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肌肉骨骼疾患(MSDs)是一类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引起MSDs的危险因素众多、复杂,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本文针对肩部MSDs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探讨职业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体因素在MSD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从加强个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劳动组织等方面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在重庆地区木制家具作业人员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2021-2023年在重庆市长寿区高新区内抽取8家共579名木制家具作业人员,运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和《快速暴露检查表(QEC)》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属性木制家具作业人员WMSDs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WMSDs发生率为42.6%;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为2.8%~14.6%,其中身体各部位的发生率自高到低依次为:肩部和下背部(各占14.6%)、手部(占11.0%)、颈部(占8.9%)、踝部(占6.8%),肩部和手部WMSDs发生率不同工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有17个因素与WMSDs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工龄>10年(OR=1.54)、身体健康状况相对差(OR=1.753)、每周工作天数>5 d(OR=2.971)、经常/频繁搬运重物(每次>5 kg)(OR=1.821)为木制家具作业人员WMSD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韩长磊  张强 《职业与健康》2008,24(3):264-265
在职业卫生或工效学领域通常所说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为受力引起的肌肉或骨骼的损伤。由于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对该类疾患的采用的名称不尽一致。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和上肢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the upper extremity,UEWMSDs)2大类,分别指腰背部和上肢与颈肩部的疾患。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多发病,WMSDs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职业健康问题,美、英、德等国家已将其列入职业病,我国把它列为工作有关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并分析超声医生肩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31家医疗机构(17家妇幼保健院和14家综合医院)的超声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对象肩部WMSDs发生率和症状累计时间分布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肩部WMSDs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肩部WMSDs症状累计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调查共512人,WMSDs总发生率为94.3%(483/512)。WMSDs发生率右肩80.3%、左肩31.3%,右肩明显高于左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医生右肩WMSDs发生率工龄>10年组高于≤5年组(P<0.05),月收入>5 000元者高于≤5 000元者(P<0.05),工间休息≥5 min/h使右肩WMSDs发生危险降低(P<0.05)。年龄、工龄、月收入和每天超声检查时间对右肩WMSDs症状累计时间产生正向影响(P<0.05),≥30岁组较<30岁组、工龄>10~15年组较≤5年组、月收入>10 000元组较≤5 000元组、每天超声检查时间>6~8 h和>8 h组较≤6 h组均更长;超声显示屏可拉近使右肩WMSDs症状累计时间趋于缩短。结论 超声医生右肩WMSDs发生率明显高于左肩。右肩WMSDs发生影响因素包括工龄、月收入和工间休息;右肩WMSDs症状累计时间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天超声检查时间和超声显示屏距离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s)发生现状和职业接触风险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应用快速接触评估检查表(QEC)和经过修订的中文版MSDs调查问卷,对7家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职业病科、手术室等科室护理人员的MSDs发生情况与职业接触情况开展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近1年来,1 412名护理人员发生MSDs共计946人(占6700%)。排在前三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7085%)、外科(6927%)和重症医学科(6833%);发生部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颈部(4658%)、肩/臂部(3701%)和下背部(3463%);不同科室护理人员之间,肘、手/腕、足/踝3个部位MSDs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且均以手术室为最高。QEC分析结果显示,儿科颈部QEC分值最高,肩/臂部、手/腕部、背部QEC分值均以重症医学科最高;仅有外科、内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的手/腕部QEC分值与其MSDs发生率显示一定正相关。结论医院护理人员的MSDs发生情况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和重症医学科,以颈、肩/臂和下背部最为严重,手/腕部MSDs的发生率随QEC分值增高而增高,建议医院加强对重点科室护理人员MSDs重点发生部位开展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啤酒制造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广州市某大型啤酒制造厂501名啤酒制造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WMSDs的患病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工人罹患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 啤酒制造工人WMSDs总发生率为39.7%(199/501),其中发生率较高的部位是颈部27.1%(136/501)、肩部25.0%(125/501)、下背部24.0%(120/501)、上背部23.2%(116/501)。啤酒制造工人罹患多部位WMSDs的比例为28.9%(145/501),单一部位发生率为10.8%(54/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总工龄<5年者相比,工龄10~<15年的工人罹患WMSDs的风险增加(P<0.05);吸烟≥20支/周、经常替同事上班者罹患WMSDs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 啤酒制造工人WMSDs患病风险较高,发生率较高的部位分别是颈部、肩部和下背部。啤酒制造行业应加强员工健康培训,注意对工龄较长员工的保护,宣传吸烟危害,合理安排工人轮休和作息,以降低工人罹患WMSDs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肌肉骨骼疾患(MSDs)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职业性疾患,给社会增加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社会心理因素是MSDs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现对护理人员MSDs及其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加以阐述,以期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思路,减少MS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泸州市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重症科、手术室工作的64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和护士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各部位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多明显升高(P0.05)。科室间比较,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急诊重症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高;儿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低。患病组护理人员的工龄、月值夜班天数、日工作时间、每小时重复动作次数均高于非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较高,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检出率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温室组WMSDs检出率为84.04%,高于非温室组(60.68%)(χ2=41.265,P<0.001)。温室组颈部、肩部、下背部、手部和腿部5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36.2%、29.0%、62.2%、20.2%和51.1%,均显著高于非温室组(24.7%、18.6%、41.4%、12.2%和26.4%)(P<0.05)。温室组2个部位、3个部位和≥4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25.1%、16.9%和19.2%,亦显著高于非温室组(18.3%、9.2%和10.2%),但两组间单一部位WMSD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从事温室作业能增加作业人员WMSDs的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现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家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8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颈、腰和肩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29.8%、25.8%和23.1%。不同年龄和工龄的作业工人颈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SD)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部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性别对各身体部位疼痛年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影响(P>0.05)。颈、肩和肘部OMSD年患病率在不同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颈部对其OMSD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显示,长时间坐位工作、颈部长时间前倾、颈部长时间后仰、颈部扭转或长时间保持、部门人员短缺等均可增加颈部疼痛的年患病率(P<0.05),可认作为颈部疼痛的危险因素。选择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部长时间前倾、颈部长时间后仰被选入模型。结论珠宝加工厂作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颈、腰、肩和背部疼痛为主,颈部长时间后仰、颈部长时间前倾是导致颈部疼痛的首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TFRs占Tregs的比例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以2016—2020年于汉中三二〇一医院门诊就诊及随访的94例HIV感染者(包括未治疗者,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成功和免疫重建失败者)及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将CD3+CD4+Foxp3+ T细胞定义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将CD3+CD4+CXCR5+Foxp3+ T细胞定义为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 TFRs),分析TFRs占Tregs的比例与HIV RNA及CD4+ T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分析其在免疫重建成功与免疫重建失败HIV感染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TFRs/Tregs比值与HIV RNA呈负相关(r=-0.276,P<0.05),与CD4+ 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79,P<0.05)。结论 HIV感染者TFRs占Tregs的比例越高,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可能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Treg)频率、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的表型和频率。采取MACS磁珠分选Treg,利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Treg在特异性HIV抗原刺激下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HIV/AI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V感染者外周血Treg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DS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IV R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性(P<0.01)。Treg具有抑制HIV特异性的CD4~+CD25~- T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reg能抑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HI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促进HIV病毒复制,与形成持续HI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者CD4/CD8细胞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对 84人的 2 0 7次血样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 ,对 194人的 491次血样进行CD4/CD8细胞数的检测。CD4/CD8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的绝对计数法进行检测 ,使用核酸序列测试 (NASBA)方法检测病毒载量。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随访 ,采集血样并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HIV感染者体内的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 (r =-0 576,P <0 0 1) ,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 (r =-0 544,P <0 0 1)。CD4细胞数较低的感染者 ,CD8细胞数也较低。在HIV感染者体内 ,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 ,CD4细胞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病毒载量与CD4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当病毒载量较低时 ,使用CD4细胞数可以粗略估计血浆中病毒载量的高低。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现负相关。当病毒载量较高时 ,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数的变化趋势相反 ,但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调查大棚菜农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并探讨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大棚种植区的203名菜农和邻近村庄的127名非大棚菜农的肌肉骨骼疾患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大棚菜农肌肉骨骼疾患检出为70.0%,非大棚菜农为33.9%.大棚菜农前3位疾患依次是下背痛、膝和肩部疾患.年龄、大棚蔬菜种植年限、体重和卷帘机使用与大棚菜农肌肉骨骼疾患有统计学相关,调整后的OR值分别为1.17,1.82,1.08和0.07.结论 大棚菜农肌肉骨骼疾患检出率较高,主要疾患是下背痛、膝和肩部疾患.年龄、大棚蔬菜种植年限、体重和卷帘机使用为肌肉骨骼疾患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选取663名男性汽车制造企业总装车间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过修改的《北欧肌肉骨骼问卷》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凋查。结果显示,汽车制造总装作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患病率为51.9%,身体各部位WMSDs患病率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颈部(29.7%)、肩部(25.8%)、手/腕部(25.3%)和踝/足部(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工作体位、经常转身、长时间站立是汽车制造总装作业工人WMSDs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充足休息是WMS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泰州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新发现HIV-1抗体确证阳性的HIV/AIDS病例进行随访;采集抗凝全血标本,以流式细胞术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共检测252例新发现HIV/AIDS病例,以男性(占84.52%)、35岁(占41.27%)、已婚(占58.73%)、本地户籍(占67.86%)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传播(占50.00%)和异性传播(占49.20%),样品主要来自其他就诊者(占36.11%)。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387.67±266.97)/μL,其中≤500/μL的占70.63%;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样品来源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泰州市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发现较晚。应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减少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提高病例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ar)对559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559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03.46±212.9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3.09%,201~350个/μl的占30.23%,351~500个/μl的占21.47%,>500个/μl的占15.21%。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15年广西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西2015年新报告HIV感染/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首次检测结果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收集8 586例新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研究对象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37.5个/μl,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占43.12%;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及地区均为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晚发现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1.851,95%CI:1.673~2.048),农民、工人、民工(OR=1.387,95%CI:1.242~1.549),初中及以下文化(OR=1.619,95%CI:1.400~1.873),已婚有配偶(OR=1.207,95%CI:1.075~1.354)、离异或丧偶(OR=1.508,95%CI:1.309~1.738)。结论 广西HIV感染者/AIDS患者晚发现疫情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与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期+Ⅳ期与Ⅰ期+Ⅱ期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卵巢癌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术前比较并未明显恢复(P0.05),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短期并不能恢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术后明显恢复,提示其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