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病毒药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日至29日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456例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特征、抗病毒药物用法用量、联合使用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6例COVID-19...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1例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分析,为后续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4月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所有确诊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以普通型(90.5%)为主,依据诊疗方案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其他支持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应追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参与方案制定,针对患者个体化情况,提出药学建议,保证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4.
张林丽  刘莉 《海峡药学》2021,33(1):119-122
本文简述新冠肺炎的临床概况,介绍临床所用药物及特点,结合SARS药物研发进展探讨新冠肺炎可能的新药研发靶点.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国内爆发,并且目前已在日本和韩国等地进入高发态势,该病毒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造成多人感染并有2500余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是阻止病毒传播以及在宿主体内复制从而引起肺炎的有力武器。综述了抗COVID-19药物靶点以及相应的药物和候选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自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针对此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的药物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国内外文献报道、临床治疗病例报道以及国内外新药临床试验数据库,整理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具有临床治疗前景的药物,以方便临床医疗团队顺利开展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方法隔离收治明确诊断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盐酸阿比多尔片、磷酸氯喹、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联合抗病毒用药≤3种,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5日,治愈出院患者9例,在院患者6例,3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CT均好转,核酸检测为阳性,1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2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治疗过程中11例患者出现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73.33%,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2例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肝酶轻微升高,根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分级,2例为新的不良反应,9例为一般的不良反应。结论目前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有限的诊疗方案推荐下需要摸索相关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需进行不良反应监护,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避免因药物引起的机体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干预型临床试验进行统计和分析,对相关试验药物研究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临床试验的注册和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结合国内外文献调研,对药物干预型试验的注册时间、研究类型与设计、纳入标准、样本量、研究实施地点、主要评价指标、特殊人群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药物在抗病毒、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 截至2020年3月5日,共注册350项临床试验,其中药物干预型研究199项,其中化学药物干预占比30%,中药干预占比23%,生物制品干预占比25%,联合用药干预占比9%;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占75%;涉及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广谱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药物、中成药及生物制剂。结论 目前临床试验注册数量较多,有利于较快筛选出有效的临床用药,但应重点关注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临床试验科学有序的开展,促进将临床试验和临床救治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4日—2月29日出院且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97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97例患者中,男34例(35.1%),女63例(64.9%),年龄中位数39岁(24~72岁);普通型89例(91.8%),重症型7例(7.2%),危重症型1例(1.0%);症状以发热83例(85.6%)和干咳92例(94.8%)为主;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11例(11.3%),C反应蛋白(CRP)升高37例(38.1%),细菌病原学阳性12例,均为肺炎支原体;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2.2%,其中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患者14例(14.4%);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为莫西沙星片(557.0),其次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64.1);抗菌药物疗程中位数为9 d(2~30 d),患者死亡1例(1.0%),治愈96例(99.0%)。结论 COVID-19患者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合并细菌感染者比例较低,以支原体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α-干扰素临床应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重症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2020年2月1—29日使用α-干扰素的住院病历,对使用α-干扰素的重症COVID-19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合并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61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给药途径全部为雾化吸入,用法用量符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方案,用药时机1~30 d,用药疗程1~16 d,211例患者存在α-干扰素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联合应用药物包括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磷酸氯喹和硫酸羟氯喹等。结论α-干扰素治疗COVID-19仍然存在用药时机不等、疗程不一致等现象,亦存在部分患者联合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其安全性和合理性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起药源性精神异常的药品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检索2004—2013 年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药源性精神异常的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精神异常的表现、发生时间及处理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40 例患者中,60~89 岁年龄段发生精神异常的比例最高;引发精神异常的药物以抗感染药居多,占62.14%;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居多,占87.14%。结论 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对药源性精神异常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2011-2013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内163例严重药物性肝损害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涉及的怀疑药品品种繁多,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物较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6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合并用药将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阁  唐利利 《安徽医药》2024,28(8):1693-1696
目的探讨巢湖市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后皮肤不良反应( CADRs)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 2021年 1― 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就诊的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 CADRs病人 27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0例 CADRs病人中男 112例( 41.48%)女 158例( 58.52%)年龄范围为 4~90岁,年龄( 44.04±21.41)岁; CADRs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冠疫苗接种后7d内(216例,8,0.0%); CADRs类型,主要包括荨麻疹( 85例, 31.48%)、接种部位局部红肿( 80例,29.63%)、非特异性皮疹( 78例, 28.89%)等;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关联度评价,将皮疹表现类型分为很可能、可能及不明确三种,其中很可能的皮疹( 80例, 29.63%)、可能( 177例, 65.56%)、不明确( 13例, 4.81%)。根据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疫苗种类分为灭活疫苗( 142例, 52.60%)、重组疫苗( 128例, 47.40%);引起 CADRs的新冠疫苗接种剂次以第 1剂次居多( 178例, 65.92%)。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生的 CADRs中,以接种灭活疫苗多见,第 1剂次居多,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以荨麻疹表现最常见。所有病人经有效治疗均痊愈,且不遗留后遗症。应正确看待疫苗接种引起的 CADRs,鼓励全员积极接种疫苗,共筑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198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该院近年来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种类、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Danan标准RUCAM简化评分系统对2002年4月—2012年4月间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而入住该院的19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将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8例患者中,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共占62.12%,男性97例(48.99%),女性101例(51.01%);年龄3-88岁,中位年龄47岁;第一次服药至发生肝损伤的潜伏期在4-180 d,中位时间26 d;肝细胞损伤型124例(62.63%),胆汁淤积型35例(17.68%),混合型39例(19.69%);3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体征,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19.19%),而有临床症状160例(80.81%),主要表现为乏力(65.66%)、纳差(52.02%)、眼黄尿黄(44.95%);经治疗后痊愈59例(29.80%),好转108例(54.55%),自动出院28例(14.14%),死亡3例(1.52%),预后较好。结论该院198例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临床特点与各类型急、慢性肝脏疾病相似,并无特异性,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associated with IFN-β in multiple sclerosis (MS) using recommended criteria.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mixed methods design included a cohort of IFN-β exposed MS patients from British Columbia (BC), Canada and a series of DILI cases from other Canadian provinces and two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networks (USA and Sweden). Associations between sex, age and IFN-β product, and DILI were explored in BC cohort using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analyses.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time to DILI, were compared between sites.

Results: In BC, 18/942 (1.9%) of IFN-β exposed MS patients met criteria for DILI, with a trend toward an increased risk for women and those exposed to IFN-β-1a SC (44 mcg 3 × weekly) (adjusted Hazard Ratios: 3.15;95% CI:0.72 – 13.72, p = 0.13 and 6.26;95%CI:0.78 – 50.39, p = 0.08, respectively). Twenty-four additional cases were identified from other sites; the median time to DILI was comparable between BC and other Canadian cases (105 and 90 days, respectively), but longer for the ADR network cases (590 days, p = 0.006).

Conclusions: Approximately 1 in 50 IFN-β exposed patients developed DILI in BC, Canada. Identification of DILI cases from diverse sources highlighted that this reaction occurs even after years of expos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本院药物性肝病(DILD)的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调查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147例,分析统计每年药物性肝病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DI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同期急性肝炎的15.36%。引起此病的药物种类多,中药制剂、抗结核药、化疗药、抗菌药物、抗甲亢药是主要的损肝药物。其中中药制剂占34.01%,抗结核药占27.89%,抗肿瘤化疗药占10.20%,抗菌药物占8.84%,抗甲亢药占6.80%;用药1-3月出现肝损害占97.28%,无临床症状者占17.01%,有症状者占82.99%,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尿黄、黄疸及肝大等。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AST、TB、GGT及ALP明显升高。肝细胞损伤型92例,胆汁淤积型22例,混合型33例。经综合治疗后,95.92%治愈或好转,2.72%无变化或加重,1.36%死亡。肝细胞损伤型DILD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较胆汁淤积型DILD患者恢复快。结论DILD发病率上升,涉及药物种类多,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无特异性;药物性肝病的早期诊断与重视程度和认识有关,加强规范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测可以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18.
111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各科药物性肝损害的报表11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药物性肝损害中男58例,女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46.96±16.67)岁。涉及药物77种,抗菌药居首位占16.22%(18/1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占第二位,为15.32%(17/11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和抗肿瘤药居第三位,均占10.81%(12/11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40例(36.04%),淤胆型肝损伤43例(38.74%),混合型肝损伤28例(25.22%)。结论:致肝损害的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发现、治疗及时可痊愈或好转,但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药物引起的肝毒性是老年人肝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发生率是年轻人的4倍多,且类型几乎包括了所有已知的肝脏疾病。因为大多数的临床试验排除了大于75~80岁年龄组患者,有关药物副作用的报告在大于60岁年龄组中相当罕见。为此,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探讨老年患者肝脏的药物副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近年来常见药物(心血管药物和抗微生物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20.
AIMS: Liver damage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s) that can lead to the withdrawal of a drug from the market. The abnormal laboratory data identified by computerize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of ADRs. Our objectives were to assess the detection and incidence of drug-induced liver abnormalitie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patient popul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underreporting rate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METHODS: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study performed 1 week per month from June to October 1997. We selected patients by a computerized process using biochemistry laboratory data, based on serum enzyme values,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over 2 fold normal)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over 1.5 fold normal). RESULTS: Among 1976 ALT and 1814 AP assays perform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tudy, 156 (7.9%) and 159 (8.8%) tests, respectively, fell into the selected criteria. These concerned 147 patients. Among these patients, 13 (8.8%) cases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ies were suspected. Seven cases were asymptomatic. Six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serious by these criteria: hospitaliz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health status impairment (4 patients), prolong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1 patient) and life-threathening (1 patient). Using the hospitalization database, the incidence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ies was estimated as 6.6 per 1000 inpatients a week. Only 1 case was reported by physicians in the same period. CONCLUSIONS: Computerization of biochemical data would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to improve detection of drug-induced injury. Moreover, underreporting remains important for such potentially serious ADRs, even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