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内皮素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田昌  田青 《高血压杂志》1996,4(3):171-178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odulin,AM)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性和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测定培养的VSMC内MAPK活性和3H-TdR参入。结果10-8ET-1可明显增加培养的VSMCs内3H-TdR参入(增加67%,P<0.01)和APK激活(活性增高11倍,P<0.01),而10-10~10-7mol/L肾上腺髓质素(13-52)[AM(13-52)]与ET-1(10-8mol/L)同时孵育,则可显著抑制ET-1的上述作用,与10-8mol/LET-1单独应用时相比,3H-TdR参入和MAPK活性分别减低22%~52%(P值均<0.01)和8.1~29.4%(P值分别<0.05或0.01)。而单用AM(13-52)对培养的VSMC3H-TdR参入和MAPK活性无明显影响(P值>0.05)。结论AM(13-52)具有抑制ET所致的MAPK激活和VSMC增殖的作用。AM与ET相互作用,参与内皮源的细胞旁分泌调节体系的构成,共同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的稳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所致胃粘膜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观察了亚硒酸钠对MNNG所致胃粘膜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DS)、脂质过氧化物(LPO)和rasP21表达的影响.结果胃粘膜细胞先用10μmol/L或1μmol/L亚硒酸钠预处理4h,再给MNNG组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水平(cpm/×10-6min-1,1166±156或1566±187vs1838±205,P<001~005),脂质过氧化物(20d,μmol/L,45±06或47±06vs74±07,P<001)和rasP21蛋白含量(20d,A,068±008或086±007vs108±011,P<001~005)均显著低于MNNG组.结论一定剂量亚硒酸钠对MNNG诱导的胃粘膜细胞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态高压(HPH)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分为四组:对照组(n=10),缺氧组(n=10),缺氧+L-NAME组(n=10),缺年头+L-Arg组(n=10)。通过P50压力传感器测量定四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缺氧+L-Arg组的PAMP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组的右室(RV)干重/左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患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 R T P C R 加 dotblot法测定血吸虫病患者 P B M C中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作比较,并研究了部分肝脏组织(肝癌患者16 例,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 5 例)中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与 P B M C中水平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中 H A、 L N、 Col ⅠⅤ和 P CⅢ水平,作为衡量肝纤维化活动与否的指标。结果: P B M C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n= 21,126±014),肝硬变患者组(n= 15,205±081)和肝癌患者组(n= 25,183±12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 16,062±040)( P< 005)。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又显著低于肝硬变患者组或肝癌患者组( P< 005),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肝组织与 P B M C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H A、 Col Ⅳ和 L N 异常组的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患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 R T P C R 加 dotblot法测定血吸虫病患者 P B M C中 T G Fβ1 m R N A 水平,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作比较,并研究了部分肝脏组织(肝癌患者16 例,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 5 例)中 T G Fβ1 m R N A 水平与 P B M C中水平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中 H A、 L N、 ColⅠⅤ和 P CⅢ水平,作为衡量肝纤维化活动与否的指标。结果: P B M C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n= 21,126±014),肝硬变患者组(n= 15,205±081)和肝癌患者组(n= 25,183±12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 16,062±040)( P< 005)。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又显著低于肝硬变患者组或肝癌患者组( P< 005),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肝组织与 P B M C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H A、 ColⅣ和 L N 异常组的 T G Fβ1 m R N 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正常人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两种亚组分,即贫含载脂蛋白E的VLDL和富含载脂蛋白E的VLD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MPM)脂质堆积的影响。将贫含载脂蛋白E的VLDL和富含载脂蛋白E的VLDL分别与MPM温育24h后,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胆固醇酯(cholesterylester,CE)随VLD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P<0.05),且对MPM内TG的增加量以贫含载脂蛋白E的VLDL居多(P<0.01),而对MPM内CE的增加量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提示,贫含载脂蛋白E的VLDL和富合载脂蛋白E的VLDL均能促进MPM内TG、CE堆积,从而使巨噬细胞(macrophage,MP)转变为泡沫细胞。  相似文献   

7.
陈铁骅  凌琦 《高血压杂志》1999,7(3):272-27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对心肌细胞 Bcl┐2 和 c┐myc 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及其受体机制。 方法:分离纯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血管紧张素或/和氯沙坦(血管紧张素的 I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处理,然后提取总 R N A,用 Northern 杂交检测 Bcl┐2 和 c┐myc 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分析时,以正常乳鼠心肌细胞中 Bcl┐2 m R N A / 18 S或 c┐mycm R N A / 18 S的比值定为 100 % 。结果:血管紧张素 10- 5 m ol· L- 1 处理 24 小时使 Bcl┐2 基因转录水平下调至正常的26 % ( P< 0.01, n= 3 )。血管紧张素的处理时间短至 12 小时或血管紧张素浓度为 10- 7 m ol· L- 1 或 10- 6 m ol· L- 1 时均无此作用,表明血管紧张素使心肌细胞 Bcl┐2 基因转录下调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氯沙坦 10- 5 m ol· L- 1能完全取消 10- 5 m ol· L- 1 血管紧张素对心肌细胞 Bcl┐2 基因转录下调的作用(103±4 % , P< 0.01, n= 3 ),单独用 10- 6 m ol· L- 1 或 10- 5 m ol· L- 1 的氯沙坦对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0.
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B,CVB)感染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1-6IgM和CVB1-6IgG进行检测。结果①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28.57%vs7.5%,P<0.05),但明显低于心肌炎组(60.00%,P<0.05)。②潜、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38.10%vs7.5%,P<0.05),但与心肌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有CVB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人参对实验性缺血心肌细胞β受体及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人参对实验性缺血心肌细胞β受体及c A M P含量的影响。方法:对45 只健康成年 S D 纯种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及冠状动脉结扎加人参治疗组,每组 15 只,应用受体放射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膜 β受体数量和解离常数( Kd),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内c A M P含量,在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结扎 L A D2 周后心肌细胞β受体的最大结合量( Bm ax,0.279 nm ol)较假手术组(0.093 nm ol)明显升高( P < 0.05);心肌细胞 β受体的 Kd(12.431 nm ol)较假手术组(1.319 nm ol)明显升高( P < 0.05);心肌细胞内c A M P水平〔(1 293.96±519.36) pm ol/g〕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774.44±210.55) pm ol/g〕( P < 0.01);经人参治疗 2周后缺血心肌内 c A M P 水平〔(805.02±362.48) pm ol/g〕明显低于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 P <0.01),与假手术组相似。结论:人参有降低缺血心肌内c A M P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采用惠普系列双通道动态心电图机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进行了HRV分析。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AMI患者(B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AMI患者即C组)相比,24h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大于50ms的百分比(pNN50)均增加(7.26±3.44msvs4.27±2.01ms,126.34±30.05vs91.48±29.21,P均<0.05),高频带(HF)增大(8.53±1.97ms2/Hzvs6.72±2.08ms2/Hz,P<0.05),低频带(LF)降低(12.64±3.05ms2/Hzvs15.31±4.21ms2/Hz,P<0.01)。ACEI治疗的AMI患者(A组)与对照组(c组)相比,pNN50增加(123.59±27.63vs91.48±29.21,P<0.05),低频与高频的比值降低(2.13±1.05vs2.35±0.87,P<0.05),其中伴有心力衰竭者与不伴心力衰竭者相比HRV改善较显著。ACEI和β-受体阻断剂对OMI患者?  相似文献   

13.
CGRP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VSMC的NOS活性和NO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高血压病(EH)患者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作用。方法:对EH患者和血压正常者(NT)的动脉VSMC进行培养,分别测定EH组和NT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观察EH患者VSMCNO的产生以及CGRP对其的影响。结果:①基础状态下,EH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为42.73±6.76μmol/(2.5×106cels)和0.24±0.05nmol/(2.5×106cels),均显著低于NT组的74.52±4.37μmol/(2.5×106cels)和0.55±0.10nmol/(2.5×106cels)(P<0.05);②在CGRP作用下,EH组的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为88.63±4.12μmol/(2.5×106cels)和10.55±1.28nmol/(2.5×106cels),均显著低于NT组的100.49±9.69μmol/(2.5×106cels)和12.45±1.61nmol/(2.5×106cels)(P<0.05);③基础状态和CGRP作用下两组VSMC的NO含量和NOS活性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事件的影响。回顾性选择分析AMI患者75例(溶栓治疗组43例、未溶栓组32例),通过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h常规心电图计算QTd、校正QTc(QTcd),并在入院后一周内心电监护观察MVA事件发生情况。溶栓再通组QTd、QTcd较溶栓前显著缩短(42.6±14.3msvs71.7±16.9ms,45.9±17.4msvs74.8±18.5ms,P均<0.01);溶栓未通组、未溶栓组入院24h期间QTd、QTcd无明显变化(P>0.05)。QTd、QTcd≥90ms者MVA事件明显高于<90ms者(70.6%vs10.2%,P<0.01),溶栓再通组MVA事件与溶栓未通组比较趋于减少(11%vs28%)。结论:AMI后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以缩短心室复极的QTd,从而可能减少AMI后早期MVA的发生;无效的溶栓治疗对AMI近期预后无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患者促胃液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细胞内促胃液素(Ga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法检测35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细胞及癌旁粘膜细胞内Gas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Gas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根治术后明显低于术前(29ng/L±5ng/Lvs35ng/L±12ng/L,t=2772,P<001),在高分化(36ng/L±16ng/Lvs28ng/L±5ng/L)和中分化腺癌组中(38ng/L±7ng/Lvs27ng/L±3ng/L)差异显著(t=2152和2356,P<005).大肠癌细胞内Gas水平明显高于癌旁3cm和6cm粘膜(213ag/细胞±72ag/细胞vs147ag/细胞±36ag/细胞,139ag/细胞±32ag/细胞;t=4891和5613,P<001)和正常粘膜(136ag/细胞±46ag/细胞;t=2534,P<005),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241ag/细胞±78ag/细胞vs161ag/细胞±46ag/细胞,t=2505,P<005).结论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方式分泌Gas,Gas升高是大肠癌分化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IL-1β对醋氨酚(AAP)引起小鼠在体肝脏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工作旨在观察IL-1β抗肝损伤效应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发挥的还是通过其它途径间接发挥的,探讨IL-1β抗肝损伤作用的传递机制。方法向无血清培养24小时的原代肝细胞加人20mMol/L的AAP,在加醋氨酚前60min和sowin,向不同组分别加人IL-1β和/或L-NAME(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加AAP后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测培养液中ALT和AST的活性及肝细胞内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IL-1β可完全抑制醋氨酚引起的肝细胞培养液中ALT、AST的升高,不能逆转醋氨酚引起的肝细胞内cAMP含量的降低,但与正常组相比,IL-1β可提高正常肝细胞内CGMP的含量(P<0.05)和醋氨酚损伤组的肝细胞内cGMP的含量(P<0.01)。加人NO合酶抑制剂L-NAME可抑制IL-1肝细胞保护作用。结论IL-1β对肝细胞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肝保护剂。这种保护可能与IL-1β引起的肝细胞内NO、cGMP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分别检测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观察CABG后,即晚期再灌注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发现CABG后滤波后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95.0±10.2msvs105.0±16.7ms,P<0.05)。8例中3例VLP阳性,CABG后1例VLP转为阴性。提示晚期再灌注可能对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老年冠心病组和老年对照组的SAECG进行分析。老年冠心病组滤波后QRS波时限(TQRS)、滤波后QRS电压低于40μV的时限(LAS40)、滤波后QRS终末40ms的平均平方根电压(RMS40)分别是104.45±20.01ms、30.69±7.71ms、38.88±6.71μV,与老年对照组相比明显差异(分别为P<0.05、P<0.01、P<0.01);在非老年人群中,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阳性(EXE.P)组与对照组和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阴性(EXE.N)组的TQRS、LAS40、RMS40对比,前组较后2组也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表明SAECG作为无创伤性和安全的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TNF-α和IFN-α依赖细胞MTT比色分析法,研究了5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病人血清中TNF-α、IFN-α活性,。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血清中TNF-α生显著的高于正常成人(PBs)组(P〈0.05);IFN-α活性明显低于PBs组(P〈0.01)。ABMT前血清中的TNF-α、IFN-α活性显著高于ABMT后9-10天(P〈0.05)和21天(P〈0.05);与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10%D-半乳糖胺(D-Ga1N)0.6g/kg及大肠杆菌O111B4脂多糖(LPS)0.1mg/kg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分别于给D-GalN前20分钟及后6小时、11小时,精氨酸(Ars)组给子L-Arg0.5g/kg腹腔注射;Arg一硝基精氨酸甲酯(NAME)组给予L-Arg0.5g/kg加L一NAME50mg/kg;NAME组给予L-NAME10mg/kg;地塞米松(D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