003-06-2005-06收治了126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26例。男75例,女51例。年龄48-69岁,平均 (59.41±8.76)岁。126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内科学 相似文献
4.
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建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4):352-35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临床分期为Ⅲ~Ⅳ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各40例.奥美拉唑组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bid,共3 d.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33%,脑出血死亡率分别为8%和32%,奥美拉唑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静脉注射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在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法莫替丁2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能够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洛赛克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分为静脉应用洛赛克组、西米替丁组及胃管注入洛赛克片剂(胶囊)组3组。全部患者置入胃管抽取胃液测量用药前后持续7 d的pH值及潜血反应。结果胃液pH值由用洛赛克前1.35±0.70经用药后升至5.03±0.76(P〈0.01);洛赛克静脉注入组与胃管注入组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洛赛克2组与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洛赛克静脉注入与胃内注入预防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一致,总有效率均为91.67%;应用西米替丁组有效率则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洛赛克能有效地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溃疡(以下简称溃疡)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多提示预后不良。作者对本院1993年1月以来的34例脑出血并发溃疡病例总结分析,就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脑出血。其中29例死亡,男16例,女13例。年龄44~77岁,平均68.35岁。出血量3.45~57.34ml,平均13.20ml,均于治疗中出现溃疡。 相似文献
8.
9.
130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发生与脑出血部位、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脑出血量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收集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入住我科的脑出血患者,据出血部位、血肿是否破入脑室以及出血量将患者分成不同组别,比较组间应激性溃疡发生有无差别。结果共纳入脑出血患者130例,其中应激性溃疡31例,溃疡发生率为23.8%。分析显示,各不同出血部位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血肿破入脑室与未破入脑室相比,大量脑出血与小量脑出血相比,溃疡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血肿破入脑室及大量脑出血量是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对比观察,了解两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治疗组42例及法莫替丁对照组43例,对照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结果奥美拉唑组出血率为4.77%,法莫替丁组出血率为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更能减少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致死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组100例,并与同期非老年组82例相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病56例,占56%;胃癌15例,占1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6例,非老年组7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老年组23例,非老年组6例(P<0.01),老年组死亡22例,其中18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4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与甲氰咪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40mg静脉注射,2次/d;甲氰咪胍组加用甲氰咪胍400mg静脉注射,2次/d。患者出现溃疡出血时均应立即行止血、对症处理。分析对比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出血时间。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与甲氰咪胍治疗组相比,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明显下降,出血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组302例,并与同期非老年组463例相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胃溃疡(96例,占31.8%)、十二指肠溃疡(70例,占23.2%)、胃癌(30例,占9.9%).非老年组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248例,占53.6%);老年组患者并存其他疾病者162例中死亡23例,病死率14.2%,无并存疾病的老年组患者140例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并存其他疾病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洛他唑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合并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A组,n=60):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天.西洛他唑组(B组,n=60):口服西洛他唑片100 mg,2次/天.观察随访疗程为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消化道事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3%vs.86.67%),P>0.05;治疗后,B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1.02±0.19vs.1.20±0.18),P<0.05;B组消化道事件显著低于A组(1例vs.9例),P<0.01.结论 合并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洛他唑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病历资料,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依次为:胃癌13例(占43.33%),小肠间质瘤4例(占13.33%),小肠憩室2例(占6.67%),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例(占10%),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3例(占10%),结直肠癌5例(占16.67%).30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病死率10%(3/30).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是提高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SU)患者血浆胃液中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探讨MTL在SU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U患者,在出现SU的当天、第三至五天、第十至十四天,同时采血液及胃液并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MTL水平,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并发SU的患者当天血浆及胃液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三至五天与发病当天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第十至十四天,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SU患者血浆与胃液中MTL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SU发生与血浆及胃液中MTL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泮托拉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24-25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6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0%和6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能更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盛世英!常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0,(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例SAH后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塞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2天,平均8.3天;年龄52~81岁,平均65.6岁;临床Hunt-HessⅡ~Ⅲ级12例,Ⅳ~Ⅴ级3例;部分患者梗塞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SAH后Hunt-HessⅡ~Ⅲ级;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人,7~10天左右易发生脑梗塞.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作用.方法:14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抑酸剂 肠外营养组,一组为抑酸剂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组.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结果:二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抑酸剂 肠外营养组29.2%,抑酸剂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组9.09%.抑酸剂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组明显低于抑酸剂 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的防止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