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源  周曼玲  邹艳  黄飞 《安徽医药》2016,20(10):1882-1884
1. 目的:探讨周围体外循环在气管插管困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症,总结应用中的经验教训。 2. 方法: 我院2008.1-2015.12间共8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年龄26--67岁 男 6 例,女2 例。气管肿瘤5例,气管内肉芽肿1例,巨大甲状腺肿2例。均予以周围体外循环辅助,于术前局麻下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切除肿瘤或处理完气管病变后,气管插管可通过狭窄段,重建气管通路后停止转流。 3. 结果 体外循环转流时间58.00 17.34;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脑氧饱和度最低值68.25 4.49%,全部在正常范围;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全部病例随访3月内,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 4. 结论: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可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提供安全可行的呼吸循环辅助方式,阻其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胸降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部分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胸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部分体外循环资料,包括左心转流(左房-股动脉转流)、肺动脉-股动脉转流、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结果 全组患者1例死亡,余34例痊愈出院,未发生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胸降主动脉瘤手术采用部分体外循环,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许多需要阻断血流或需要提供有效气体交换的复杂外科手术中[1]。本院于2005年12月13日在预备股动脉—静脉转流体外循环技术的保驾下成功实施了一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2岁,60 kg。因发现气管肿瘤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严重肺挫伤、心肺复苏后、有机磷中毒等13例病人应用股动静脉体外循环转流。结果 1例死亡,其余痊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髂动脉狭窄闭塞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方式.方法 2000年7月~2008年3月治疗髂动脉闭塞症患者111例(145条肢体),其中主-股转流13例,腋-股转流17例,股-股转流30例,髂动脉内膜剥脱成形13例,髂动脉取栓12例,髂动脉扩张支架(腔内介入治疗)46例,部分病例为腔内介入治疗和髂动脉取栓、股-股转流的杂交复合手术.结果 治疗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踝/肱指数由术前的平均0.37上升至0.63.2例腋-股转流、4例股-股转流因人工血管闭塞而再次行重建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髂动脉闭塞的治疗因综合患者的局部条件和全身条件而决定,解剖位转流具有较高的远期通畅率.腔内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与传统术式的结合正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5例胸主动脉瘤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及脑保护特点。方法5例病人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按照病变解剖位置采取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例1DeBakeyⅠ型,采取单纯右腋动脉-氧合器-右心房体外循环转流法。例2DeBakeyⅡ型,采取右腋动脉、右股动脉-氧合器-右心房体外循环转流法。其余3例采取股动脉-股静脉转流或股动脉右房转流。全主动脉弓置换术的脑保护采取经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结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结果全组5例手术患者,2例死亡。在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例1途径转流中发现泵压偏高,最高达280mmHg,降复温速率也比例2慢,所以总体外循环时间比例2长;例2转中泵压正常范围,停循环时间大致相同。经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结合深低温的脑保护方法效果满意。结论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体外循环和脑保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管旁路及动静脉转流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疗效。方法1998-01~2004-01对该病患者109例119条下肢,采用2种术式:①血管旁路:在股-胭动脉、胭-胫腓干动脉之间建立血管旁路;②动静脉转流:在股浅动脉-股浅静脉、胭动脉-胫腓干静脉之间建立动静脉转流,进行治疗观察。结果119条下肢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年左右。血管旁路组79条下肢疗效满意或病情改善,1条截肢。动静脉转流组39条下肢疗效满意或病情改善,无截肢。结论血管旁路及动静脉转流在救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各有其优缺点,故应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手术技巧,增加患肢救治率。  相似文献   

8.
马卫军  徐乃勋  王扩建  李月川  赵惠  孙婕 《天津医药》2002,30(7):402-403,I004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抢救治疗危重恶性气管狭窄患者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恶性肿瘤所致重度气管狭窄的危重患者,置入气管支架治疗。使用Gianturco Z形支架5个,网状支架2个,Ultraflex支架1个。结果:全部患者均1次置入成功,呼吸困难立刻得到缓解。随访,1例患者术后3个月,现生存仍在观察中。7例死亡,生存时间52-213天,平均112天。结论:气管支架能快速、有效地开通气道,是抢救治疗恶性肿瘤所致危重气管狭窄的有效方法。熟练,合理地操作是支架置入成功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总结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其它救治措施,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全组治愈21例(55.3%),好转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2例(31.6%)。结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脑缺血氧对脑组织的损害,预防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的完善度、转流技术的提高与改进,瓣膜适应证不断扩大,使一些病情重的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自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共施行心脏瓣膜手术640例。现将瓣膜手术体外循环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危重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0~12月收治住院的71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甘露醇脱水、短期应用激素,抗病毒选用喜炎平治疗。出现高血压者给予酚妥拉明积极降压治疗,其中44例酚妥拉明达20μg/(kg.min),高血压仍未控制改用静滴硝普钠。粪便RT-PCR核酸检测EV71及CoxA16。结果经积极有效治疗,70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1例双下肢瘫痪患儿明显病情好转出院,随访治疗半月后治愈。全部病例粪便送检:检出阳性63例(88.73%),在阳性病例中EV71阳性56例(88.89%),混合感染3例(4.76%),EV阳性4例(6.35%)。结论目前HFMD已成为儿科较常见、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EV71感染是造成危重型病例的最主要病因。本组病例均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病情成正比。本组病例在治疗脑炎的同时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明显减少了静脉丙种球蛋白使用病例数及剂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取得了满意疗效。重视及早期发现、诊断、救治危重型HFMD患儿,控制高血压是抢救危重型HFMD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HFM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396例气管插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的疗效。方法 将插管前呼吸和 (或 )心跳未停止病例定为 A组 ,已停止病例为 B组。结果 A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 B组。结论 对危重病人行气管插管救治 ,应尽量争取在呼吸和心跳停止前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心脏病的救治护理,探讨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病区60例急诊危重心脏病例,采取综合的救治护理措施,观察救治护理结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无1例死亡,经综合救治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及时抢救和处理,观察和判断得当,是急诊危重心脏病救治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3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存活195例(83.0%),按GOS预后分级:良好72(36.9%),中残80例(41.0%),重残29例(14.9%),植物生存14例(7.1%),死亡40例(17.0%)。结论尽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充分减压,预防颅内感染,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处理合并伤,早期行扩容、解痉、祛聚和抗凝治疗,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适度镇静,短期机械通气,保证氧合充分,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合理肠内外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严格胰岛素血糖控制以保护血脑屏障,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严重口腔颌面外伤中窒息的分型及气管切开术救治的应用.方法 分析我科15例严重口腔颌面创伤引起呼吸道阻塞患者的致伤原因、窒息类型和紧急救治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此类病人救治中气管切开的必要性.结果 15例患者各种窒息的总体发生率为,吸入性窒息13例,占86.7%;脱位性窒息12例,占80.8%;狭窄性窒息9例,占60.0%;阻塞性窒息6例,占40.0%.其中4种窒息类型并存者5例,占33.3%;2种以上窒息类型并存者14例,占93.3%;均实施气管切开术,成功救治14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3.3%.结论 严重口腔颌面创伤常出现两种以上的复合窒息因素,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床旁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PDT)在临床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实施PDT救治8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PDT操作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其中30分钟,1例出现并发出血。结论较传统气管切开术,对危重患者实施PDT,耗时短,操作简捷,手术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系统治疗的同时,做好一般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治愈156例(97.5%),因病毒性脑干脑炎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1.3%),放弃治疗2例(1.3%),有8例(5%)患儿出院时有不同程度肌无力,1个月后随访基本恢复,全部病例病程平均(8.1±3.05)d。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我们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做好治疗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密观察并做好皮肤、口腔、饮食、体温等一般护理及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重点护理工作,良好的护理工作是完成危重手足口病救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了解危重孕产妇发生的构成情况、病因分析和孕产期保健,为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东城区按照北京市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的标准,收集审核、产科专家评审通过并北京市补贴的346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6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中北京户籍139例(40.2%),外地户籍207例(59.82%);抢救前3位病因为妊高症171例(49.4%)、产科出血93例(26.9%)、妊娠合并心管疾病46例(13.3%)。抢救孕周分布主要为孕28~36月220例(占63.6%)、其次为孕37~41周104例(占30%)、≤孕12周最少7例(仅占2.%);外地户籍孕产妇的计划外妊娠比例、产次、围产儿存活率高于北京本地户籍,北京户籍孕产妇的规范产前检查率高于外地户籍(P<0.01);孕产妇抢救医院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占95.1%。结论危重孕产妇成功的救治,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率,保证了产科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围术期过敏反应认知与处理对策。方法总结2000年—2009年体外循环围术期过敏病例296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70例;过敏病例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换等。鱼精蛋白279例,抗生素9例,琥珀酰明胶4例,未查出原因4例。结果 1例重度中毒反应者死亡;其余病例均抢救成功,成功率99.6%。结论及时正确认知体外循环围术期过敏反应,把握救治时机,果断进行抢救处理等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术的技术特点,分析其在院前急救中早期应用的重要性,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市急救中心早期应用气管插管术救治的68例危重患者,对气管插管术完成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危重患者,越早应用气管插管术,抢救成功率越高,不良反应越少。结论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