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宗伟  李琴 《中国药师》2021,(1):113-116
摘要:临床药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参与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方案优化。通过综合分析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先后暂停阿司匹林和降低氯吡格雷剂量,出血稳定后,临床药师建议恢复氯吡格雷剂量、联合西洛他唑和质子泵抑制药,并对患者院内不良反应监测、用药依从性和院外门诊随访、自我监测、生活习惯进行管理,实现了院内-院外全程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患者未再出现血栓和活动性出血,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多学科协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宝珍    席宇飞 《中国药师》2018,(4):665-669
摘 要消化道出血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较为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且由于治疗矛盾可引起支架内血栓,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临床药师对1例PCI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针对患者消化道出血后抗栓与止血治疗矛盾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通过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冠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成功治愈了患者的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1例40岁男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3年,加重6h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支架置入术后。入院后急行冠状动脉造影+PCI术,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考虑到辛伐他汀可能与氯吡格雷存在代谢酶竞争,从而导致氯吡格雷抗栓效果不充分,临床药师建议将辛伐他汀调整为经CYP2C9代谢的氟伐他汀,或极少经CYP2C19代谢的瑞舒伐他汀;同时,对患者服用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或出血症状,以及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分析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充分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据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督促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9,(6):916-919
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的用药进行监护,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PCI、冠心病合理用药等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结合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抗栓治疗消化道损伤,使用相关药物但血脂、心率以及血压控制并不达标的具体情况与临床医师一起参与用药方案的讨论和制定,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教育,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师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肾损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及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治疗,及时查阅指南及文献并结合患者病情特点,探讨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合并VTE时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联合阿哌沙班抗栓治疗,未发生严重的出血或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可疑HIT时及时停用肝素类药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抗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达标情况,以指导是否予以在经典的二联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加用培达的三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4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均为常规方法予抗血小板药物,根据应用美国Hamo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将其分为抑制率达标组,及抑制率未达标组,未达标组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为在硫酸氢氯吡格雷(波利维)及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培达(即三联抗血小板组)。另1组为二联抗血小板组。3组患者均予3个月随访,以确定不良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血小板抑制率达标组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2/226)%,二联抗血小板组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3/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联抗血小板组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为0例,与二联抗血小板组的3例比较,二联抗血小板组缺血事件发生有增多趋势,但二者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结论血栓弹力图(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PCI术后早期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测定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反应性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3例PCI术后患者使用TEG测定出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的最大血块强度(maximum amplitude,MA)和血小板抑制率(inhibition rate,IR)。阿司匹林反应性根据AA-IR分为低(<50%),中(50%~85%),高(>85%)。氯吡格雷反应性根据ADP-MA分为低(>47 mm),中(31~47 mm),高(<31 mm)。根据2种药物的反应性组合为联合高反应组、联合中反应组和联合低反应组。患者在PCI术前和术后4周进行SAQ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植入支架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前SAQ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4周SAQ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联合低反应组患者的SAQ评分较其他2组相对较低(P<0.05)。术后SAQ评分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Pearson法)。结论 PCI术后早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反应性与SAQ评分具有相关性,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可能是患者PCI术后早期再发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黎林丽  张培莲  张佳丽 《中国药房》2023,(18):2269-227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PCI术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协助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建议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并及时进行降阶梯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片预防癫痫;对可能由阿托伐他汀钙片引起的横纹肌溶解进行鉴别诊断及对症处理;同时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结果 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该患者的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肺部感染情况好转,不良反应症状缓解,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结论 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时,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肾功能调整剂量并警惕其可能的神经毒性;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应综合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规律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冠心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致上消化道出血、同时伴有痛风患者的药物治疗,从多角度进行监护,分析治疗方案,提出用药调整,并对全程用药进行干预及优化。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好转,临床预后改善,避免了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解决了临床用药的矛盾。结论 药学监护可使患者接受精准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抗栓治疗方案制定及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风险评分(GRACE)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Crusade)进行死亡风险及缺血、出血风险评估,及时调整抗栓治疗方案。出现HIT后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凝血功能,确定可能的相关药物因素,选择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并及时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剂量调整。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安全经济性,阐述出院带药选择华法林对患者的用药优势。结果 选择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维持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患者情况控制平稳,未出现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需要充分了解药理学及药动学变化,可协助临床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同时需加强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刘如辉  许嘉鸿  李铭  黄飞飞  石炜祺 《河北医药》2013,35(16):2435-243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根据应用美国Hamo 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所测ADP诱导抑制率差异分为3组,>70%划入达标组(A组),ADP抑制率小于30%划入未达标组;入选未达标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大剂量组(B组),加用阿司匹林300 mg/d,1月后改用100 mg/d,长期服用;同时改氯吡格雷为100 mg/d,长期服用。另一组(C组)保持常规剂量不变。随访6个月记录一般情况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半年随访期内共发生MACE事件28例,其中A组10例(9.7%),B组7例(15.2%),C组11例(22.9%);3组中MACE发生率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延伸性抗凝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临床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50例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均给予PCI及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接受抗凝药物常规使用指导;研究组接受延伸性抗凝药物使用监护.对比两组随访1年内全因死亡率,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法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大出血、临床相关非大出血(Clinically relevant non-major bleeding,CRNMB)、脑卒中、周围动脉栓塞、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再次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7例,其余140例均获得有效随访.研究组随访期间3例死亡,对照组随访期间4例死亡,研究组、对照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17%、5.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小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在脑卒中、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周围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住院时间为(5.11±1.62)d,低于对照组的(8.07±1.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1,P<0.001).随访期间,研究组华法林抗凝治疗达标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延伸性抗凝药物使用监护能够降低房颤患者PCI术后1年内小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时间、提高华法林抗凝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PCI的195例患者,按是否有高龄(>70岁)、糖尿病等感染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n=84)与非高危组(n=111),PCI围术期均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变化和伤口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后感染和疑似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穿刺部位愈合良好,两组患者PCI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为0%,高危组与非高危组PCI术后疑似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95%和30.63%(P>0.05);高危组患者术后白细胞升高26例,无发热等临床症状。结论:感染高危患者PCI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可行的,PCI术后感染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无关联性。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PCI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保肾移植术后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通过治疗药物监测、为患者建立药历、进行疗效评价和做好咨询等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肾移植术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察与临床药学监护为一体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方法 将自行设计ADR标准化上报程序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生工作站、处方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建立在同一平台上,依托医院局域网,使医生在病历中记录患者ADR表现的同时可进入ADR上报系统直接在网上填表上报.临床药师在网上接收后,可直接进入医生工作站,打开ADR患者病历查看用药记录,临床表现,第一时间走入病房参与ADR患者的靶药判断、治疗方案的调整,监控ADR的转归.结果 解决了临床ADR上报滞后、药学监察人员看不到患者、医院临床药师监测ADR仅限于报告表的收集上报、结果的判断也仅以报告表的内容作为评价标准的被动局面. 结论 该种医院临床监察ADR与药学监护为一体的方法,实现ADR监察的及时性、即时性、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肾移植术后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方法:运用药学监护的一般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肾移植术后患者用药的安全 性、有效性、经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肾 移植术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十分必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54例肝移植术后药学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通过对近两年来我院5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药学监护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肝移植患者临床用药决策性治疗,开展药物浓度监测、药物咨询,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使我院肝移植患者享受全程药学服务。结论:科学的药学监护是保证肝移植患者手术成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学监护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和路径.方法 临床药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参与上海某三甲医院肾内科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等临床药学工作.结果 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有效改善,肾功能较稳定,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重症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