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考察医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情况,分析肺结核患者异烟肼(INH)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98例资料,分析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INH 0.3 g,q24h;RFP 0.6 g,q24h;PZA 0.5 g,q8h;EMB 0.75 g,q24h,均为口服给药)中INH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98例患者中,93例患者服用INH(300 mg/d) 2 h后血药浓度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46.97%,其中男性患者出现低血药浓度71例占59.17%高于女性患者28.21%(P<0.05);其体质量≥50 kg患者INH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占52.08%;其体质量<50 kg者占33.33%(P<0.05);白蛋白水平与异烟肼血药浓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肝功能损伤患者中INH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占40.00%,轻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3.18±3.02)mg/L,中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4.92±2.81)mg/L,重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8.10±5.44)mg/L,3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服用INH后,与其性别、体质量、并发症等因素均会影响其血药浓度水平;因此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有助于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的50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结果50例患者共监测89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0.8~2.0 ng/mL)的61例次(68.54%),有6例次(9.84%)出现中毒症状;小于有效范围(<0.8 ng/mL)的17例次(19.10%),未发生中毒症状;大于有效范围(>2.0 ng/mL)的11例次(12.36%),有7例次(63.64%)出现中毒症状。中毒的主要原因为合并用药,地高辛血药浓度年龄越大的患者越高,与性别无关。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个体差异较大,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较多,对于有合并用药及年龄大的患者应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4.
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影响茶碱血药浓度的因素刘晓明张万山龙卿(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家口075000)茶碱(Theophyline)作为平喘药,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有效浓度为10~20mg·L-1,安全范围窄,代谢的个体差异大,任何影响其浓度的因素,均影响其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Cnki、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近年来地高辛相关文献并整理分析。结果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态、剂型、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缬沙坦、胺碘酮、利托那韦、质子泵抑制剂等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硝普钠、甲氧氯普安、莫沙必利、氢氧化铝、药用炭等可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结论临床医师或药师在设计给药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结合临床表现和联合用药等因素综合评价地高辛的疗效,合理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摘要]目的:监测我院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报告共121份,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21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报告中,24 h浓度有16例(13.22%)超过危急值,最高值达72.36 µmol/L;48 h、72 h浓度均能够维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无超过危急值情况。尿液碱化对甲氨蝶呤的24 h浓度影响显著(P<0.01)。结论:我院应进一步规范甲氨蝶呤使用方法,注意尿液碱化,加强药物浓度监测,以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110例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监测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10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地高辛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及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以0.8ngmL~2.0ngmL为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16例患者<0.8ngmL,65例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之内,>2.0ngmL的29例患者中毒反应发生率较高(65.5%)。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肾功能、电解质、合并用药和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伏立康唑体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伏立康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名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分析其CYP2C19基因型,测定血中伏立康唑及其主要代谢物浓度,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溶媒,CYP2C19基因型、C反应蛋白,药物相互作用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使用伏立康唑前后肝酶指标的情况。结果:性别、年龄及临床常用溶媒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影响;不同基因型之间,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代谢物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代谢率(代谢物浓度与原药浓度比值)有显著性差异;随着C反应蛋白增加,伏立康唑浓度升高,并在<40,40~200、>20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性影响伏立康唑浓度,其他利尿剂、激素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受影响因素较多,对于临床重症患者更应该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0.
早,晚顿服异烟肼后血药浓度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晚顿服异烟肼后血药浓度的比较董加喜,罗得生(咸宁医学院生化教研室437100)金水晶(湖北省咸宁地区结核病防治所437100)本文采用改良的氯胺T氰化钾混合显色法 ̄[1],测定66例结核病患者,分别在早晚顿服异烟肼(300mg/日)和部分联合服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对抗结核药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12月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共收集并测定241例利福平和53例异烟肼患者服药后2h的血药浓度。利福平血药浓度低于正常浓度范围者占10.4%,高于正常浓度范围者占31.9%;异烟肼血药浓度低于正常浓度范围者占71.7%,高于正常浓度范围者占15.1%。结论:抗结核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临床调整用药剂量的重要依据,对结核病患者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高辛血清浓度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地高辛血清浓度(SDC)监测结果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7例患者的病案资料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各影响因素与SDC之间的关系。结果:剂量、身高、体质量、去脂体质量、体表面积、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与SDC显著相关(P<0.05)。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日剂量宜≤0.125mg,SDC最好控制在0.5~0.9ng.mL-1之内;当肾小球滤过率(GFR)<50mL.min-1.1.73m-2时,病死率随着GFR的升高显著增加。结论:地高辛剂量、体表面积、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能显著影响SDC。临床医师应结合SDC监测结果,用低剂量达到有效低浓度,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和中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儿童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探讨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并评价其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40例儿童结核患者接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使用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儿童结核患者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血药浓度达标率分别为48.15%、34.88%、73.81%、18.52%。其中,日剂量与异烟肼(P=0.0250)和利福平(P=0.0212)浓度呈正相关;年龄也是影响异烟肼(P=0.0430)和利福平(P=0.0057)浓度的因素之一,血清白蛋白(P=0.0475)和性别(P=0.0087)分别与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5/40,12.50%)和皮疹(4/40,10%),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酸水平有所升高。结论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在儿童结核患者中的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患儿抗结核治疗可能与AST、ALT、尿酸升高相关。在抗结核治疗期间进行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监测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和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巴比妥为内标 ,YWG-C1 8色谱柱 ,甲醇∶水 ( 3 0∶ 70 )为流动相 ,流速 1.0 ml·min- 1 ,柱温 3 5℃ ,检测波长 2 10 nm。 结果 多索茶碱在 0 .40~ 2 4.0 0 μg· m L- 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7;血清最低检测限为 10 0 mg·m L- 1 ;平均回收率为 98.71%;日内和日间 RSD分别为 2 .2 9%和 3 .3 7%。 结论 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靠 ,可用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及乙酰异烟肼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INH)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AcINH)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加入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将上清液分为2份,一份加入蒸馏水,另一份加入盐酸,80℃孵育1h后,分别加入1%桂皮醛进行柱前衍生化。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pH=4.0)-乙腈(69∶31),检测波长为340nm,流速为1ml/min。结果:INH检测浓度在0.57~145.88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INH和AcINH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1.5%,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10%。结论:本法可用于异烟肼血药浓度监测及乙酰化酶代谢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7.
改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茶碱浓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浓度。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巴比妥为内标 ,经 YWG-C1 8色谱柱 ( 2 0 0 nm×4.6mm,10 μm)分离 ,流动相为甲醇∶水 ( 3 0∶ 70 ,V/V) ,流速为 1.0 ml· min- 1 ,柱温 3 5℃ ,2 10 nm波长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 茶碱血清浓度在 1.0 0~ 3 0 .0 0μg· ml- 1 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4,血清最低检测限为 2 0 0 ng· ml- 1 ;平均回收率为 98.3 6% ;日内和日间 RSD分别为 2 .5 2 %和 3 .41%。 结论 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靠 ,可用于茶碱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3–2018年我院使用万古霉素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非透析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血药浓度达标情况,探讨性别、年龄、体重、肌酐清除率和万古霉素单位体重日剂量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59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10~20 mg·L^-1的占40.27%,首次监测浓度在10~20mg·L^-1的占37.88%,复杂感染和非复杂感染患者血药浓度在10~20 mg·L^-1的分别占33.69%和42.44%。性别、年龄、体重、肌酐清除率和万古霉素单位体重日剂量均影响初始血药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性别、肌酐清除率及万古霉素单位体重日剂量与初始血药浓度相关(P<0.05)。结论:我院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10~20 mg·L^-1的构成比低,临床宜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及时参考血药浓度结果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
影响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移植器官、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术后时间、饮食、给药方法、药物剂型和质量、合并用药等均可影响CsA的血药浓度。结论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临床应用CsA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