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沙棘籽油微乳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沙棘籽油微乳处方组成及其配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沙棘籽油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观察滴入水相后体系的外观形态变为澄清时的加水量,绘制伪三元相图,获得最佳处方组成;以乳化剂、油相和助乳化剂的用量百分比为自变量,沙棘籽油微乳中维生素E含量和沙棘籽油微乳的粒径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沙棘籽油微乳最佳处方配比。结果:沙棘籽油微乳最佳处方组成及最佳处方配比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聚乙二醇-400(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水=18∶6∶12∶64,维生素E质量浓度为0.004 mg·mL-1,粒径为81.173 nm。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所制沙棘籽油微乳载药量较高,粒径较小,可显著增加沙棘籽油的溶解度,所得微乳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赖章婷  丁海波  蒋且英  陈绪龙  廖正根 《中草药》2019,50(17):4091-4099
目的开发和优化水飞蓟宾(SLB)过饱和自微乳给药系统(SLB-SSMEDDS),提高SLB在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以及延长过饱和时间。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乳化剂乳化能力的考察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SLB-SSMEDDS处方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各处方的性能以筛选最优处方比例;以维持药物在体外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和持续时间优选沉淀抑制剂(PPIs)的种类及其用量;从乳化效果、乳液大小及表面形貌,体外释药及体外过饱和度等角度全面评价SLB-SSMEDDS。结果 SLB-SSMEDDS处方为丙二醇单辛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10∶67.5∶22.5∶2),载药量为50.19 mg/g,形成的自微乳均一透明,乳滴呈大小均匀的圆球状分布,乳化时间为(30.67±4.16)s,平均粒径为(11.67±0.81)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5±0.04,SLB-SSMEDDS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2种生物介质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均显著升高,体外稀释过饱和度在120 min内可维持在10以上。结论 SLB-SSMEDDS制备工艺简单,能改善传统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的稳定性问题,有效维持过饱和状态,增强SLB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3.
水飞蓟宾自微乳化胶囊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沐淦  龙晓英  陈莉  何琳 《中成药》2012,34(2):242-247
目的 研制水飞蓟宾自微乳化胶囊剂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对自微乳化系统中的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组成、用量进行研究,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和组成比例.以自制水飞蓟宾胶囊作对照,RP-HPLC测定大鼠灌胃后的血药浓度,用3p97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水飞蓟宾最佳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处方组成及其比例为水飞蓟宾-中链甘油三酯-Cremophor RH40-PEG400=3.85∶16.15∶60∶20,所形成的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4.6 nm,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16 min内累积溶出百分率均超过95%,自制水飞蓟宾颗粒胶囊溶出很少.胶囊内容物水飞蓟宾预乳化浓缩液(SLB-PMC)和水飞蓟宾颗粒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单室模型,水飞蓟宾预乳化浓缩液的Cmax为0.70 μg/mL,而自制水飞蓟宾颗粒仅为0.104 μg/mL,水飞蓟宾预乳化浓缩液的AUC比水飞蓟宾颗粒提高了11.7倍,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 265.22%.结论 将水飞蓟宾制成自微乳化胶囊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4.
钦富华  林杭娟  高建青 《中成药》2012,34(11):2261-2264
目的制备熊果酸自微乳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熊果酸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分布和载药量优化熊果酸自微乳处方;并对熊果酸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进行了考察。结果熊果酸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油酸乙酯(15.0%),乳化剂为Cremophor EL(40.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45%),熊果酸质量分数为10 mg/g。自微乳化后粒径为23 nm,zeta电位为-5.35 mv;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熊果酸自微乳制剂能明显提高药物的溶出。结论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粒径小、溶出快,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前期制备的水飞蓟宾过饱和自纳米微乳,考察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对过饱和自纳米乳中水飞蓟宾吸收的影响.通过MTT法评价自乳化制剂的毒性,通过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评价自乳化制剂的体外膜透性和促吸收作用;大鼠灌胃自乳化制剂后,通过测定水飞蓟宾血药浓度评价体内外过饱和相关性.MTT结果表明制剂质量浓度低于2 mg...  相似文献   

6.
卢秀霞  何琳  陈锦娜  李敏媛  潘育方 《中草药》2014,45(22):3256-326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口服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体外溶出度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正交设计与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自乳化时间、外观、粒径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并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微乳后的形态、药物质量、体外溶出度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所得丹参酮ⅡA自微乳的处方组成:油酸乙酯(50%)、聚山梨酯80(40%)、聚乙二醇400(PEG 400,10%),油相-水相(1∶50),载药量3.0 mg/g,自乳化时间1 min,外观均一透明,粒径(51.39±1.50)nm,多分散系数0.211±0.022,Zeta电位(-11.35±1.19)m V。溶出度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口服自微乳在0.1 mol/L HCl溶液中30 min药物累积溶出度可达96%。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与光照对制剂有较大影响,应4℃避光保存。结论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备简单,增加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有利于胃肠道吸收,符合主要指标要求,为丹参酮ⅡA新剂型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甘草酸为稳定剂制备新型姜黄素-水飞蓟宾共载纳米给药系统,研究其制剂学性质和稳定机制。方法 采用简易的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姜黄素-水飞蓟宾共载纳米混悬剂(curcumin and silybin co-loaded nanosuspension,Cur&Sil-Np),以稳定剂质量浓度、药物质量浓度、稳定剂与药物的比例以及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处方工艺。利用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Cur&Sil-Np的粒径、分布和形态。为提高Cur&Sil-Np的稳定性,以3%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冷冻干燥法将Cur&Sil-Np制成冻干粉。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冻干粉中药物的晶型。进一步评价Cur&Sil-Np的体外释放特性和稳定机制。结果 最优处方工艺为甘草酸质量浓度1.5 mg/mL,药物质量浓度8 mg/mL,药物与稳定剂的比例5∶3,搅拌转速600 r/min。制备的Cur&Sil-Np的平均粒径为(226.5±11.1)...  相似文献   

8.
为增加石菖蒲挥发油的溶解度,该研究拟将其制成自纳米乳制剂。通过相容性研究、辅料配伍试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初步筛选处方,以粒径、载药量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最优处方的自纳米乳制剂进行表征、体外溶出评价。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自纳米乳的最优处方为:41. 7%石菖蒲挥发油、46. 8%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11. 5%PEG-400;所制得的自纳米乳澄清透明,载药量为(192. 77±1. 64) mg·g-1,粒径为(53. 20±0. 94) nm,PDI为0. 230±0. 013,Zeta电位为(-12. 2±0. 7) m V;在体外溶出度实验中,石菖蒲挥发油自纳米乳明显高于石菖蒲挥发油。该研究中石菖蒲挥发油直接作为自纳米乳中的油相,处方更简单且载药量更高,制得的自纳米乳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为挥发油的制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亲油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BMIMPF6)取代传统微乳油相制备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离子液体微乳(ionic liquid microemulsion,IL-ME)(GA-IL-ME),以改善甘草酸的透皮吸收。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配伍实验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微乳处方;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以粒径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微乳进行理化性质、稳定性、体外透皮吸收以及细胞毒性评价。结果GA-IL-ME的最佳处方为BMIMPF6-聚山梨酯80-PEG400-蒸馏水(5.8∶32.4∶10.8∶51.0);所得微乳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液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显示GA-IL-ME呈均匀的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0.61±0.63)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30±0.022,ζ电位为(−10.29±0.22)mV;GA-IL-ME在高速离心、储存稳定性、高温以及冷热和冻融循环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体外透皮结果显示,GA-IL-ME在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为(310.37±33.65)μg/cm2,为甘草酸传统水包油(O/W)型微乳的1.34倍,甘草酸水溶液的6.76倍;细胞毒性实验表明GA-IL-ME毒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BMIMPF6能显著增加甘草酸的溶解度,将其引入微乳体系制备新型水包离子液体型微乳,明显增加了甘草酸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可为中药透皮给药系统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为甘草酸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琳琳  李小芳  宋佳文  谢龙  廖艳梅  仲粒 《中草药》2020,51(11):2929-2936
目的以天然表面活性剂甘草酸为稳定剂制备葛根素纳米乳冻干粉(puerarinnanoemulsionlyophilizedpowder,Pue-NE-LP),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高速剪切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葛根素纳米乳(Pue-NE),进一步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Pue-NE-LP。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优处方及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Pue-NE-LP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以5%辛癸酸甘油酯为油相,2.0 mg/mL甘草酸为稳定剂,7%葡萄糖为冻干保护剂制得的Pue-NE-LP平均粒径为(215.1±0.7)nm,PDI为0.133±0.024。扫描电镜显示Pue-NE-LP呈不规则的小片状,大小较均匀;X射线衍射显示Pue-NE-LP呈无定型状态存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ue-NE-LP的溶出度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结论以天然表面活性剂甘草酸为稳定剂制备的Pue-NE-LP,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能显著改善Pue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为Pue-NE制剂的多元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试验及绘 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通过比较不同处方自微乳外观、粒径及乳化时间优选处方工艺,确定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载药量并评价其体外释放情况和稳定性。结果: 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最佳处方为m穗花杉双黄酮:m聚氧乙烯蓖麻油:m油酸乙酯:m1,2-丙二醇=5.0:47.5:19.0:28.5,乳滴呈圆球性,粒径(15.37±0.09) nm,Zeta电位(-17.1±0.24) mV,在不同pH介质中自微乳制剂均能快速完全释放药物。结论: 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可显著提高穗花杉双黄酮的体外溶出度,且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2.
岳山岚  梁华  李根  何丽  黄清庭  帅淑平  张芸榕  杨俊毅 《中草药》2016,47(20):3618-3625
目的将鸢尾苷元(TG)制备成自微乳口服释药系统(SMEDDS),并对其体外溶出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D-optimal设计原理为基础使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制剂处方进行优化,对制备出的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最终制备得到的TG-SMEDDS用水稀释10倍后得到粒径为(14.95±0.31)nm的O/W型微乳。粒径分布较均匀,Zeta电位为(-12.53±0.80)mV,载药量为20 mg/g,平均测定量为标示量的(99.03±0.70)%。TG-SMEDDS在pH 1.2盐酸溶液及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0 min累积溶出率均接近100%。结论 D-optimal设计可成功应用于TG-SMEDDS的处方优化,制备出的TG-SMEDDS相比TG原料药溶出度有显著改善,可以预期相较于TG原料药,TG-SMEDDS将更有利于胃肠道吸收,该研究结果可为TG剂型设计以及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川芎嗪微乳递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对其物理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以不同油相制备不同粒径大小的微乳,考察粒径因素对制剂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川芎嗪溶解度为指标,筛选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采用超滤离心法对载药量、包封率进行研究;采用马尔文粒径仪对粒径、电位进行检测;采用透析袋法对不同粒径微乳的释药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成功制备了川芎嗪微乳,外观澄清透明,pH均值约为5.46;成功建立了微乳包封率的检测方法;川芎嗪载药量为1.2 mg/mL时,包封率为(87.43±0.20)%。通过改变油相(油酸乙酯、油酸、IPM)制备不同粒径的微乳,当载药量为1.2 mg/mL时3者的粒径分别为(16.80±0.91)、(129.50±1.21)、(18.51±0.24)nm。释放实验显示,在4 h内3者释放率均能达到90%以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成功制备了均一、稳定的川芎嗪微乳;不同粒径川芎嗪微乳的释药行为不受粒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婷  刘春艳  李颖  阴龙飞 《中草药》2020,51(17):4457-4463
目的制备乳糖酸(LA)修饰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接枝白藜芦醇(Res)的纳米颗粒,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发散法合成G3.0PAMAM,将末端部分羧基化(PAMAM-COOH),经酯化反应键合Res、酰胺化反应接枝LA在载体表面,制备LA-PAMAM-Res纳米颗粒,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IR)进行表征;LA-PAMAM-Res物理包载Res制备LA-PAMAM-Res/Res纳米颗粒,并用透析法检测其包封率;HPLC检测2种纳米颗粒的载药量,激光粒度分析法考察其粒径,透析法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性能,溶血性实验评价其生物安全性;MTT法考察PAMAM、PAMAM-COOH、Res、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的细胞毒性及抗癌活性。结果成功制备了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纳米颗粒。LA-PAMAM-Res/Res的包封率为(75.1±2.2)%,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的载药量分别为(7.2±0.9)%和(18.4±1.1)%,粒径分别为(126.3±3.4)nm和(251.0±15.7)nm,72 h时体外药物释放度分别为(23.83±0.43)%和(35.28±0.72)%,溶血率均低于5%,且载体PAMAM-COOH比PAMAM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仍具有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结论制备了能使药物缓慢释放、生物相容性良好、低细胞毒性和具有抗癌活性的LA-PAMAM-Res和LA-PAMAM-Res/Res纳米颗粒,且LA-PAMAM-Res/Res进一步提高了Res的载药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工艺,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工艺初步筛选后,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以粒径、多分散指数和乳化时间为指标,确定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处方;以析晶情况、粒径、多分散指数、乳化时间以及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促过饱和抑制剂。结果: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处方为油酸乙酯-(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4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20∶35∶45∶1)。穿心莲过饱和自微乳乳化后的平均粒径(29.26±0.56)nm,多分散指数0.19±0.02,Zeta电位(-10.23±2.34)mV,乳化时间(62.39±2.03)s,1 h累积溶出度高达91%。结论: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后可明显抑制穿心莲内酯自微乳液的析晶时间,增加自微乳的稳定性;相较于普通自微乳可明显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进而提高该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6.
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和评价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Bru-PLA-NPs).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Bru-PLA-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制得的Bru-PLA-NPs的平均粒径为95 nm,多分散指数为0.362,zeta电位为-15.68 mV.Bru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37%.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Bru溶液相比Bru-PL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的Bru-PLA-NPs粒径小,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和评价马钱子碱聚乳酸载药纳米粒(Bru-PLA-NPs)。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Bru-PLA-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制得的Bru-PLA-NPs的平均粒径为95 nm,多分散指数为0.362,Zeta电位为-15.68 mV。Bru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37%。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Bru溶液相比Bru-PL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的Bru-PLA-NPs粒径小,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娜  张利红  程玲  李娟娟  邱玲  沈刚  韩晋  袁海龙 《中草药》2015,46(12):1759-1763
目的制备金丝桃苷固体纳米晶体(hyperoside solid nanocrystal,Hyp-SN),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Hyp纳米混悬剂,并进一步冷冻干燥得Hyp-SN。以平均粒径及多分散度指数(P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对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所得Hyp-SN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并测定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以叔丁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的Hyp-SN平均粒径为(405.2±14.6)nm,PI为0.25±0.08(n=3);扫描电镜显示Hyp-SN呈不规则棒状,大小较均匀,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Hyp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后,仍以结晶状态存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Hyp-SN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显著高于Hyp物理混合物。结论 Hyp-SN制备方法简便,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