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魏××,女,26岁,工人。于产后两天即发烧40℃。经产科诊断为“产后感染”。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反复作妇科检查,未发现泌尿系感染征象,血培养多次,均为阴性。邀中医会诊时体温39℃,上午下降,下午升高,面红,无恶寒,口干不多饮,食少,舌黯,脉细数。追问病史,产后五天即无恶露。拟诊瘀血发热,予活血祛瘀法。处方:生地2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红花18克(醋炒)、炒荆芥10克、柴胡10克、泽兰12克、生山楂30克。服三剂后恶露即出现,  相似文献   

2.
例一,王××,女性,21岁,泉港公社农民,住院号10090。产后第二天,突然发热恶寒,体温38.8℃,继之高热持续在40℃左右。经用青、链霉素等治疗3天无效,乃邀中医会诊。见患者重被而卧,仍感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身体疼痛,口干便结。恶露未净,量少,色红有块。舌暗红,苔白,脉紧而数。处方:泡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6克,葛根30克,生蒲黄10克,全当归10克,川芎7克,桃仁6克,炙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4枚,二剂。服一剂得微汗而热退寒罢,头痛大减。二剂后,身痛若失,仅恶露仍少,大便稍结,继用生化汤加减调理,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王××,男,70岁,1985年8月诊。素有冠心病史,因下利10余日,夜间突发热恶寒,心下满而欲呕。诊见:痛苦貌,发热恶寒(39℃),四肢厥冷,心下逆满,泛泛欲呕,头晕重胀痛,头汗出,脉弦细。忆及《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可与小柴胡汤”。急书:柴胡1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6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服2剂后往诊,脉证如故,细审之心下  相似文献   

4.
日中恶寒     
<正> 吴某,女,52岁。1985年11月2日初诊。患者近一个月来,每日中午(12时至14时左右)恶寒;甚者四肢逆冷,虽得衣被但恶寒不减;扪之肌肤不温,无汗出,约两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常感全身无力,纳食睡眠尚可;舌淡苔白,脉沉细。查其恶寒发作时及发作后体温均正常,化验血及X线检查无异常。据《伤寒论》所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与患者“手足逆冷,脉沉细”正相对应。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甘(?)(?)克。水煎服。服上方三剂,恶寒减轻,继服三剂病愈。按恶寒多由外邪袭表,营卫不和所致,属外感表症的一个症状,常与发热、头痛等并见。而日中恶寒,既不同于外感之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为汉·张仲景创制的一个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作者据仲景方意,试用于半表半里或肝郁气滞为主的发热、郁证、心悸怔忡、咳嗽,呕吐、腹痛、大便难、月经不调、疟疾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发热张××,男,13岁。三天来寒热往来,头晕头痛,胸胁苦满,恶心欲吐,口苦纳呆,体温39℃,舌苔薄白,脉弦小数。以经用青霉素、土霉素、感冒冲剂等不减。综其脉证,诊为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为拟小柴胡汤和解之。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五个,甘草10克。一剂后,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二剂诸证消失而愈。李××,女,28岁。突然寒热往来两天,诊泌尿系感染,尿:白细胞(+++),脓球(+),红细胞10~15个,上皮(+)。血:白细胞15000/立方毫米,中性80%。前医予抗菌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效。审其脉弦小数,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头晕纳呆,体温39.8℃,  相似文献   

6.
病例介绍 1.月经后期严××,35岁。初诊:1981年10月27日。月经周期错后12天,量少色黯红有小瘀块,少腹胀痛,胃脘痞满,食少便溏,白带清稀量多,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此乃肝气郁滞,脾虚湿盛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活血调经,方拟逍遥散加味:柴胡10克香附10克玄胡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5克乌药10克砂仁(后下) 3克薄荷3克煨姜三片六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7.
一、气虚感冒秦××,女,40岁。1982年11月17日诊。素体虚弱,患子宫脱垂四年。两天前淋雨受凉失治,证见微恶寒,鼻塞,头身酸痛,无汗微咳,少气懒言,纳差口不渴,舌苔薄白微腻,脉浮无力。证属气虚感冒,兼湿邪。治以益气解表。处方: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防风10克,藿香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服一剂病减,二剂表证悉除,继以补中益气丸收功。  相似文献   

8.
失音治验     
病例:卢××,女,32岁。诊断日期:1985年2月7日。患咳嗽、胸痛,发热微有恶寒两天,其夫用苏叶、生姜、红糖等为饮与服之。少顷,发热汗出,声音重浊,咳嗽、痰黄稠,口燥,咽干而痛,苔黄膩,脉滑数。证属痰热犯肺,肺失清肃。治以清肺利咽,泄热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射干10克、鱼腥草15克、虫蜕6克、苡仁15克、甘草3克。二剂痊愈。  相似文献   

9.
产后便秘乃妇科常见病,失治或不治易导致脱肛或子宫脱垂。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愈多例,疗效顿佳。现举验案二则如下: 案1:罗××,22岁,于1984班9月28日初诊:初产妇,第二产程过长,流血较多,产后六天大便未解,欲便则挣努不下。诊见:形瘦倦怠,面色(白光)白,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证属产程长耗中气,失血阴云。治宜补益中气,养阴润便。处方:黄芪2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炙草10克白芍30克熟地50克炮姜5克,水煎服。二剂后大便正常,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0.
一、两足烘热李××,女,57岁,近半年来经常两脚心和足胫发热,如置火炉上,入夜更甚,睡时常伸出被外。素患头晕头痛,面部微肿,腰痛等症,卧床休息后腰痛才稍减,曾服“知柏地黄丸”,“清骨散”等滋阴清热药无效。察其舌脉: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拟为湿热下注。治宜二妙散加味,冀湿热得清,烘热得解。处方:苍术10克,黄柏10克,防已12克,萆解10克,当归10克,牛膝12克,龟板15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10克。服药六剂,两足烘热,竟获痊愈。唯仍时有头晕等肾虚之症,难以速治,乃以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缓图之。  相似文献   

11.
产后腹痛 产妇表现为腹痛隐隐,喜温,恶露量少色淡,脉细弱。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气养血,温中散寒。取当归15克,生姜50克,陈皮10克,羊肉400克。将羊肉切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腥后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和盐,武火烧开文火炖至肉烂即可食用。 产后表现为小腹疼痛,恶露淋漓不爽,颜色紫黑有块,  相似文献   

12.
例一:产后高热。张××,女,30岁。产后三天发热,体温40.2℃,头痛,恶寒有汗,苔薄微腻,脉浮小数。乃产后气阴两亏,风邪乘虚外袭,以致营卫不和;治当调和营卫,补虚退热。处方:川桂枝3.0、杭白芍10.0、炙甘草3.0、生姜片1.0、大黑枣4枚、太子参15.0、嫩白薇10.0、香青蒿5.0。按:服参薇蒿桂枝汤二剂,体温降至正常,余症消失。例二:剖腹产后高热。患者蔡××,女,29岁,市二院妇产科病员,住院号:3469。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  相似文献   

13.
无汗症     
<正> 刘××,男,52岁,莒县峤山公社北井大队社员。1976年4月8日来诊。患者十五年前的夏天,外出卖瓮罐,途中,大汗淋漓,适逢倾盆大雨,遍身湿透。回家后,头痛身疼,恶寒、无汗。经用中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无汗一症反而更著。特别每年夏季,在田间劳动时,烈日暴晒,皮肤灼烫而痛,从不出汗,心中烦躁,甚是难忍。现症:精神佳,面色红润,头痛身疼,无汗,时有恶寒,烦躁口渴引饮。舌淡苔边白中黄,脉弦紧鼓指。辨证:属伤寒表实症,日久寒邪部分化热。治则散寒解表,清热除烦。方用《伤寒论》大青龙汤:麻黄8克、杏仁9克、桂枝6克、生石膏3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三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首剂一次,患者自觉体内热势向外向  相似文献   

14.
膈下逐瘀汤具有调气逐瘀的功效,笔者根据呃逆气机不顺,上逆动膈的机理,用治呃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蒋××,男,40岁。1989年10月27日诊。患者因胃痛复发,杂治数月无效,并从嗳气中出现呃逆,服疏肝理气,降逆止呃等剂效不明显来诊。现症,呃声频作,胃脘胀痛,胸胁不舒,食少不饥,大便秘,心烦,舌黯,脉弦数。处方:乌药、香附、枳壳、焦三仙各12克,元胡、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大黄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服药3剂,呃逆胃痛大减。继服上方5剂,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一、肛裂夏××,女,38岁,教师。1978年6月4日就诊。便后肛门不适,疼痛,久治乏效。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微数。此乃大肠燥热,血瘀伤络。治以活血化瘀,泻火通便:当归尾10克、桃仁10克、火麻仁12克、生大黄6克、蜈蚣4条、黄柏6克、龙胆草lO克、元明粉12克。服药当晚腹泻三次,便血、疼痛消失;原方去元明粉连服四剂而愈。二、内痔便血  相似文献   

16.
1 产后发热 李某 ,女 ,2 8岁 ,1999年 3月 18日就诊。分娩 15d,发热 3d,畏寒 ,口不干 ,但喜热饮 ,经西药静滴 ,仍 38℃。诊见 :面色苍白 ,神疲 ,语音低 ,恶风汗出 ,畏寒厚衣 ,恶露未尽 ,头晕 ,口淡纳差 ,舌胖、苔薄白 ,脉细数无力。辨证属营卫不和之表虚证 ,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法。方选桂枝汤加味 :桂枝 10 g,炒白芍10 g,炙甘草 6 g,生姜 6 g,大枣 7枚 ,炒当归 15g,西党参 15g,益母草 10 g。水煎 ,连服 3剂后 ,热退身安而愈。按 :产后气血大亏 ,恶风汗出 ,脉细无力 ,表虚证用桂枝汤无疑 ;加党参、当归益气生血扶正 ,加益母草祛瘀血生…  相似文献   

17.
例一:曾××,女,21岁,1989年3月3日初诊,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烧一周,体温波动于38.8℃左右,白细胞计数14.4×10~9/L,嗜中性85%,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大剂量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发热,汗出,小腹疼痛拒按,恶露甚少,夹杂淤块,舌质暗边有淤点,脉数,证属产后淤血阻滞胞宫而发热,拟生化汤加味。处方:当归、川芎、桃仁、元胡、益母草各12克,赤芍15克,柴胡、炮姜、甘草各6克,水煎服,日一剂。服药四剂后,体温降至36.8℃,热退病瘥而愈。按:产后多淤,其淤血既是胞脉受损后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诸多产后病变的致病因素。《医宗  相似文献   

18.
案①;膀胱蓄水证尹××,女,45岁,农民。1973年12月7日初诊,发热,恶寒、头身疼痛10日。苔白,脉浮缓。处以葱鼓汤加荆,防,白芷。药后微汗出,恶寒稍减,然身热不解。越5日,烦喝喜热饮,饮后泛恶欲吐,少腹满闷,小便不利。此太阳表证失治、邪入膀胱、气化失职、水道不利之蓄水证也。乃拟五苓散加味:泽泻15克,猪苓、茯苓、白术各9克,桂枝7克,生姜3片。翌日小便清长,饮水减半,恶寒罢。再进一剂,诸证霍然。  相似文献   

19.
家传秘方地黄蜂大枣汤,由地黄蜂100克(干品),大枣7枚组成。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主治妇人产后身痛(产傉期所患的风湿性关节炎)。兹将先父五十年代所治的病例整理一则如下: 张××,女,30岁。患者因八年前产后失血过多,复因受风,遂现恶寒发热头痛,继之出现下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屈伸不利。口服止痛片,恶寒  相似文献   

20.
刘××,男,10岁。1987年3月15日诊。患孩一周前发现左侧阴囊逐渐增大,无发热疼痛,阴囊大小与体位、咳嗽、挤压无关。检查:左侧阴囊肿大,内可触及光滑肿物,有囊性感,左侧睾丸不能触及,透光试验阳性。诊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症见舌淡苔白,脉弦。证属厥阴受寒,肝寒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厥阴寒气挟水湿下注阴囊所致之水疝。治宜温肝散寒,运化水湿,方选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处方:吴茱萸5克,桂枝、生姜各6克,党参、白术各10克,茯苓12克,大枣6枚,甘草4克。服药3剂,肿大之阴囊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