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曼蓉 《当代护士》2008,(9):109-110
妇科病人手术前一般须常规清洁肠道,而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清洁肠道措施。以前我科护理人员曾用一次性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管来制作灌肠器并应用于临床多年,但该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插管不易和流速较慢、清洁肠道不彻底等缺点,后来本院引进的一次性灌肠袋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不同浓度的灌肠液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患者排出粪便的效果。方法:280例各种检查前及手术前需要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70例。A、B、C、D组患者分别采用0.1%,0.2%,0.5%,1%肥皂液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结果:A、B、C、D组优分别占84.29%(59/70)、95.71%(67/70)、98.57%(69/70)、68.57%(48/70),A、B、C组优的百分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临床灌肠液以0.2%~0.5%效果较好,肥皂水灌肠液最好不宜超过0.5%。  相似文献   

3.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目的,而反复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灌肠技术更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国内护理同行对灌肠技术的更新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满  相似文献   

4.
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是将一次性注射器的乳突与肛管直接连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型号的一次性肛管与注射器的乳突连接不紧密,灌肠液易外漏,浪费药液,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尤其在保留灌肠时,因剂量不准而影响疗效,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9月用一次性针头帽作为灌肠连接管,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灌肠多采用一次性灌肠袋,此种方法存在难以控制灌注速度、无过滤设施等缺点。笔者采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灌肠,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按常规配置灌肠液,灌肠液可采用瓶装或袋装,将一次性输血器插入液体,连接一次性灌肠管,其他按常规灌肠方法进行。2优点(1)此法为封闭式,输血器和灌肠管连接紧密,操作过程不会发生渗漏;(2)易于控制灌肠速度;(3)操作简单,取材方便;(4)使用该法灌肠,对灌肠液中的药物可起到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6.
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药物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还不能达到最佳。因此,对药物保留灌肠的研究应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现就药物保留灌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使用利索灌肠液和传统的搪瓷筒灌肠均有缺点,利索灌肠液量少(110mL),而且每次不能全部注入直肠内。传统的搪瓷简灌肠法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如需调节速度,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抬高或放低灌肠筒来实现,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和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囊双腔肛管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需要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的患者各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单囊双腔肛管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橡胶肛管灌肠,比较2组患者的反应和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不适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肠道清洁度好,灌肠液保留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操作方便.结论 临床应用单囊双腔肛管,患者痛苦少,疗效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作者采用自制的肠炎灵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药物保留灌肠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而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的体位,将直接影响其临床效果。为了探讨更为理想的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传统的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良,应用云南白药灌肠液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1.
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以减少病人不适,提高灌肠效果。方法将10 0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 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灌肠时间5~8min ,实验组采用开放式膀胱冲洗装置连接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10~15cm ,气囊注气15~2 0ml,灌肠时间延长至2 5~3 0min ,观察灌肠效果及灌肠过程中病人的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量多,灌肠液保留时间长,灌肠效果好。结论改进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提高了灌肠效果,减轻了病人灌肠中的不适,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将104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滴液式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及脱管、漏液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灌肠过程中脱管、漏液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滴液式灌肠装置可以提高灌肠效果,明显减少脱管、漏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将104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滴液式灌肠装置灌肠,时照组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及脱管、漏液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灌肠过程中脱管、漏液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滴液式灌肠装置可以提高灌肠效果,明显减少脱管、漏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不保留灌肠作为软化、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术后腹胀和清洁肠道为手术、分娩、检查作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以及高热病人降温等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操作过程中,有些病人出现强烈的便意,致使排便无法控制,被迫终止灌入,灌入量无法按要求进入,严重影响了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疗效。据临床观察统计,2002~2003年我科共行大量不保留灌肠236次,其中病人在灌肠过程中出现强烈便意,导致灌肠失败共46次,2003~2005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几种护理技巧,有效的避免了该类现象的发生。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现临床上灌肠筒为瓶装灌肠液,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肛管。我科灌肠液大部分为中药(大黄、芒硝等),用一次性输液器,液体容易堵塞,一次灌肠需要更换几次输液器。因此,我科采用一次性输血器代替一次性输液器来灌肠,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将一次性输液器、吸痰管应用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个,一次性吸痰管1个. 制作及使用方法:根据医嘱配制灌肠液,通常使用生理盐水100或250 ml加入激素治疗.把配好的灌肠液挂在输液架上,插上输液管,按密闭式输液法排气,拔掉静脉输液针头,然后直接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排气后关紧输液夹.  相似文献   

17.
李月明 《全科护理》2013,11(21):2002-2003
清洁灌肠即通过反复多次大量不保留灌肠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常用于纤维结直肠镜检查、结直肠手术及妇产科手术等的术前准备。通过清洁肠道,为肠镜检查提供清晰的视野,使检查、手术更为顺利,从而缩短检查和治疗时间。近年来,护理人员在临  相似文献   

18.
改良式灌肠法治疗化疗后便秘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在内科首选化疗药物治疗,而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极易引起病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且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坚硬,排便坚涩。便秘时患者异常痛苦,坐卧不宁。为尽快解除便秘,提高化疗药物效果,临床上最常执行的医嘱是肥皂水灌肠,即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然而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大量的肥皂水不保留灌肠常带来灌肠液外流,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不适等副反应,并未达到灌肠通便的目的,且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为此,近年来采用改良式开塞露灌肠[1]替代传统肥皂…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肛管排气通常使用的是能重复消毒使用的橡胶肛管或者一次性肛管,对于使用频率小的科室,经常消毒或者备用一次性肛管易致过期而造成临床上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科用一次性灌肠袋改造成一次性肛管,方法如下:截取灌肠袋下段肛管及排气管部分约45~60cm(即肛管15~16cm+排气管30-40cm),灌肠袋装上液体用来观察排气情况。操作时,在插入肛管后,无须再连接排气管及另外准备观察排气的液体瓶,直接将另一端放入备好液体的灌肠袋里,观察排气情况。  相似文献   

20.
静脉营养液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灌注入静脉营养袋后应用于禁食、补液或需营养支持的患者。我科患者每日输注静脉营养液需消耗的静脉营养袋可达数百个,患者静脉营养液输注结束后,静脉营养袋及移液管路常被丢弃。为此,我科尝试将静脉营养袋上的移液管路回收并简单改造作为灌肠装置,应用于患者的灌肠治疗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