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参对烧伤早期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两组烧伤后创面瘀滞区微循环血量。结果:伤后两组瘀滞区微循环血量急剧下降,2h降到最低,生理盐水组伤后各时相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丹参组。丹参组ET含量伤后各时相上升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含水量伤后4、24、48h明显高于丹参组;生理盐水组MDA含量伤后呈进行性上升,而丹参组一度上升后很快下降。14d观察到生理盐水组瘀滞区坏死面积明显大于丹参组。结论:丹参可改善创面瘀滞区微循环,显著减少瘀滞区坏死面积。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烧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参对烧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烧伤组(B)、治疗组(C)。B组和C组造成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在伤后1、2、6小时,动态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能荷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1)伤后2小时内,B、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水平无显著降低(P>0.05)。伤后6小时,B、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aa3水平显著低于A组<0.05);同时C组显著高于B组(P<0.05);(2)伤后1小时开始,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水平、能荷和SOD活力均呈进行性下降改变;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丹参能显著提高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能荷和SOD;明显改善大鼠烧伤后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及明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在烧伤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烧伤早期肾脏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30%Ⅲ度烧伤后血浆及肾脏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应用外源性NO载体SIN-1以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结果:大鼠烧伤后肾脏明显受损,伤后血浆及肾组织NO、ET含量明显升高,由于NO升高幅度相对较低,ET/NO值也显著增加,肾组织ET/NO值改变与肾脏血流量的降低呈显著负相关;伤后在一定的液体复苏下应用SIN-1可一定程度恢复肾脏血流量,增加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三磷酸腺苷(Na+-K+-ATP)酶活性及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含量,减少丙二醛(MDA)、腺苷酸(AMP)含量,减轻肾组织水肿.结论:烧伤后由于肾脏内源性NO的相对不足,导致肾脏血管收缩,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继而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外源性补充NO则可一定程度逆转烧伤后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1周后电镜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并且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等肺损伤指标。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湿/干重比均优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且不同程度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含量及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结论丹参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拉帕米对烧伤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砚  陈意生  郭乔楠 《武警医学》2001,12(8):461-463
 目的了解烧伤后心肌细胞病理变化特点及维拉帕米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烧伤大鼠心肌病理变化.结果烧伤后心肌病理改变以单纯烧伤组程度最重,补液组次之,维拉帕米治疗组最轻.结论烧伤可导致心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是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维拉帕米可明显减轻烧伤后心肌细胞病理变化程度,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烧伤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常用酶学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LDH)、谷草转氨酶(AST)等来测定判断心肌损伤情况 ,但由于三者均同时表达于骨骼肌、平滑肌 ,使其测定心肌损伤时特异性低 ,较难准确诊断心肌疾患。近年来新发展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检测技术能灵敏、高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笔者动态观察了严重烧伤患者血清CTn -I变化规律并与CK、LDH、AST比较分析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6月至20 0 0年 6月住院烧伤患者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8~ 6 8岁 ,平均 33.1岁。烧伤面…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30%Ⅲ度烧伤兔伤后血浆渗透压下降,CEC及ACE活性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形态学改变,表明伤后内皮细胞受损。缺氧、烧伤血清、TNF、内毒素、FPAB及活化粒细胞能损伤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Ⅲ度烧伤大鼠伤后血浆ET-1明显增多,ET-1、ETA、ETB、mRNA于心肺肝肾的表达,于伤后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的结果,均表明其明显增强。烧伤内皮素增加,不但使血管收缩,而且增加内皮细胞透性。采用细胞  相似文献   

8.
烧伤早期大鼠主要脏器内皮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定位63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王旭高建川吴雄飞杨宗城黎鳌关键词灼伤;内皮素;原位杂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内皮素(ET)是目前所知体内作用最强的缩血管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舒缩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通过冷刺激小鼠模型观察新老两种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应激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比较。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组、冷应激组和两种六味地黄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连续灌胃7d,每日于(10±0.5)℃冷水中游泳5min,于末次实验后,取血清、脑、胸腺及脾组织,分别测定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计算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口服液可使冷应激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LDH活性降低(P〈0.05);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两种工艺六味地黄口服液中、大剂量给药组可以增大胸腺和脾脏指数。结论六味地黄口服液对冷刺激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保护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参(SM)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夹闭大鼠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40 m in,再灌注6 h制备胰腺IR损伤模型,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丹参保护组(SM组)。光、电镜观察胰腺腺泡细胞结构改变;测定血淀粉酶、脂肪酶含量,测定大鼠胰腺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SM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较IR组显著降低(P<0.01);SM组SOD活性较IR组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较I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0%乙酸诱导的慢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溃疡黏膜的病理切片及测定血浆内皮素(ET-1)、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能促进胃溃疡黏膜的愈合,降低ET-1、MDA水平,提高SOD水平。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对大鼠乙酸胃溃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氧自由基对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红细胞CR1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对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红细胞膜补体受体 1型分子 (CR1)数量表达水平变化 (即活性变化 )的影响。方法 :于伤后 1天、 3天、 5天、 7天、 14天、 2 1天、 2 8天、 35天 ,采用酶联免疫 (ELISA)法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量 ,同时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 ) ,观察其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患者伤后红细胞CR1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但伤后 2 8天后逐渐恢复至正常 ;②伤后SOD和GSH PX的水平显著下降 ,MDA的水平显著上升 ,至少伤后 2 1天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③红细胞CR1分子表达水平与SOD和GSH PX的水平呈高度正相关 (r=0 90 4、P <0 0 1;r=0 938、P<0 0 0 1) ;与MDA的水平呈高度负相关 (r=0 86 0、P <0 0 1)。结论 :红细胞膜极易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 ,烧伤后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可直接影响红细胞膜的功能 ,特别是红细胞膜CR1分子表达降低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RCIA)降低 ,提示减少机体自由基的产生 ,提高患者RCIA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寻找烧伤后期最有效的康复手段。方法我科从2009年7月~2012年5月使用河南省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气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华灯牌GSX—SLl型移动式浸浴水疗槽,对1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实验组)进行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手工清创换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18例患者烧伤残余创面经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后,创面新鲜清洁,上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6例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创面自行愈合,且愈后皮肤平整有弹性,疤痕增生不明显,2例患者经浸浴治疗3~4次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鲜经积极手术植皮治疗后完全愈合。对照组18例患者经传统手工清创换药数次后,11例患者自然愈合,7例经手术植皮后愈合.对照组换药愈合时间较长,愈后皮肤疤痕明显增生。结论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能有效清洁烧伤残余创面,减少创面的细菌和毒素,改善创面和创周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疤痕增生,同时减轻换药或功能锻炼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防治烧伤后瘢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防治烧伤后瘢痕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药机疗法,美宝瘢痕平,弹力套”三联疗法为主。辅助于按摩,口服祛瘢药物,手术等方法防治烧伤后瘢痕。结果320例患者1032个部位采用上述方法,治愈率89%,有效率11%。结论:综合疗法是防治烧伤后瘢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在伤后不同时段 (伤后 1~ 3天、 4~ 1 0天、 >1 0天 )发生酸碱失衡类型的变化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 :利用新的酸碱失衡四步判断法对我科 1 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住院的 1 5 3例严重烧伤病人同步检测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1 )全组患者除 1 6例酸碱失衡类型属正常外 ,其余 1 37例中 ,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 4 4例 ,其中以呼吸性碱中毒 (呼碱 )最多 ,2 3例 ;双重性 5 7例 ,以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代酸 )为主 ,2 3例 ;三重性 36例 ,以呼吸性碱中毒并高阴离子间隙 (AG)代酸并代谢性碱中毒 (代碱 )为主 ,共 2 3例。 (2 )在休克期 (伤后 1~ 3天 )以单纯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 ,最多见的类型是代谢性酸中毒 (1 4例 ) ,在水肿回收期 (伤后 4~ 1 0天 )与修复期 (伤后 1 0天以后 )均以双重性酸碱失衡类型为主 ,但最多见的类型分别是呼碱 (9例 )与呼碱并代碱 (5例 )。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在伤后不同时段的酸碱失衡类型比较复杂 ,烧伤休克期的酸碱失衡类型最多 ,修复期最少。发生率最多的是呼碱、呼碱并代酸以及呼碱并高阴离子间隙代酸并代碱。在各时段中 ,三重性酸碱失衡并不少见 ,以呼碱并高AG代酸并代碱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烧伤后血钙降低的规律与最佳补钙时机。方法:取烧伤后20天内的未补钙组与补钙一组和补钙二组各30例,进行组问对照。观察各组血钙及其它离子的变化。结果:三组血钙浓度均低于正常值(2.25mmol/L~2.75mmol/L),但以未补钙组烧伤后血钙降低明显,第三天达最低值,持续时间与烧伤严重程度成正比,一般在伤后三周趋向恢复:补钙一组(连续5天补钙)血钙变化最小,补钙二组(隔日补钙10天)次之。结论:烧伤早期补钙可维持血钙浓度,早期连续补钙5天较隔日补钙10天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mall doses of radiation on the cell-cycle and related processes, and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small doses of radiation to induce an adaptive respon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K6, a lymphoblast cell line with wild-type p53, and U937, a monocytic leukaemia cell line with mutant, inactive, p53 were exposed to gamma ray doses ranging from 0.1Gy to 3Gy. Cell-cycle distributions and cyclin B1 were assess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p53 and p21 protei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fter staining with Hoechst 33342, and by measurement of the pre-G1 cell population by flow cytometry. Micronuclei were determined in cytokinesis-blocked cell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ults: In TK6 cells, radiation exposure induced elevated p53 and p21 levels and delayed expression of cyclin B1. No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 were found in U937 cells. Although both cell lines arrested in G2/M after larger doses of radiation, G2/M-arrest occurred after 0.1Gy and 0.3Gy in TK6 cells only. An apoptotic adaptive response was induced in both cell lines by a 0.1Gy priming dose but an adaptive response with respect to micronuclei was observed only in U937 cells. Conclusions: The radiation adaptive response can occur in the absence of wild-type p53. A small dose of radiation may not protect cells against both apoptosis and cytogenetic damage caused by a subsequent larger dose of radi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力竭性游泳对小鼠脑、肝、肌组织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力竭性游泳后小鼠肌组织自由基生成增多,LPO水平显著增加,导致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血清CK、LDH活性明显升高,同一运动负荷对小鼠不同组织器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不尽相同,以骨骼肌变化最为明显,肝脏次之,脑组织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湿法治疗烧伤创面的理论依据。方法:借鉴传统疗法的不足,以物理和生物等学科的观点,阐述应用湿法治疗的理由。结果:在理论上湿法治疗较为科学。结论:体表烧伤创面应首先选用湿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