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雷米普利及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中瞬时受体通道蛋白C亚族3及6(TRPC3及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SHR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每组6只。另以6只同龄的Wistar Kyoto大鼠(WKY)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左室心肌细胞横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C3及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SHR组降低。结论 SHR组及对照组大鼠均有TRPC3及TRPC6的表达,TRPC3及TRPC6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过程;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RPC3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左室肥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余冬梅  陈明  廖雪艳 《心脏杂志》2011,23(4):459-464
目的:探讨缬沙坦、雷米普利及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中瞬时受体通道蛋白C亚族3及6(TRPC3及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SHR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每组6只。另以6只同龄的Wistar Kyoto大鼠(WKY)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左室心肌细胞横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C3及TRPC6 mRNA 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SHR组降低(P<0.05);5个组均有TRPC3及TRPC6的表达,SHR组TRPC3及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TRPC3 mRNA及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SHR组(P<0.05),缬沙坦组TRPC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减少最显著(P<0.05);3个药物组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HR组及对照组大鼠均有TRPC3及TRPC6的表达,TRPC3及TRPC6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过程;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RPC3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左室肥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内膜及平滑肌)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3亚型及6亚型(TRPC3、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HR随机分成4个组(η=6),1个SHR对照组,雷米普利组、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采用灌胃法给药4周,另用6只Wistar鼠(WKY)作正常WKY组,观察给药治疗4周前后血压变化,实验结束时取主动脉组织进行TRPC3和TRPC6的检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SHR对照组与正常WKY组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增高(P<0.05),SHR对照组与正常WKY组治疗后比TR-PC3、TRPC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4周后,雷米普利组、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与治疗前比血压均有效地降低(P均<0.05),TRPC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RPC6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不明显,雷米普利组、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间TRPC3、TRPC6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R大鼠主动脉TRPC3及TRPC6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给予雷米普利、缬沙坦和氨氯地平4周后血压下降,同时TRPC3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提示TRPC3可能参与了SHR大鼠血压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时心脏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C3亚族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雷米普利组,同龄Wistar Kyoto rats(WKY)为正常对照组,雷米普利给药4周后测左室质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脏组织中TRPC3通道的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安慰剂组左室质量指数,Ⅰ、Ⅲ型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WKY组;雷米普利组上述指标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3组心脏均有TRPC3的表达,但安慰剂组TRPC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WKY组,雷米普利组TRPC3表达则明显少于SHR组(P<0.05)。结论 SHR及WKY大鼠存在TRPC3蛋白的表达,心脏TRPC3蛋白可能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雷米普利可能通过下调心脏TRPC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发挥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肥厚左室心肌组织微小RNA-1(miRNA-1)、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其关系,以探讨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的分子机制。方法 10只17周龄雄性SHR大鼠做为左室肥厚组(LVH组),10只8周龄雄性SHR大鼠做为对照组,通过病理学、心肌细胞横径的测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等方法 ,比较两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miRNA-1及Cx43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LV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左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增大(P均0.05);miRN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以及Cx4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27±0.10vs0.60±0.13,P0.05);②LVH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miRNA-1与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61,P0.05)。结论 miRNA-1可能通过抑制Cx43表达而参与高血压LVH发生V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 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n=6),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30 mg.kg-1.d-1;缬沙坦组:缬沙坦30 mg.kg-1.d-1;对照组:等量饮用水灌胃,干预8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蛋白bc l-2、bax的表达。结果缬沙坦及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血压及左室重量/体重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依那普利组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bc l-2蛋白表达(P<0.01)。缬沙坦组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P<0.01)。结论依那普利和缬沙坦对SHR左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两者均通过增加bc l-2/bax比率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肥厚的左室心肌组织微小RNA-1、内向整流钾通道2.1(Kir2.1)表达的变化及其关系,以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取10只17周龄雄性SHR为LVH组,10只8周龄雄性SHR为阳性对照组,10只17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HE染色、心肌细胞横径测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检测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微小RNA-1表达、Kir2.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VH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②与两对照组相比,LVH组的左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增大(均P<0.05),左室心肌细胞明显肥大,心肌间质增多,伴随着微小RN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Kir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LVH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微小RNA-1与Kir2.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20,P<0.05)。结论SHR肥厚左室心肌组织微小RNA-1表达上调,并伴随Kir2.1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fas基因表达与左室肥厚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fas表达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血压大鼠各16只,尾套法测收缩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心肌fas mRNA表达.结果与WKY相比,SHR心肌fas表达、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肌肥厚时心肌fas表达已经升高,可能参与后期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内皮素(ET-1)的作用.方法 20只SHR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同周龄的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测量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采用心室导管法检测心功能的变化,放免法测定左心室心肌ET-1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左心室心肌中前内皮素原(preproET-1) mRNA 的表达.结果 与高血压对照组相比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改善SHR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dp/dtmax/LVSP、-dp/dtmax/LVSP)(P<0.05),降低左室质量指数(P<0.01);左旋氨氯地平干预能够降低SHR心肌 ET-1含量(P<0.05),使心肌preproET-1 mRNA的表达降低约20%(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并改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ET-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整合素β1和纤维黏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的雄性SHR 12只,随机均分为2组SHR阳性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SHR-V),灌喂缬沙坦20 mg*kg-1*d-1.另选同源正常血压的WKY大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期14周.观察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胶原容积分数,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心肌整合素β1和FN的表达.结果缬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LVW/BW及左室心肌的胶原含量,此外SHR阳性对照组整合素β1 和FN 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SHR-V组两者的表达显著低于SHR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除可降低血压外,还能显著抑制整合素β1 和FN的表达,抑制甚至逆转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密度及亲和力的影响,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细胞分子机制及缬沙坦的干预机制.方法 (1)12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二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只为阳性对照组;缬沙坦干预组(SHR-V)6只 缬沙坦 20 mg*kg-1*d-1;同源正常血压大鼠(WKY)6只为正常对照组.(2)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左室心肌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及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浓度;测量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结果 (1)AT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的变化SHR组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较WKY组增强(P<0.05),但AT1受体密度降低(P<0.01);SHR-V组较SHR组AT1受体亲和力降低(P<0.05),与WKY组无明显的差异,在SHR-V组,AT1受体密度明显高于SHR组(P<0.01).(2)Ang Ⅱ浓度的变化SHR组心肌Ang Ⅱ水平较WKY组明显升高(P<0.01),但血浆Ang Ⅱ水平无明显差异;SHR-V组心肌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SHR组(P<0.01),而血浆Ang Ⅱ浓度较另二组明显升高(P<0.01).(3)血压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缬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左室重量/体重及左室厚度/体重(P<0.01).结论 (1)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增强及Ang Ⅱ水平升高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缬沙坦除可降低血压外,尚可降低左室心肌AT1受体亲和力及Ang Ⅱ水平,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组织凋亡情况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8周龄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非治疗组(SHR无药组),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观察期限为8周.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判定心肌细胞凋亡,并行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心肌组织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SHR心肌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并有bax高表达.缬沙坦治疗8周后,SHR心肌组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至接近Wistar组.Bcl-2蛋白在SHR治疗组及Wistar组表达较SHR非治疗组有增高趋势(P>0.05).前两组bax/bcl-2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具有积极的抗心室重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及野百合碱(MCT)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右心室心肌细胞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ON组)、CH组和MCT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MCT组),每组24只。CH组将大鼠置于CH(10%O2)环境饲养3 w以诱导大鼠发生右心室肥厚,MCT组则是对SD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诱导液,其剂量规定是2%MCT 60 mg/kg,设计MCT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模型。之后对上述三组SD大鼠的右心室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右心肥大指数(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亚家族m 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CH组及MCT组:SD大鼠的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RVMI均显著增加(P<0.01),且MCT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RVMI均显著高于CH组;心肌纤维组织呈病态状,纤维层变厚,胞核颜色加重、外形不规则,同时经检测发现,MCT组的病理改变较CH组更为显著;CH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1 m RNA表达升高;MCT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6 m RNA表达升高;CH组大鼠右心室TRPC1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MCT组大鼠右心室TRPC6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P<0.05)。结论在CH环境中生长3 w能够顺利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同时也会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1 m RNA与蛋白的表达,MCT预处理3 w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且MCT预处理的诱导的右心室肥厚现象比较明显,同时也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6 m RNA与蛋白的表达,这两个亚型或许是诱导右心室肥厚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左心室肥厚过程中 ,心肌组织凋亡情况及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表达的变化 ,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为 8周龄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非治疗组(SHR无药组 ) ,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 ,观察期限为 8周。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判定心肌细胞凋亡 ,并行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心肌组织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SHR心肌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并有bax高表达。缬沙坦治疗 8周后 ,SHR心肌组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至接近Wistar组。Bcl 2蛋白在SHR治疗组及Wistar组表达较SHR非治疗组有增高趋势 (P >0 0 5 )。前两组bax/bcl 2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具有积极的抗心室重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缬沙坦及硝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心肌细胞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研究对象(n=30),随机分为对照组(n=6),低剂量缬沙坦组[L 缬沙坦,10 mg /(kg·d),n=6],高剂量缬沙坦组[H缬沙坦,30 mg /(kg·d),n=6],低剂量硝苯地平组[L 硝苯地平,10 mg /kg,2 次/ d,n=6],高剂量硝苯地平组[H 硝苯地平,30mg /(kg·次),2 次/d,n=6],由6 月龄喂养至8月龄,处死后分离心脏,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rstern Blot 等方法,观察左心室心肌细胞GRK2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药物干预的SHR 左心室心肌细胞膜蛋白GRK2表达及分布减少,高剂量较低剂量又有进一步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缬沙坦组左心室心肌细胞膜蛋白GRK2表达及左心室重量较硝苯地平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示两药物干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膜蛋白GRK2透光密度与左心室重量呈正相关(缬沙坦组r=0.837,硝苯地平组r=0.829,均P<0.01).结论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改善左心室肥厚可能与抑制SHR 左心室心肌细胞膜蛋白GRK2表达有关,缬沙坦较硝苯地平能更好地改善心肌肥厚可能与其抑制GRK2表达使其进一步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生长因子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 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 :SHR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组、螺内酯治疗组 ,每组 6只。其中两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 30mg·kg- 1 ·d- 1 、螺内酯 2 0mg·kg- 1 ·d- 1 溶于饮水灌胃 ,每天一次 ,连续治疗 1 3周 ;另一组给正常饮水。另选同源同系Wistar kyoto大鼠 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RT 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 治疗1 3周后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TGFβ1 、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高于WKY组 (P <0 0 1 ) ,其中螺内酯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高于缬沙坦组 (P <0 0 1 ) ;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高于SHR对照组 (P <0 0 1 ) ,但低于WKY组 (P均 <0 0 1 ) ,螺内酯组的HGFmRNA水平低于缬沙坦组 (P <0 0 1 )。结论AngⅡAT1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均能抑制SHR的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缬沙坦、氨氯地平、螺内酯联用对心肌肥厚大鼠进行干预,旨在比较对肥厚心肌的逆转效果.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假手术组外,模型不处理组、缬沙坦组、缬沙坦联合螺内酯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与螺内酯组均通过部分结扎大鼠腹主动脉构建心肌肥厚模型,测血压.给药8周后检测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处死大鼠,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不处理组血压及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血压及各项检测指标与不处理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三药联用组效果最佳,各指标与单药及两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及HMI、LVMI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药物使用方式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血压(P<0.05),且对肥厚心肌有不同程度的逆转效果,其中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三药联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HR心脏肥厚进展阶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左室重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放射免疫测定及病理检查方法对16周龄、24周龄、32周龄SH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检测,并以同龄Wister大鼠作对照.结果与同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比较,SHR各周龄组收缩压明显增高、心脏肥厚指标心脏重量(HW)、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均显著增加;各周龄组SHR心肌细胞APOI显著增加,各周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周龄组SHR大鼠血浆、心肌组织AngⅡ明显增高;24、32周龄SHR的CVF和PVCA显著增加;SHR心肌组织AngⅡ分别与APOI、CVF呈显著正相关,APOI与CV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参与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脏重构病理过程,组织AngⅡ是导致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中生  王晋明  陈绍良 《高血压杂志》2003,11(3):266-268,T00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以及咪哒普利、厄贝沙坦的影响。 方法 选用 13周龄的SHR30只 ,雌性 9只 ,雄性 2 1只 ,体重 2 2 8 5± 39g ,随机分为三组 ,使得每组雌性 3只 ,雄性 7只 ,分别设为SHR组 ,厄贝沙坦组 ,咪哒普利组 ;另选同源同系Wistar Kyoto大鼠 (WKY大鼠 ) 10只 ,雌性 5只 ,雄性 5只 ,体重 2 0 6 1g± 4 9 1g,作为正常对照组 (WKY组 )。实验期 14周。观察指标 :血压、左室重量 /体重 (LVW/BW )、左室厚度 /体重、心肌PCNA蛋白水平。结果 SHR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 /体重均增高 ,心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 ;咪哒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 /体重、心肌增殖核抗原 (PCNA)蛋白的表达均比SHR组低。结论  2 6周龄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 ,咪哒普利、厄贝沙坦不仅可以良好地控制血压 ,而且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 ,并可以降低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 ,二者对SHR左室肥厚的抑制效应可能与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丽丽  蒲丽君  赵珂  罗勇 《心脏杂志》2015,27(2):134-138,14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V)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p2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2组(n=8):ATV药物干预组(ATV组)与SHR模型对照组(SHR组),并以8只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ATV组用ATV 50 mg/(kg·d)灌胃,SHR组与WKY组采用等容量蒸馏水每日同时灌胃。每隔2周测1次血压。10周后,观察大鼠血脂、心肌肥厚指标、p2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干预10周后,ATV组及SHR组血脂、血压无明显差异。ATV组左室质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ATV组p2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SHR组(P<0.01)。心肌组织p21mRNA的表达与全心质量与体质量比(HW/BW)呈负相关(r=-0.709,P<0.01),与左室质量与体质量比(LVW/BW)呈负相关(r=-0.665,P<0.01)。结论:ATV可上调SHR肥厚心肌组织中p21的表达,可有效改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