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安徽及周边省份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及分子特性。方法 选择安徽省及其周边的河南、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7个规模化绵羊场和10个规模化山羊场,分别采集832份和781份新鲜绵羊和山羊粪便样品,利用隐孢子虫SSU rDNA基因特异的巢氏PCR技术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调查上述地区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和虫种分布;对获得的微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进行gp60基因扩增与分析,以鉴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安徽及周边省份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8%(48/832)和8.7%(68/781)。SSU rDNA基因分析显示,绵羊感染的隐孢子虫为肖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山羊感染的隐孢子虫为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分析显示,泛在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均为XIIa亚型2,微小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均为IIdA19G1。结论 人兽共患泛在隐孢子虫XIIa亚型2和微小隐孢子虫 IIdA19G1基因亚型的鉴定,提示绵羊和山羊可能为人隐孢子虫感染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和羊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病。羊隐孢子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对羊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动物住肉孢子虫病可引起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威胁人类健康。国际上已确定的绵羊(Ovis aries)住肉孢子虫有4种:S.tenella、S.arieticanis、S.gigantea、S.medusiformis,山羊(Capra hircus)住肉孢子虫有3种:S.capracanis、S.hircicanis、S.moulei。本文综述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国内和国际的流行情况、致病性、形态学特点和诊断方法,以期为中国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其诊断分型提供有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一类严重的机会致病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隐孢子虫卵囊很小,在光镜下观察缺乏明显的特征,检测相当困难.为寻找高效的检测方法,近年来在隐孢子虫分子检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文对各种PCR以及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体隐孢子虫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 ,主要在宿主消化道上皮细胞表面完成生活史。 190 7年由Tyzzer首次从实验小鼠胃粘膜中检出。自 1976年Meisel等〔1〕首次在美国报告了 2例人体隐孢子虫病 (Cryptospori diosis)以来 ,世界各地报道的病例数迅速增加。本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免疫功能正常患者 ,腹泻呈自限性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艾滋病 (AIDS)患者感染隐孢子虫时 ,常发生持续性腹泻 ,导致脱水、营养不良 ,甚至死亡。自 1981年第 1例AIDS患者在美国报道后 ,隐孢子虫即被确认为艾滋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我国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CPRho和CARho)部分序列并确定与国外分离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扩增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得序列应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RT-PCR扩增出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部分序列,大小均为723bp。经DNAMAN软件分析,表明我国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9.2%。二者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6%。结论获得了微小隐孢子虫长春株与安氏隐孢子虫长春株Rhomboid基因部分序列,为继续研究该基因的侵入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隐孢子虫凝集素基因在不同分离株的序列差异及其遗传进化关系,以SSU rRNA基因作参照,评价Lectin基因位点作为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巢式PCR,分别在Lectin和SSU rRNA位点处对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多个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PCR的扩增。用Clustalx对扩增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5中的邻近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 NJ),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 基于Lectin基因位点,在C. parvum、C. hominis、C. cuniculus及其在SSU rRNA 处与人源C. hominis极为相近的horse genotype、驴源C. hominis均成功扩增出了大小在450 bp左右的目的 条带,并进行了进化树的分析,不同种类和同种不同动物来源的隐孢子虫分布在不同的分支上。结论 Lectin基因位点可很好的区分SSU rRNA序列极为相似的几种隐孢子虫,有望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分类和遗传研究提供新的基因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了解宁波市某哨点医院临床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基因特征分析,为临床探究腹泻病因提供新思路。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7月,收集宁波市某哨点医院临床腹泻患者粪样650份,提取粪样中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 (SSU rRNA)基因,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出条带的阳性粪样DNA进行60-kDa糖蛋白(gp60)基因的巢氏PCR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与目的条带大小相近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资源行BLAST分析,使用Clustal X 2.1软件比对和校准,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进行隐孢子虫虫种鉴定和亚型分型。运用Mega 11.0软件,以neighbour-joining (N-J)法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收集的粪样中男性腹泻患者369份(56.8%),女性腹泻患者281份(43.2%);年龄分布为1~99岁。经SSU rRNA基因扩增,仅1份DNA样品在830 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呈隐孢子虫阳性。患者为53岁的男性,农民,水样便。经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为火鸡隐孢子虫感染,与上...  相似文献   

9.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肠道寄生虫,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摄入被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均有感染风险。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为隐孢子虫感染高危人群,感染后可以引起腹泻、呕吐、营养不良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分子检测技术因反应快速、灵敏度高,已广泛应用于隐孢子虫检测。本文对近年来人群隐孢子虫感染流行情况,以及隐孢子虫分子检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来源于哈尔滨某奶牛场一头3月龄奶牛的一个隐孢子虫分离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选择隐孢子虫基因分型常用的18SrRNA和actin基因位点,设计引物,用巢氏PCR方法分别扩增出约840bp和1066bp目的片段。PCR产物经双向测序后用ClustlX、DNAstar和PHLIP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18SrRNA基因位点上,此分离株与报道的牛源C.ryanae分离株(DQ871345、AY587166、EU410344)同源性最高,达到100%。在actin位点,此分离株和美国牛源C.ryanae分离株(EU410345)和隐孢子虫鹿样基因型(AY741309)同源性也为100%。种系发育分析显示所获得的分离株在两个基因位点上均和C.ryanae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些分析表明此次分离获得的隐孢子虫分离株为C.ryanae。鉴定结果为研究我国牛源隐孢子虫种类分布以及评价其公共卫生意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安徽省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情况,比较4种不同染色方法,为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安徽省11地(市)29所幼儿园儿童粪便标本1204份,采用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沙黄美蓝染色法、金胺酚染色改良抗酸法4种方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结果  4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2.46% 1.50 % 1.98%和3.49%,金胺 -酚染色 改良抗酸法与其他3种方法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城市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检出率为2.14%(15/684),乡镇为5.19%(27/520),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男孩和女孩隐孢子虫检出率分别为3.59%(23/641)及3.37%(19/56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隐孢子虫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良性腹泻(无血便)、轻微腹痛及恶心等。 结论 安徽省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多见,城乡差异显著。由于隐孢子虫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liver flukes, Fasciola spp. and Dicrocoelium dendriticum, infect ruminants and other mammalian extensively and cause major diseases of livestock that produce 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es.

Methods

A survey of 2391 sheep and goats slaughtered at an abattoir in Amol region, northern Ira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 liver flukes infection based on season, sex and specie of the animals.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Fasciola spp. and Dicrocoelium dendriticum was 6.6% and 4.3% respectively. Dicrocoeliosis was more dominant in female animals (7.1%) whereas there was no sex-related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Fasciola spp. in male and female animals. Furthermore, Fasciolosi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than dicrocoeliosis in both sheep and goats. The Seasonal prevalence of Fasciola spp. was highest (P<0.005) during spring (8.3%) followed in order by autumn (8.1%), winter (5.9%) and summer (4.0%) but Dicrocoeliosis did not follow any seasonal pattern.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mol is regarded as an endemic region for Fasciola spp and D. dandriticum infection. Moreover, Fasciola spp. is the most widespread liver fluke found in sheep and goats which is more dominant in sheep than goats.  相似文献   

13.
Cryptosporidium isolates from diarrhoeal stool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Thailand were genetically analysed by sequencing the variable region in the 18S rRNA gene. Twenty-nine isolates from four children and 25 adults attending King Chulalongkorn Memorial Hospital in Bangkok during 1996 and 2000 were analysed. All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hronic watery diarrhoea and had low CD4+ lymphocytes (mean +/- SD=105.5 +/- 133.2 cells/microl). Four Cryptosporidium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e. C. parvum (genotype 1), C. meleagridis, C. muris and C. felis occurring in 24, 3, 1 and 1 isolates, respectively. Oocysts of C. muri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oocysts of other species; C. felis was the smallest in these populations (P < 0.01). Sequences of the ITS1, 5.8S rRNA and ITS2 regions of C. muris and C. meleagridi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displayed unique sequences from those of other known species. Based on a limited number of isolates analysed, only C. meleagridis and C. muris were found in HIV-infected children, whereas the genotype 1 of C. parvum predominated in HIV-infected adul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状况, 探讨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隐孢子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 择安徽省潜山县和灵璧县为调查点, 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 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 分别检查调查对象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血清中隐孢子虫特异性抗体IgG, 以确定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同时对调查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隐孢子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果 共调查668人, 其中病原学检查635人, 阳性15人, 阳性率为 2.36%; 血清学检查642人, 阳性140人, 阳性率为21.81%; 有628人同时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两种检查方法均为 阳性者12人 (潜山县4人, 灵璧县8人), 阳性率为1.94%。潜山县与灵璧县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24% (4/322) 和 2.71% (8/29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单因素 χ2 分析发现, 隐孢子虫感染率在儿童及腹泻人群较高; 多因素Lo? 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 隐孢子虫感染率在饲养家禽人群及腹泻人群较高。结论 结论 安徽省局部地区人群隐孢子虫血清抗 体阳性率较高, 提示既往感染较为严重。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与低龄、 腹泻和家庭饲养家禽有关, 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值 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安徽省江北地区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10-12月从安徽省江北多地规模化猪场共采集500份新鲜猪粪样,采用基于隐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的巢式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样本SSUrD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隐孢子虫虫种。结果 安徽省江北地区猪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8%(24/500),其中阳性样本主要分布在潜山(40.0%)和滁州(6.3%),其他地区猪场未见隐孢子虫感染。SSU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所有隐孢子虫阳性样本均为种母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crofarum)。> 60日龄猪种母猪隐孢子虫感染率(9.1%)高于< 30日龄(1.2%)和30 ~ 60日龄(1.0%)猪(P 均 < 0.01)。结论 安徽省江北地区规模化猪场存在隐孢子虫感染,且发现的种母猪隐孢子虫可能是人和其他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的来源,存在人兽共患潜在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范围的水资源短缺促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寻找增加原水供应的途径,其中污水回用在许多地区和国家被证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水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控制方面,隐孢子虫仍然处于最重要的位置.美国国家环保总署的标准检测方法1622是目前检测水中隐孢子虫卵囊最先进的方法.尽管1622方法在特异性和灵敏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比以往的检测方法明显提高.因此1622方法目前已被许多国家采纳作为检测水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标准方法.由于1622方法无法区分隐孢子虫虫种,因此科学家们建立了可以鉴别水中隐孢子虫虫种和基因型的分子分型方法,作为对1622方法的补充和延伸.分子分型方法可以用于追踪水中隐孢子虫的宿主来源,从而了解水中隐孢子虫的公共卫生意义.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水中部分隐孢子虫卵囊对人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市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状况,为预防隐孢子虫感染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的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过滤沉淀后于2.5%重铬酸钾溶液中4℃保存;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18S rRNA巢式PCR(Nested-PCR)扩增技术检测隐孢子虫感染,并对阳性PCR产物测序;所获序列进行Blastn比对,应用MEGA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虫种鉴定。结果共收集到298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经巢式PCR扩增技术检测,298份样品中有9份扩增出隐孢子虫阳性条带,阳性率为3.02%(9/298),其中1~2岁腹泻幼儿阳性率为5.93%(7/118),1岁患儿的阳性率为1.11%(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9份阳性PCR产物经测序后与Gen Bank中的参照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7份样本为微小隐孢子虫感染,2份样本为微小隐孢子虫与人隐孢子虫混合感染。绘制种系发育进化树发现,9条SSU r R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位于同一个进化支上。结论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患者中存在隐孢子虫感染,主要感染虫种为微小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