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尽管近年来联合化疗的应用使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长期生存率仍不高,主要是复发率高和化疗耐药的影响。白血病干细胞(LSCs)已被确认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生物特性也与耐药性相关,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特殊关注,进而探究靶向消除白血病干细胞的创新疗法。本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治疗该疾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宋兵  张荣艳 《江西医药》2009,44(8):831-833
白血病是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细胞恶性增生的单克隆性异质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群极微量的细胞群,约占所有白血病细胞的0.1%~1%,这些细胞具有与正常造血干细胞类似的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起始细胞,并且处于静止期,通常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能逃逸化学药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瑞金医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有7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后发生了转型。这可能与化疗药物的致突变作用和白血病细胞的克隆转化有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6岁~60岁,所有病例均经骨穿确诊。按FAB分类,其中初发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NLL-M3)3例,急性红白血病(ANLL-M6)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ANLL-M1)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NLL-M2)1例。所有病例均经诱导-强化-维持治疗,诱导方案按国内常规标准方案及剂量,A…  相似文献   

5.
宋红蕾  陈钰  于汀  李军民  沈志祥 《江苏医药》2000,26(10):823-823
1990年~ 1999年我院收治初发急性白血病(AL) 12 52例 ,其中 6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后发生转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6~60岁 ,平均 4 1 2岁 ,均经骨髓检查确诊。按FAB分类 ,初发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NLL M3) 2例 ,急性红白血病 (ANLL M6) 2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ANLL M1) 1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ANLL M2 ) 1例。均经诱导 强化 维持治疗。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G显带 ,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分析。 2例ANLL M3 患者…  相似文献   

6.
马家乐  葛峥 《药学进展》2022,46(6):455-47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尽管以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的“3+7”的诱导方案仍是AML治疗的基石,但随着一系列新药,包括靶向药物如FLT3抑制剂、IDH抑制剂、TP53抑制剂、Bcl-2抑制剂、SMO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药物和对传统药物改进的新型制剂的出现,极大提高了AML患者的疗效,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并为不适合强化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靶向治疗联合强化疗方案是挽救性治疗AML的可行选择,并且可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的桥梁。综述AML治疗药物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AML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08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隔1d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进行静脉滴注,持续3h以上,每年进行1~2次的大剂量阿糖胞苷静脉滴注。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第一年,无病生存情况为68.7%和50%;第二年无病生存情况为59.4%和34.3%;第三年无病生存情况为34.3%和12.5%。治疗组2年、3年无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在进行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的负荷,提高了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在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方面均呈现多样化的异质性疾病。研究表明AML涉及多种基因融合和突变,主要包括一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融合(如PML-RARARUNX1-RUNX1T1)的融合、关键信号分子(如NPM1FLT3)及表观遗传修饰子(如IDH1IDH2)的突变。AML中这些基因组学的改变通常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广泛用于指导AML临床用药及指示预后。然而AML患者中不断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且较多患者缺乏已知生物标记物,阐明AML中基因亚型的功能性将有助于治疗药物的研发。本文综述了AML中一些基因分型的功能性、主要临床治疗方法及靶向AML特定基因亚型的药物治疗进展,以期为新的AML基因亚型的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 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使癌症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有望在AML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新药包括二代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靶向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抗CD33单克隆抗体、Smoothened Inhibitor(SMO)抑制剂、肿瘤蛋白p53靶向药物、抗CD47单抗、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等。本文就AML最新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Fludarabine,F-ara-A)、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FLAG方案(F-ara-A50mg/d,第1~5d,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Ara-C 2g/d,第1~5d,G-CSF 300μg/d,皮下注射,第1天开始直至白细胞数>1×109/L)治疗20例难治、复发性AL。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20例难治性及复发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率65%,部分缓解率10%,总有效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化疗期间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AML病死率低,为常规化疗无效和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相似文献   

12.
李建勇  夏学鸣 《江苏医药》1996,22(10):671-673
常规使用10种单抗,用流式细胞仪(FACS)或荧光显微镜(FM)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了86树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的免疫标志。结果显示,髓系标志中CD33、CD13诊断价值较高,而CD15、CD14阳性率低。31.4%AML有淋系抗原表达,无单抗标记AML占16.3%,47.6%的患者表达CD34.FACS检测较FM更敏感、特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柔红霉素(DNR)、米托蒽醌(MTN)、吡柔比星(THP)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IDA+阿糖胞苷(Ara-C)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DNR(或MTN、THP)+Ara-C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0.0%和43.8%,总有效率(RR)分别为93.3%和68.8%,临床严重感染率分别为36.7%和34.4%。2组CR和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严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DA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子生物学不断认识及突变基因不断发现,预示着将来可能是以分子为靶点治疗的新时代。现有大量的突变基因和分子路径已经被描述,其中研究的最多的分子包括:Ⅲ型受体型酪氨酸激酶(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RAS/RAF/MEK/ERK、JAK-2、cxcr4、cd33等。这篇文章综述AML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分子为靶点治疗方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评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化疗后24h开始使用rhIL-11,按30μg/(kg d)的剂量皮下注射,直至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后停用,对照组在化疗后则不用rhIL-11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小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输注血小板量及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注射rhIL-11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适症状在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应用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不仅能明显提高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数目,缩短血小板的恢复时间,而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干扰SETDB1对AML的治疗效果。方法 基于TCGA、GTEx、TARGET数据库,分析SETDB1在不同肿瘤的表达情况,并对比分析在AML骨髓细胞和正常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SETDB1的表达与AML患者不同风险分层、不同FAB(French-American-British)分型及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的相关性;对SETDB1高/低表达患者进行基因富集分析。通过RT-qPCR考察shRNA序列对SETDB1的沉默效率;通过台盼蓝染色法考察沉默SETDB1对AML细胞的增殖及活力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14的比例、细胞核形态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能力考察沉默SETDB1对AML细胞的分化治疗作用。结果 与其他肿瘤相比,SETDB1在AML中显著高表达,且在AML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细胞。SETDB1在AML高风险患者中、MRD残留患者中也显著高表达。沉默SETDB...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所有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类以克隆性髓系原始细胞增高为主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在多个层面、多个阶段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随着国内外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在基因水平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开发出的新型基因靶向治疗药物因其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病变部位,而且效果显著、毒性相对低等特点,使AML的治疗方案不断得以优化,预后也有很大的改善,为临床上高效安全地治疗AML带来新希望。本文拟对AML在基因水平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潜在的基因靶点,为开发精准治疗AML的新型基因靶向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已经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基本可控的慢性病。患者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当然在疗效、耐受性及耐药性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长期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格列卫(Gleevec)一直被认为是合理药物设计的典范,但更有效的二代药物已经开始作为一线药物获得认可。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生存期数据,这些二代药物和格列卫相比所具去发现。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毒性和成本的可控性更可能成为选择治疗药物的重要推动因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产品线首先侧重于解决耐药性问题,尤其是在一线药物治疗失败而三线药物又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如果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效,那么最终的问题是患者是否可以通过这些药物治愈。  相似文献   

19.
郭玲玲  洪用伟 《中国药师》2015,(8):1366-1368
摘 要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老年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例)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CAG组患者(20例)采用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化疗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AG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P<0.05)。CAG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CAG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35例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加速血细胞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