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目的:考察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和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输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在室温避光或不避光环境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袋中将临床常用量盐酸阿扎司琼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混合配伍,分别在0,3,6,24,48 h观察外观,测定不溶性微粒、p H、盐酸阿扎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药物浓度。结果:上述配伍输液在48 h内均无浑浊、无变色、无沉淀和气体产生等,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标准,p H和两种药物浓度保持恒定。结论:在室温光照条件下,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可以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操作,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环境下,临床常用量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中配伍,在0 h(配制后5 min内)、3、6、24 h对配伍液的物理稳定性(外观、不溶性微粒)、化学稳定性(pH值、浓度)进行考察。结果:配伍液在24 h内保持无色、澄清,未见气泡、絮状物和沉淀产生,不溶性微粒、pH值与配伍液中两药浓度变化符合配伍要求,且色谱图均未发现异常色谱峰。结论: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时,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和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于100 mL 5%GS或0.9%NS中,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输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在室温(25℃)不避光的环境条件下,对盐酸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液,于0,3,6,24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H值和微粒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配伍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上述配伍输液在24 h内均无浑浊、无变色、无沉淀和气体产生,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标准,pH和2种药物浓度保持恒定。结论:在室温下,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常用输液中稳定,可在临床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在不同条件下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给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分别在室温(25℃)光照(自然光)、室温避光、水浴(35℃)避光、冷藏(4℃)避光条件下,于0,0.5,1.0,2.0,4.0,8.0,24.0 h时考察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变化。结果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避光条件下较稳定;室温光照下,配伍液的外观、pH、含量均有变化,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4h内含量分别下降为30.5%和34.0%,pH分别由4.93和4.40降至4.11和3.95,颜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结论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与两种输液可以配伍使用,单从稳定性角度考虑,可以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但必须严格避光。  相似文献   

5.
张囡 《中国药房》2014,(2):146-148
目的:考察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4、25、37℃避光和光照条件下该配伍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中雷莫司琼的含量;另对该配伍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进行考察,并做外观检查。结果: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避光条件下48 h内配伍液的pH值、主药百分含量相对0 h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条件下外观检查均合格,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的pH值、主药含量均有所下降,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盐酸雷莫司琼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且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在镇痛泵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1)℃室温条件下,将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与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置于一次性镇痛泵输液袋内,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刻度,观察混匀后是否出现沉淀、浑浊及颜色变化,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 H值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3组分在72 h内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结果: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与盐酸昂丹司琼配伍液在72 h内外观及p H值均未见明显变化,3组分在72 h内各时间点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大于97%。结论: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72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的含量,分别于0、2、4、8、24、48、72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是否出现沉淀、浑浊及颜色变化,同时测定配伍液p 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中氯诺昔康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盐酸昂丹司琼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2 h时含量低于90%,且出现少量絮状沉淀。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氯诺昔康与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不稳定,临床不宜混合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及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三种药物含量,考察三种药物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条件下72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与检测外观与pH变化。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及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的配伍液在72 h内三种药物含量未见明显变化,配伍液外观澄清,pH值保持稳定。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盐酸昂丹司琼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条件下、72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细辛脑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50g.L-1葡萄糖中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不溶性微粒、pH值,采用HPLC法测定细辛脑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时4h内无明显外观、pH值的变化,含量在90%以上,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结论:细辛脑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室温4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隽  胡俊平  施建舫 《医药导报》2008,27(1):103-104
目的 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20 ℃), 观察8 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紫外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 结果 两药配伍后, 8 h内的含量、pH值、不溶性微粒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0.25 mol·L-1醋酸钠溶液-乙腈(55:26:1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0nm.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样品与凝胶基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59.41~138.63 mg·L-1,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0.19%(n=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盐酸阿夫唑嗪片中盐酸阿夫唑嗪含量。方法 以盐酸特拉唑嗪为内标,采用Alltima-CN柱,流动相为 0 0 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0 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 5 4 ) -乙腈(78∶2 2);检测波长:2 4 4nm。结果与结论 盐酸阿夫唑嗪在 5~ 5 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 99 8%,RSD =0 9% (n =9)。  相似文献   

13.
陈新善 《中国药事》1998,12(4):223-2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盐酸多塞平胶囊中盐酸多塞平与盐酸可乐定的含量。盐酸多塞平在5~30μg/ml(r=09998),盐酸可乐定在2~12μg/ml(r=09999)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8%(RSD=102%),10034%(RSD=163%)。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感染药物复方三黄酊中黄芩、黄连和黄柏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Phenyl-Hexyl 5u C18 100A,New Column(4.6 mm×250 mm,5 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22∶78)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 ℃.结果 5种成分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8;重复性的定性测定和定量测定的RSD均小于2.0%,精密度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0%;加样回收率在95%~105%之间.结论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抗感染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黄芩、黄连和黄柏中的5种有效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HPLC法同时测定滴鼻剂中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 × 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钠(60:40),检测波长230nm和257nm(0~3min:257nm;3~15min:230nm).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在40~400μg·mL-1浓度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6%和101.12%,RSD分别为%1.13和1.02%(n=3).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滴鼻剂中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麻黄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镇痛起效时间较短的透皮吸收局麻药软膏剂.方法:采用针刺法测试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盐酸丁卡因3种局麻药在不同 pH值、不同基质的膏体上的透皮麻醉镇痛效果,以及乙醇、丙二醇在盐酸丁卡因膏体中的作用.以镇痛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小为考察指标.结果:水溶性基质优于乳剂型基质,盐酸丁卡因优于盐酸达克罗宁、盐酸利多卡因,起效最快的 pH值范围为10.0~11.0,最适宜的盐酸丁卡因胶浆浓度为3%.结论:局麻药种类、软膏基质种类、软膏基质 pH值的差异会影响透皮麻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氨溴索血药浓度,研究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受试制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参比制剂)的药动学。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氨溴索的浓度。评价两制剂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次给予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含盐酸氨溴索60nag)后氨溴索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G。为(183.86±108.22)、(216.68±198.50)μg·L^-1;tmax为(2.1±0.8)、(2.2±1.0)h;AUC0-96为(2274.13±1159.02)、(2016.97±928.48)μg·L^-1;AUC0-∞为(2307.42±1203.33)、(2056.64±961.25)μg·h·L^-1;t1/2为(14.4±4.6)、(17.2±6.9)h。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3±18.0)%。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氨溴索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非参数检验未发现两制剂的tmax有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8.
邹鲜红  廖华亮 《中国药房》2006,17(14):1106-1107
目的改进氨酚曲麻片中盐酸曲普利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铵溶液-三乙胺(70∶30∶0.1),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3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曲普利啶检测浓度在28.8~86.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丘明明 《中国药业》2010,19(20):28-30
目的建立测定功劳木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GraceSmartC18柱(250mm×4.6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3.0)-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药根碱进样量在0.03~1.9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45%;盐酸巴马汀进样量在0.04~2.1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4%;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3~2.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功劳木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盐酸赛庚啶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雅 《中国药师》2009,12(9):1270-12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赛庚啶片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3.0)(70:3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ml·min^-1。结果:盐酸赛庚啶浓度在2.01~120.3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8),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0.17%,n=9)。结论:本方法快速、无干扰、精密度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