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42例胸腔手术病人用复合麻醉的优点。随机分成单纯全麻(1组)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2组)两组。结果提示:所有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诱导期的测量值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1组在气管插管后、切皮术毕MAP均显著性升高,HR增快,与诱导前和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同时芬太尼和箭毒用量分别较2组高429%和41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围术期镇痛效果好,生理扰乱小,麻醉苏醒期短,术后肺部并发症少,体现出麻醉方式互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全麻诱导加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异丙分配全麻诱导及加硬膜外阻滞时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ASAⅡ~Ⅲ级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异丙酚诱导量用1.0mg.kg^-1为P1组,加用硬膜外阻滞为P1E1组;剂量用2.0mg.kg^-1为P2组,加硬膜外阻滞这P2E2组,每组8例。于麻醉前,硬膜外阻滞后,异丙酚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5、10、30、60min,记录HR、SPO2MAP1、CVP、E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上腹部手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17例上腹部手术分别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A组9例)和全麻(B组8例),测定围术期血浆β-内啡肽,记录同期血压、心率。结果(1)A组血压气管插管后至拔管期全程低于麻醉前(P<0.05),心率从探查开始至拔管时均低于麻醉前(P<0.01)。B组收缩压于手术探查时低于麻醉前(P<0.05),拔管时显著高于手术探查时和术中1.5小时(P<0.01)。两组间比较,术中和拔管时B组血压显著高于A组(P<0.05),但心率无显著差异。(2)β-内啡肽变化:A组全程无显著变化,B组气管拔管后显著高于术前、气管插管后和术中1.5小时(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明显,血压波动较大,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围术期应激反应较轻、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喉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喉癌病人分成全麻加局麻组、全麻加硬膜外组分别监测气管切口插管时、喉切除时等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各时期的循环,呼吸指标相对平稳(与其它两组上比P〈0.05),结论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喉癌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控制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侯健  孙建良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7):675-675,680
30例ASAⅠ~Ⅱ级的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全+硬,组Ⅰ)和单纯全麻(组Ⅱ)两组,分别监测围术期血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动脉变化。结果围且患者血糖值均较基础值升高,但组Ⅱ较组Ⅰ更为明显,MAP、HR也呈相应变化,表明在上腹部手术时全+硬麻醉的应激反应显著低于单纯全麻,血糖也相对稳定,这对于高应激及糖尿病患者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合老年开胸手术的麻醉方法。②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组(P组)、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组(F组)、普鲁卡因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组(EP组)、芬太尼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组(EF组)。EP组及EF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椎T5~7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行硬膜外阻滞。4组病人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在上述麻醉的基础上间断吸入少量安氟醚及间断静脉注射潘库溴胺维持麻醉。术中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和脉搏血氧饱和度。③结果与P组及F组相比,EP组、EF组术中血液动力学较稳定(t=2.133~5.194,P<0.05,0.01);EP组及EF组全麻药用量较P组及F组明显减少(t=2.307~8.775,P<0.05,0.01);EP组、E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也较P组及F组短(t=2.731~3.856,P<0.01),清醒拔管例数较多(χ2=5.13~8.88,P<0.05,0.01),术中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较少。④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更有利于老年病人开胸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观察全麻醉复合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行喉癌根治术和麻醉效果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高血压病人分全麻(组Ⅰ)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Ⅱ)两组。每组20例。分别监测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切皮、进喉10min、30min,拔管时的MAP、HR。动态检测ECG。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组的各项监测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全麻组各项监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病人行喉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现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注后随机分成2组,Ⅰ组(n=17),切皮前氨胺酮0.5mgkg-1静脉滴注;Ⅱ组(n=19),不加氯胺酮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P<0.05)。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HR无差异性(P>0.05)。结论:提示阈下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能产生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用于休克代偿期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常规硬膜外阻滞与硬膜外加全麻插管在老年人胆囊切除术中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老年患者,ASAI~Ⅲ级,随机分2组。A组32例,采用硬膜外加全麻;B组30例,单用常规的硬膜外阻滞。术中监测HR、BP、SpO2,记录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所需用麻黄素、阿托品剂量。结果术前2组存在有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人数无显著性差异(P>0.25)。术中,A组麻黄素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A、B二组阿托品用量无差异(P>0.05),二组均未用降压药物。结论老年人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硬膜外加全麻有利于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盛美华 《河北医学》1998,4(4):17-18
目的:为了使全麻诱导平稳安全舒适迅速,我们选择乙咪酯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方法:本文随机抽样90例全麻诱导,分为三组(n=30).A组:芬太尼、氟派利多、乙咪酯。B组:芬太尼、乙咪酯。C组:安定、芬太尼。观察三组病人诱导前、后MAP、HR变化及诱导时间。结果:A、B两组MAP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A、B两组与C组相比MAP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5),HR变化A、B两组无明显差异,与C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AB两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C组。结论:乙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具有诱导迅速、平稳心血管系统变化小,是比较理想全麻诱导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循环,麻醉深度的调节及副作用。方法 40例病人分成普鲁卡因全麻(P)复合硬膜外维持组和异丙酚全麻(Y)复合硬膜外维持组2组,采用Datex-cardiosap-Ⅱ组Datex-CAPNOMAC麻醉气体监护仪持续监测呼吸循环指标,计算血流动力学稳定指数,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胸段硬膜外组(T组)和对照组(C组),诱导前分别硬膜外腔注射0.8%利多卡因或等容生理盐水,然后静脉诱导插管,测定麻醉前到插管后5min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T组病人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变化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C组插管后各参数较插管前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能较有效地减轻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全麻诱导期应用时病人的心血管反应。方法60例非心脏手术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静注艾司洛尔1mg/kg(Ⅰ组)、2mg/kg(Ⅱ组)及对照组(Ⅲ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给药前、插管前、插管后1、2、3、5、10min的HR、SBP、DBP。结果插管前后Ⅰ、Ⅱ组与Ⅲ组比较,HR、SBP、D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与Ⅱ组比较,插管前HR、DBP,插管后DB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前应用1mg/kg的艾司洛尔,能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病人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30例ASAⅠ~Ⅲ级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Ⅰ组硬全(硬膜外阻滞+气管内浅全麻)16例,先行硬膜外阻滞成功后,注射试验量标准1号合剂(含1:20万肾上腺素)测得平面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Ⅱ组单全14例,单纯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两组所用全麻药剂量相同,观察麻醉时插管、切皮、牵拉探查、拔管时的BP、HR变化。结果两组病人BP、HR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硬全组比单全组更能减轻病人的各种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分成两组,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法(两点法T11-12,L3-4);B组静吸复合全麻。结果:两组病人术中HR,SPO2无显著差异,但A组术后MAP,CO显著降低,A组有6例效果欠满意,而改用静吸复合全麻。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适用于肾移植手术。硬膜外阻滞可造成术中一定程度的血压下降,但麻醉平面易调控,止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药物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缓解术后移植肾血管痉挛,有利于移植肾的尿功能的恢复。但静吸复合全麻为更理想的麻醉方式,建议肥胖病人及有出血倾向患者宜选择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16.
祝胜美  徐建红  陈庆廉  项燕 《浙江医学》2000,22(11):672-673
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循环功能变化较大,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手术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1.病例选择:70岁以上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男23例,女17例,术前合并Ⅰ~Ⅱ期高血压(按WHO标准确诊),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G/E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麻醉与监测:术前半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G/E组病人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部位作相应的硬膜外穿刺(一般是T9~10)并留管待用。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7.
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36例无失血性休克表的外伤性脾破裂,异丙嗪0.5mg.kg-1,哌替啶1mg.kg^-1静脉滴进行对照。连续监测麻醉前后SBP、DBP、MAP、HR、SPO2、ECG。结果LⅡ组SBP、DBP、MAP下降显著(P〈0.01),HR代偿性增加。Ⅰ组BP、HR变化不大。组间对照,术中BP两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位(I2-3)硬膜外腔注吗啡用于胸腹部手术后止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7例静吸全麻病人,分观察组(I2-3硬膜外腔注吗啡)和对照组(于手术区相应节段硬膜外腔注吗啡)。各组均于全麻诱导的前于硬膜外腔注入1.6%利多卡因5ml,观察5min后,全麻插管。手术结束前将吗啡2.5mg,氟哌啶2.5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8ml注入硬膜外腔。结果 两组间镇痛有效率,镇痛持续时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9.
力月西加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时对心血管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力中芬太尼、卡肌宁在全麻诱导时对心血管和呼吸的影响,并与硫喷妥钠加卡肌宁作对照(B组)。结果显示,力月西组(A组)在全麻诱导时与插管后1~5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诱导前,插管后1~3min,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诱导前和同期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B组手一两项指标在1~3min时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说明力月西加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15例病人,全麻组7例,局麻组8例,观察麻醉前及术中各时段HR、SPO2、MAP的变化,结果手术期间局麻组的HR、SPO2、MAP增高明显(P〈0.01)。结果提示咽腭成形术选择全麻比局麻更安全,更有利于术中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