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耐受性、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病人52例,年龄(45±11)岁,服用拉西地平2~8 mg/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服药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大于50%,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结论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安全,能持续24 h.  相似文献   

2.
陈丽媛  陈林  仇昌智  篮子深 《内科》2010,5(4):358-360
目的评价拉西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口服用拉西地平2~8mg/d,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及治疗后8周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西地平能降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 mg/d,用药4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心率、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总时间、ST段最大下移数值,记录24 h、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结果用药后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下降(P<0.05,P<0.01),用药后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明显下降(P<0.05,P<0.01),用药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下降(P<0.05).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缺血总时间以及最大ST段下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 mg/d,能改善心肌缺血又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拉西地平片后血压的变化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4例,于停服原降压药物2周后,每日服拉西地平片4mg,连续4周。每周随访1次,于治疗前及服拉西地平片4周末各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1次。结果:服用拉西地平片后,患者诊室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非常明显(P<0.01),ABPM则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白天平均收缩压非常明显下降(P<0.01),白天平均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拉西地平片有良好降压效果,而且副作用小,价格便宜,适合贫困地区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7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用药4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平均心率、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心肌缺血总时间、ST段最大下移数值,记录24h、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结果用药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下降(P<0·05,P<0·01),用药后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明显下降(P<0·05,P<0·01),用药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下降(P<0·05)。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缺血总时间以及最大ST段下移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能改善心肌缺血又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属于非杓型高血压的需要药物治疗的1级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早晨7:00服药)和B组(晚上7:00服药)。两组均选用坎地沙坦4mg,用药8周后观察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参数,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问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比A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晨或夜间服用坎地沙坦均能有效降低非杓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及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但夜间服药组在控制夜间收缩压和纠正血压昼夜节律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病人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和24 h血压监测资料,入选43例高血压合并SAS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和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21例),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4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一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血压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值,而夜间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降低,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显著降低.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应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珍菊降压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8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停服所有降压药物2周后口服珍菊降压片8周,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前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结果 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降压总有效率88.7%。结论珍菊降压片降压效果良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SPACELAB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14例有症状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24h、日间和夜间血压负荷值。结果夜间血压下降69例,24h平均血压均偏高16例,夜间血压升高20例,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9例。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诊断白大衣高血压、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对偶测血压增高者,不应轻易诊断为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物,应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状况,为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1~11月在我所就诊的正在进行降压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49例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控制率均〉50%,但是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比例控制率较低。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加强对夜间血压的控制,临床需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降压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及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组之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四周后血压及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并观察其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压显著下降(P<0.01),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下降幅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O.866,P<0.001及r=0.734,P<0.001)。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日间收缩压负荷、日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非洛地平是平稳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其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平滑指教评价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平稳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mg,1次/d,疗程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平滑指数.结果 治疗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问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11±0.32),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01±0.12).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平稳、有效并具有良好的平滑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剂量氢氯噻嗪对不同盐敏感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高风险组、中间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各组随机给予联合12.5mg氢氯噻嗪和不联合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8周后复查动态血压,比较各组内及组间的降压效果。结果:与未联合氢氯噻嗪组相比,低风险组内血压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中间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高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中,高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及中间风险组(P0.01)。结论: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性风险分层,对是否优先选择联合利尿剂的降压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可乐定透皮控释贴片(C-TTS)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门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单用C-TTS(0.1mg/片),第2组为C-TTs加用双氢克尿塞6.25mg。每周根据诊室血压下降情况调整贴片用量,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第1组在治疗后应用1~3贴C-TTS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者9例(45%),第2组应用1~3贴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者12例(60%),平均52%。两组未达标者治疗后血压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周末诊室血压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加用利尿剂组降压幅度较大,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C-TTS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治疗依从性好,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晨峰血压(MBPS)控制和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给予倍博特治疗8周,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入选病人治疗前、治疗后8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治疗前后晨峰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60例病人,经倍博特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血压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晨峰血压升高比值显著下降(P0.05);血压变异性方面优势显著,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倍博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对晨峰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均能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达普利,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达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病房住院,既往未治疗或已停止降压药物治疗4周以上,且同时完善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60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析其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根据晨峰血压水平是否超过28.67 mmHg(所有患者晨峰血压水平的最高四分位水平)分为晨峰血压增高组(44例)和非晨峰血压增高组(116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非晨峰血压增高组相比,晨峰血压增高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增大,这4个血压变异性指标与晨峰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5、0.315、0.316和0.286(均为P0.001);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校正了24 h收缩压水平、日间收缩压水平和血压节律等影响晨峰血压的因素后,除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晨峰血压的相关性消失外,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与晨峰血压的相关性仍显著存在,OR值分别为2.43(1.06~5.59)、2.23(1.16~4.30)、1.32(1.06~1.64)。结论对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下降程度、24 h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均与晨峰血压明显相关。与舒张压变异性相比,收缩压变异性与晨峰血压的相关性更强。24 h收缩压水平、日间收缩压水平和晨峰心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晨峰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74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748例,非高血压组326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监测血压,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高血压组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水平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动态24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糖尿病、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病史等人数比率以及体重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脉压是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适度降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每日一次乐卡地平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乐卡地平10mg,每日1次,效果不明显时改为每日20mg,观察八周。用药前、后分别以常规血压和动态血压观察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观察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血肌酐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均较前下降显著(P〈0.05)。心率较前无变化(P〉0.05)、血糖、血脂较前无变化(P〉0.05),血尿酸及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结论:乐卡地平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朱云  刘萃红 《山东医药》2008,48(23):75-76
选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高血压患者52例(OSAS组)及非OSAS高血压患者48例,入院后同步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两组均予低盐饮食及培哚普利和(或)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2周,其后OSAS组降压效果差者接受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天平均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舒张压(DDBP)及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无明显差异,OSAS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2周后,OSAS组全天平均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OSAS组30例药物降压效果欠佳者行CPAP治疗2周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认为对OSAS并高血压患者单纯药物降压疗效欠佳,辅助CPAP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