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可调节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对应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临床抗肿瘤中展现出极大优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通路,激活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的功能治疗子宫内膜癌,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  相似文献   

3.
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研究进展,肿瘤的免疫治疗已取得长足发展。目前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非特异性激活免疫系统、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等,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超过50%的NSCLC患者确诊时伴有远处转移。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1/PD-L1)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一种,改善了NSCLC患者的预后。但因其原发或继发性的耐药,获益人群有限。临床常和其他抗肿瘤手段的联用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用正是现阶段研究热点。本文将对放疗联合PD-1/PD-L1抗体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年来,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免疫检查点已被证实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显著改善晚期膀胱癌患者的预后。PD-1、PD-L1和CTLA-4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负向调控信号,进而恢复T细胞活性,从而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为泌尿肿瘤的治疗开创了新篇章,特别是在晚期膀胱癌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晚期泌尿肿瘤中取得成功,并且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进展,在晚期膀胱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肿瘤药物治疗主要手段包括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然而多数患者不耐受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大地降低了抗肿瘤效果。在精准化医疗背景下,靶向和免疫治疗出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对应的突变靶点。免疫治疗因而逐渐走向肿瘤治疗的舞台中心,使患者有了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靶点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ligand 1,PD-L1)。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Opdivo,O药)是PD-1抑制剂,依匹木单抗(ipilimumab-Yervoy,Y药)是CTLA-4抑制剂,在抑制肿瘤上,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本文就“O药+Y药”双免疫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22):1699-1702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当治疗有效时可产生持久的临床反应, 已经成功获批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是, 因为其总体的应答率不高, 仅使部分患者受益。因此, 亟需探索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并且探究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发展肿瘤免疫疗法。CD112R是免疫细胞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 与肿瘤细胞表达的 Nectin-2/Necl 家族配体(CD112)相互结合,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是新一代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本文将对CD112-CD112R轴的分子结构与在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探讨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8.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肾癌仍主张手术治疗,但晚期肾癌患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接连获批应用于晚期肾癌患者,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临床上靶向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免疫治疗快速发展,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性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相关临床试验中的良好表现,进一步改善了患者预后。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主要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但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变。近几年,免疫治疗开创了EC治疗的新篇章。采用免疫治疗与化疗或放疗联合治疗策略可以提高EC的治疗效果。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检查点抑制剂作为EC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PD-1/PD-L1抑制剂在EC治疗上的研究进展及治疗过程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事件。最近抗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 1)/PD 1配体1(PD 1 ligand,PD L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显示其在癌症免疫疗法中起关键作用。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疗法中获得有效的反应。液体活检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鉴定从免疫治疗中受益最大的患者。具有高肿瘤突变负荷的肿瘤已确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适应证。肿瘤突变负荷水平与新抗原数量呈正相关,新抗原成为肺癌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自体基因编码免疫原性肿瘤新抗原已成为一种免疫过继治疗的重要靶标,而针对新抗原的T细胞受体工程改造是用于治疗肺癌的过继细胞疗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吸入染毒来观察甲醛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即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21mg/m3)、中剂量组(42mg/m3)和高剂量组(84mg/m3染毒组),每组12只,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染毒12w处死后,计算脾脏系数、胸腺系数;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 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甲醛吸入染毒可以引起小鼠脾脏系数、胸腺系数减小(P<0.05或P<0.01);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P<0.05或P<0.01).结论:吸入甲醛可导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共同参与肝脏的免疫调节,其中的细胞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关联。免疫微环境不仅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与肝纤维化之间的联系、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其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男性的生命健康。理想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和杀伤性及对自身组织的无害性,因此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项目。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是通过针对性地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抑制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免疫活性的关键分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就目前所掌握的实验数据表明,前列腺癌总体上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太高的敏感性。通过采用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识别敏感度高的患者、继续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等方式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力。笔者就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相关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皂苷组1(低剂量),皂苷组2(中等剂量)和皂苷组3(高剂量)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 总皂苷组每天灌服0.2ml 浓度为5,10,20mg/ml 的总皂苷溶液,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0.2ml 生理盐水,10d 后处死,取样测定小鼠各项免疫指标。①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②小鼠后足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③血凝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④对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皂苷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皂苷各组小鼠左右后足重量差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皂苷各组小鼠抗体积数低于对照组(P<0.05);皂苷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总皂苷可以显著降低机体的部分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种免疫学方法研究了中药升血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升血汤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非特异地(多克隆)增强T、B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特异地增强T细胞对异型抗原的MLR、DTH反应;特异地增强小鼠对SRBC的抗体反应;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产生ILD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组成,被认为是一个免疫赦免器官。由椎间盘免疫失衡引起的免疫反应是椎间盘退变中常见的病理现象。然而,椎间盘退变中免疫反应的具体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免疫反应对于椎间盘退变的利弊是什么?免疫反应对椎间盘退变治疗有何临床意义?这三个问题仍是椎间盘退变免疫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我们的实验成果,我们将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食道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道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用形态学方法测定食道癌患者RBC-C3bR、RBC-IC、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停产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食道癌患者RBC-C3bR花环率、NTER花环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术前明  相似文献   

18.
宋文君 《医学综述》2013,19(7):1188-1190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报道的感染率不同,尤其是年轻性活跃的妇女感染率最高。大量研究表明,HPV感染机体后可诱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即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但对清除病毒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细胞免疫反应,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的关系更为密切。该文就国内外HPV感染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脐血的免疫学特性,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脐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脐血细胞和体液免疫活性均较弱。提示脐血移植可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1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正常人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Evans综合征等病患者血清sIL-2R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为1341.7±565.7,1143.1±347.8,1330.9±357.0和1441.3±97.2U/ml,且与正常对照(419.1±243.7)间差异存在显著性。ITP病人sIL-2R与末梢血小板数量呈明显负相关;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sIL-2R差别显著(P<0.001)。认为sIL-2R可作为免疫性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