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瞳  陈宜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8):1328-133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眼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主要因素。RO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但凝固治疗可导致视网膜永久性破坏,存在发生视野缺损、高度近视等并发症风险。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ROP后视网膜功能的发育比凝固治疗更趋向正常,再加上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逐渐成为ROP的重要治疗方式; 在Ⅰ区ROP、Ⅱ区后部ROP和急进型ROP治疗中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是抗VEGF药物治疗ROP所致的严重系统并发症、最低有效剂量及后期复发情况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对ROP抗VEGF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类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 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致盲和致低视力眼病。视网膜激光光凝仍是目前ROP治疗的金标准。近年来,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应用, 为临床治疗ROP提供了新方法。但其治疗指征和治疗方法的把控仍存在诸多不当和偏差, 导致抗VEGF药物在ROP治疗上的泛化和滥用现象。本文基于国内外ROP相关研究, 对治疗指征、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和客观评价, 以期同道严控ROP治疗指征, 科学、严谨地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造福于患儿。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ROP的新生血管增生阶段,应用抗VEGF类药物抑制VEGF可以阻断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增生.本文就抗VEGF类药物贝伐单抗(Avastin)单纯玻璃体内注射、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不同方式治疗ROP的临床研究进行回顾,并就贝伐单抗治疗ROP的安全性评价进行汇总.  相似文献   

4.
与冷冻及激光光凝治疗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可减少对视网膜解剖结构的破坏,促使周边视网膜继续血管化,降低视网膜脱离、视野缺损及高度近视的发生。在ROP 1区病变及屈光间质混浊等激光光凝难以施行的患眼中有其独特优势。选择合理的药物和剂量,掌握最佳治疗时间,注意避免局部并发症及全身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儿童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早产儿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环境促使眼内VEGF表达代偿性升高, 进而诱导视网膜血管病理性生长。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抑制眼内VEGF的生物活性, 从而延缓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可有效治疗ROP。然而, ROP患者常伴有血-视网膜屏障损伤, 导致视网膜微环境稳态失衡, 抗VEGF药物易透过血-视网膜屏障及血-脑屏障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可能导致ROP患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目前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是否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仍是眼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VEGF在ROP发病机制和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对ROP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抗VEGF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儿童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早产儿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环境促使眼内VEGF表达代偿性升高,进而诱导视网膜血管病理性生长。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抑制眼内VEGF的生物活性,从而延缓...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引起儿童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RO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临床应用使ROP的治疗模式发生了转变, 因其治疗便捷、疗效明确的优势, 已成为ROP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由于ROP患儿存在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全,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入血液循环一过性地降低血液中VEGF水平, 理论上可能会对ROP患儿各器官(尤其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应重视抗VEGF药物对ROP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规范其临床应用, 不断提高ROP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进展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是一种少见且进展很快的严重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不遵循1~3期的经典病程,而迅速进展为5期病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激光光凝、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切除术。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对AP-ROP的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增生性血管性视网膜疾病,冷冻治疗、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巩膜扣带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接受非手术治疗后的ROP患儿的黄斑中心凹厚度都相对增厚,中心凹形态和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发育受到影响,导致视力发育的异常。但目前有关ROP各种治...  相似文献   

11.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gents is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 wide variety of retinal diseases, including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retinal vascular occlusions, and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Despite encouraging results in halting the disease and improving the vision,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 agent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adverse events and devastating ocular com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safety data for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mmon anti-VEGF ag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不同区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儿童医院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24例(46眼),分为Ⅰ区病变组15例(28眼),Ⅱ区病变组9例(18眼).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对患儿术后眼底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两组首次注射治愈和进展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的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手术矫正孕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例(46眼)中,首次注射治愈21眼,病情继续发展25眼,治愈率为45.65%,治疗到治愈的时间间隔为2~12个月.Ⅰ区病变组首次注射治愈9眼,治愈率为32.14%,进展率为67.86%;Ⅱ区病变18眼中12眼首次注射治愈,6眼病情继续进展,治愈率为66.67%,进展率为33.34%.两组首次注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22),Ⅰ区病变的首次注射治愈率明显低于Ⅱ区病变.两组进展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9,P=0.023),Ⅰ区病变的进展率明显高于Ⅱ区病变.随访中未发现与玻璃体内注射有关的白内障、眼内炎、视网膜裂孔等出现,仅有2例出现角膜水肿,4例出现结膜下出血,均未做特殊处理自愈.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对于Ⅰ区、Ⅱ区病变均有效,Ⅰ区病变手术成功率低,再次手术的几率大,但可为再次手术创造时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激光光凝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不同时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8-01/2019-01我院收治的120例191眼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单纯激光光凝,30例44眼)、B(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0例46眼)、C(激光光凝后延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0例49眼)、D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延迟激光光凝,30例52眼)。激光光凝和/或抗VEGF药物治疗完毕后随访6mo,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观察激光光凝和抗VEGF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BCVA和CMT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1wk,1、3、6mo BCVA和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C、D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CMT均优于A、B组(P<0.05),D组患者治疗后1wk,1、3mo BCVA、CMT均优于C组(P<0.05)。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眼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C、D组患者激光参数及次数均低于A组,且D组患者激光参数均低于C组(P<0.05);C、D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次数均少于B组(P<0.05),但C、D组患者激光次数和注药次数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后延迟激光光凝治疗DR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凝、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及激光光凝后延迟玻璃体腔注射,可改善患者BCVA,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激光能量、激光次数及抗VEGF注药次数,同时安全性肯定。  相似文献   

14.
We describe the role of intravitreal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gents in Coats'' disease in children. In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non-randomized case series, three patients (three eyes) aged 16, seven and two years were diagnosed to have Coats'' disease. In Case 1 (16 yr/ male) with macular edema, previous laser photocoagulation being unsuccessful, intravitreal pegaptanib sodium (Macugen™) was tried. Case 2 (seven yr/ male) and Case 3 (two yr/ female) were diagnosed to have Stage 4 Coats'' and underwent external needle drainage, laser photocoagulation, SF6 gas injection and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bevacizumab (Avastin™). Reduction of exudation and attached posterior pole (Cases 2 and 3) was seen at a follow-up of six months and two months respectively. Intravitreal anti-VEGF agents may be successfully used as adjunct treatment in select cases of Coats'' disease in childhood.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也是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制剂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已成为DR的一线疗法,但不能逆转视网膜无灌注区、微动脉瘤和毛细血管异常扩张,不能按时接受治疗者有病情进展风险。激光疗法的广泛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可通过消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有效降低致盲率,其中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PRP)一直是DR的主要治疗方法。激光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实现了视网膜损害与副作用最小化的目标。通过联合抗VEGF制剂,可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更佳疗效。加深对激光及激光联合抗VEGF制剂治疗DR的临床研究,有助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本文就抗VEGF时代激光在DR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8/2020-01于西京医院眼科确诊为1型ROP,并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46例91眼)或雷珠单抗(IVR组,55例109眼)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ROP病变消退、复发及再治疗情况,不良预后及眼部和全身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儿101例200眼中急进型后极部ROP(AP-ROP)20眼,阈值期ROP 86眼,阈值前期1型ROP 94眼。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及治疗前ROP严重程度均无差异(P>0.05)。IVC组和IVR组一次治愈率无差异(93.4%vs 87.2%,P>0.05)。一次治疗后IVC组复发6眼(6.6%),平均复发时间为11.7±4.13wk,其中2眼再次行IVC治疗,4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病变均消退;IVR组复发11眼(10.1%),平均复发时间9.82±4.02wk,其中4眼再次行IVR治疗,7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病变均退行;两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VC组一次治疗后未见病变进展;IVR组一次治疗后3眼病情进展,其中2眼视网膜增殖加重伴出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眼进展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与药物或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IVR组3眼出现颞侧视网膜皱褶,视网膜血管牵拉致血管弓夹角变小等不良预后。结论:IVC和IVR均为1型ROP治疗的有效手段,两者一次治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IVR治疗的部分病情严重患儿有出现病变进展或不良预后的可能,需长期严密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造成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模式包括热激光光凝术、经瞳孔热疗法以及使用维替泊芬的光动力学疗法。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长期结果不容乐观。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的治疗能够比传统方式更有效地提高视力,减少中央视网膜厚度。因此,这些抗VEGF药物有可能成为治疗继发于病理性近视CNV的一线药物。本综述通过讨论近视CNV的发病机制,抗VEGF药物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比较抗VEGF药物对继发于病理性近视CNV的治疗功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杨波  郁梅 《眼科新进展》2015,(7):674-676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经检查确诊的ROP患儿8例16眼,病变均位于1-2区。其中,男7例14眼,女1例2眼,胎龄28~32周,平均29.8周;出生体质量955~1900g,平均1271.9g。所有患儿散瞳后表面麻醉下于角巩膜缘后1.0mm处进针向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0.25mg,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疗效转归。结果 16眼中13眼(81.25%)注药后病变缓解,异常血管增生停止,血管继续生长,在间隔7.5周(5~9周)后,再次出现ROP阈值前期病变表现,需要进一步激光治疗。2例3眼在注药后1~2周病变继续进展,视网膜结构不良甚至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生眼内感染、白内障、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ROP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可以有效控制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激光光凝术后嵴前部分无血管化区的临床转归,为RO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随访观察2014-06/2016-06由我院ROP筛查协作组在门诊以及NICU床旁筛查发现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患儿186例372眼,激光光凝术后嵴前存在部分无血管区的患儿26例32眼,其中男17例18眼,女9例14眼,平均出生胎龄(29.4±0.4)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222.8±70.3g,阈值前1型10例12眼,阈值期12例14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4例6眼,分别于激光术后1、3、8、12 wk行Retcam眼底照相复查,观察病变嵴、嵴前无血管区以及附加病变的消退情况.随访中如发现病变嵴或附加病变加重,则给予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行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直至病变嵴和附加病变完全消退,病情稳定.结果:患儿26例均在激光术后1 wk复查时发现病变嵴前无血管区,但附加病变减轻,病变嵴由3期向2期、1期消退,阈值前1型消退最明显;3 wk复查时27眼(84%)病变嵴为1期或不明显、无血管区逐渐缩小,视网膜血管向周边发育;5眼(16%)无血管区缩小不显著,附加病变(+~++),病变嵴3~4期、或伴有出血,其中3眼(9%)为阈值期病变患儿,2眼(6%)为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患儿,遂及时给予补充视网膜光凝;8 wk复查,未补充视网膜光凝的27眼嵴前无血管区已血管化,嵴及附加病变消退;补充光凝中3眼(9%)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其中阈值期2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1眼,2眼(6%)嵴上新生血管消退不明显、附加病变依然存在,其中阈值期1眼、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1眼,故给予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12 wk复查时见附加病变、病变嵴消退,视网膜血管向颞侧走形稍僵直.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是ROP治疗的有效方法,光凝术后嵴前部分无血管区多可自行发育完善.对于少数激光术后病情活动的阈值期及急性进展性后极部型嵴前部分无血管区需及时补充激光光凝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