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医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抗菌用药的合理性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干预实施前)209例及2011年10月(干预后)226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抗菌用药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抗茵药的使用率从80.4%下降到26.1%;干预前后给药时机、用药持续时间、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茵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年第1季度为干预前基础数据,以2011年第1季度和2012年第1季度为干预后数据,从各时间段中随机选取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病例各100份,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成效。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89.3%下降到2011年的55.0%和2012年的20.0%(P〈0.01),抗菌药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随机抽取2008年1—6月(非干预组)和2009年1—6月(干预组)各110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干预后本院预防用药合理性评价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善,规范了品种选择,缩短了用药疗程,给药时间以及联合用药合理性可明显提高。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预防用药合理性,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某院3种清洁手术(腹外疝、甲状腺、乳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的合理性与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1年4月出院的3种清洁手术病历68份为干预前组,2012年9月出院病历76份为干预后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茵药使用率干预前为100.0%,干预后为27.6%(P〈0.05);无指征用药从干预前的80.9%下降~1]38.1%(P〈0.05);药物选择合理率A,k22.1%上升至90.5%(P〈0.05);用药时机合理率.z&41.2%上升至95.2%(P〈0.05);术后用药疗程〉24h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58.8%下降到干预后的14.3%(P〈0.05)。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促进I】盘床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医院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预防使用,进一步降低本院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达到卫生部制定的低于30%的预防使用率标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11月再次召集医务部门,药学部门,各临床清洁手术科室(外科、眼科、骨伤科等)研究制订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预防使用的强化措施,改善医院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的现状。为了评估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笔者抽取2014年1月—6月(干预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各110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干预后我院预防用药合理性评价的多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善.结论 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明显提高预防用药合理性,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方法,为其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12年4~6月及2015年1~3月清洁手术病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经PDCA循环干预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34.2%降至18%(P<0.01),品种选择合理率由73.3%升至93.8%(P<0.01),给药时机合理率由48.9%升至81.3%(WTBXP<0.01),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3.3%升至77.1%(P<0.01),平均预防用药时间由2.91天降至1.5天(P<0.0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DCA循环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某院手足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手足外科2011年8月(干预前)和2014年11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明显下降(P<0.05),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减少及用药疗程缩短(P<0.05),用药时机更合理规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下降到了干预后的14.88DDDs/100人/d。结论:干预后,某院手足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提高。表明干预措施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份清洁手术病历108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08份清洁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9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执行合格率为79.6%,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为81.8%,预防使用用药时机合理率为65.6%,使用疗程合理率为28.2%,联合用药合规率为100%,术后感染率为0%。结论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在提升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凝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抗血栓药物说明书,制定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使用规范及评价标准,采取医嘱审核、全程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路径管理等技术措施和绩效考核手段,对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进行综合干预。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8年1月到6月(干预前)的病例926份为未干预组,2019年1月到6月(干预后)的病例1024份为干预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时机、疗程、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评估此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根据Caprini模型评估所评2分、3~4分、≥5分的患者,采取药物预防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1.7%、51.0%、59.6%上升到干预后的76.2%、92.2%、95.5%;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包括:给药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禁忌症,其不合理比例由干预前的39.0%、32.1%、46.0%、32.1%、23.8%下降至干预后的4.3%、4.8%、6.1%、2.2%、1.8%;总体预防抗凝药物不合理使用比例由干预前的55.4%减少到干预后的12.0%,以上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骨科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骨科预防抗血栓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康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12月共201例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01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8%;绝大部分(172例,85.57%)于术前0.5~2h给药,在16例手术时间〉3h的患者中,仅4例术中追加1次抗菌药物;术后累计用药小于3d者29例(占14.43%),超过3d者172例(占85.57%),累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最长32d,最短0d(3例未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7类28种,排序居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198例/次(占67.58%),排序列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头孢米诺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围术期以单一用药为主。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1965.16元,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16.73%。结论:我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我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简称“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7月-2009年3月3种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434例,对抗茵药物种类、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3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采用术前0.5-2h给药者419例次,占96.32%,术后用药,t〈24h者,123例次,占28.28%,24h〈t≤48h者,168例次,占38.6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涉及6类,种类最多的为青霉素类(占46.20%),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占36.33%,但其中第1代头孢菌素类仅占3.68%)。结论:我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有效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与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4月、2010年10月和2011年6月某院3种清洁手术(乳腺、甲状腺、疝气)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后药物选择、单次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术中追加等方面无不合理用药现象,用药时间不合理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无适应证用药无明显改善。结论:某院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模式,但离卫生部要求相差甚远,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3种常见清洁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骨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8年10~12月102例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结果:102例手术期患者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率达100%,平均用药时间5.37d。术前应用≤2h者36例(占34.29%),术前未用术中用者14例(占13.33%),术后应用≤24h者为0例,24—48h者为6例(占5.71%),绝大部分(73例占69.52%)手术术后给药时间达3d≤t≤7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涉及6类,种类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涉及药品28种,使用频次列第1位的为夫西地酸钠。平均住院药品费用3726.67元,住院抗菌药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40.92%。结论:我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5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5种清洁手术共153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53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两种抗菌药联用占46.4%;预防用药共4类,按使用频次的多少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术前0.5~2 h内给药者10例,术前>2 h给药8例,术后给药135例;手术后停药时间:术后1~2 d 17例,3~7 d 130例,7~15 d 6例。结论:在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存在指征掌握不严,选用品种不当,盲目联用,给药时机欠佳,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小儿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外科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577例清洁手术病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577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采用术前0.5~2h给药者577例次,占100%,其中累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最短者为24h,最长者达7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涉及3类7种,其中青霉素类350例次(60.66%),头孢菌素类222例次(38.48%).结论:我院小儿清洁手术围术期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选择档次偏高等问题,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施院内规范化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外科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以2003年10月~2004年3月出院者210例作为实验组,按规范方案用药,以2002年10月~2003年3月出院者212例作为对照组,按习惯方法用药,考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及费用指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抗菌药物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显著降低。结论 在院内制定和实施规范化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的做法切实可行,可以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甲状腺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3月(干预前)和2011年1~3月(干预后)甲状腺手术病历各100份,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76%下降到27%(P〈0.01),抗菌药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简称"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08年3月104例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1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术前应用≤2h者60例(占57.69%),>2h者31例(占29.81%);术后应用≤24h者43例(占41.35%),24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