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用具有促进血循、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中提到:“血实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原则,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提出了“蓄血”证,亦是瘀血,并对瘀血的脉证、病因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2.
一、血痹浅识痹者,闭也,寓有闭阻不通之意。《索问》:“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府者为痹”。又:“痹在脉则血凝不流”,故血痹乃风寒湿邪痹着血分所形成。关于血痹的脉、因、证、治,《金匮要略》作了专论。但所论脉、因较详,叙证较简。《金匮要略》云:“血痹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臼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的症状表现是:“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素问》云:“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又:“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故不仁”,不仁由经络不通,营卫之行涩所形  相似文献   

3.
应用具有促进血循、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中提到:“血实宜决之”“坚削之”,“客除之……留攻之”等治疗原则,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提出了“蓄血”证,亦是瘀血,并对瘀血的脉证、病因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4.
闭经可分为血滞、血枯两大类。血滞属实证。是由邪气阻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所致;血枯属虚证,多由阴血亏少,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张景岳尝言:“经闭有血隔、血枯之不同,隔者病发于暂,通之则愈;枯者其来也渐,补养乃充”,又说:“岂知血滞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强调“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本病无论哪一证型,病久都会出现肾虚症状.故在辨治中,耍注意补肾。笔者在临床中分型辨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匮》妇科三篇,列述了经、带、胎、产诸疾的证治.其中不少从肝论治的经验。兹就将中治肝法的运用,浅谈如下:泻肝散结法:妇人伤寒中风.治法与男子无异.惟经水迢来道断.热入血室.治有特殊。盖妇人行经之际,正值血弱气尽.邪热乘虚袭人血室.热与血结洲成热入血室之证。治疗此证,《妇女杂病篇》谓:“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系因血室同肝,肝脉布胁络胸.热入血定.致肝络不疏测胸胁满痛状如结胸。血热上扰心神.神明不安则指语。朝门为肝经之幕穴,刺之能污实散结,滑世瘀热,放政。脉与胆相表里.若血室淤结禾甚.正气向有…  相似文献   

6.
《金匮·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曰:“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中医肠痈,主要是指阑尾炎,另外也包括阑尾周围脓肿、腹部脓疡、腹膜炎等的部分证侯。《外科大成》有“大肠痈之发,必先天枢穴隐痛不已,右边痛甚,脉则右寸洪数”;《外科正宗》有:“大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的记载。 本人以为《金匮》“肠痈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此句经文,说法不妥,根据实际临床情况,应将…  相似文献   

7.
“胃不和则卧不安”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日:“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长期以来多解释为食积于胃而致不寐之症,对此笔者将多年临床体会陈述于下,供同道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半夏厚朴汤乃张仲景为治梅核气而设,《金匮要略》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医宗金鉴》说:“咽中如有炙脔,谓之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梅核气也。……此症男子也有,不独妇人也。”一般多认为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癔球”,咽神经官能症。其实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慢性咽炎也有类似的感觉,并非癔病所独有,故中医辨证也当属气滞痰凝于咽中,故用半夏厚朴汤治之,若兼瘀滞者,则加活血化瘀之品而每获良效。现举新近病案1例:  相似文献   

9.
应用具有促进、调畅血行 ,消散瘀滞的药物 ,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这种治疗方法 ,称之为活血化瘀法。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内经》中提出“血实者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法则。这就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仲景对瘀血的脉因证治都有阐述 ,制有大黄虫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 ,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树立了典范。嗣后 ,唐代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宋“局方”失笑散、金·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等广泛的用于临床 ,并扩充了许多活血化瘀药物及方剂清代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休息痢、冷痢、下痢、血痢、疳痢、疳湿痢、滞下、肠风下血、脏毒”等,而肠氵辟又是对痢疾的统称。 1 病因病机 1.1 外感六淫《诸病源候论》指出“由脾胃大肠虚弱,风邪乘之,则泄痢虚损不复,遂连滞涉引岁月,则为久痢也”。本条指出脾虚虽为本,但风邪侵袭是本病的病因,久而不愈则为“久痢”,是本病的病机。 1.2 饮食不节《内经》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氵辟”。肠氵辟之主症是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飧泄、身热,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甚相吻合。 1.3 湿热滞肠《血证论》中总结出“是以大肠之病,有由中气虚陷,湿热下著者。有为肺经遗热,传入大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入肠者”。其所论虽中气虚为本,但湿热下注、肺经遗热、肝经血热渗入肠则为客邪。 1.4 肝气乘脾《内经》云:“厥阴之胜……肠鸣餮泄、少腹痛”。即因抑郁恼怒、情志不遂为病因,肝木克脾土为病机。  相似文献   

11.
肝掌、蜘蛛痣是肝硬化的常见体征,祖国医学称为手赤痕、血痣、血缕。《中医内科学》五版、六版教材臌胀篇均认为这是血瘀征象,如六版《中医内科学》:“肝脾血瘀……颈部出现血痣或血缕”[1],五版认为:“瘀热……人血则面颈胸臂等处出现血痣,手掌赤痕”。[2]但作者认为将肝掌、蜘蛛痣作为血瘀证的辨证依据不妥。 按瘀血定义[3]:瘀血同血瘀,指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为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及器官内的。可因病致瘀,如跌仆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  相似文献   

12.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手足厥寒是由于寒凝血滞,阳气不达于四肢;又兼营血不足,不能充盛于脉道,故呈脉细欲绝。基本病理是阳虚,寒凝血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方中以当归、芍药益营血,通血...  相似文献   

13.
解 一词首见于《内经》中,《素问》五则、《灵枢》二篇录之如次,意当纲审。 一、《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尺脉缓涩,谓之解协。”(王冰注: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热而无血,故解 ,并不可名之。然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伫(守)不可名,谓之解协也。《脉要精微论》日:“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则腹肾主尺之义也。) 二、《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谓:“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日:太过则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若饥,耻不清,脊中痛,少腹满,小…  相似文献   

14.
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痛“范畴,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结核候》,其云:“足阳明之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经虚,风冷乘之,冷折于血,则结肿,……冷则接不消”.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述本病更详:“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垂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放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或因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而致.  相似文献   

15.
卵巢早衰属中医的“经闭”范畴,其病因中医文献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东汉张仲景指出,经闭有血枯与血隔之别。其曰:“血枯与血隔,本自不同,盖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因邪气之隔滞,血有所逆也。枯竭者,因冲任之亏败,源断其流也。”综上所述,闭经病因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两亏,或因气血虚弱,血海空虚无余可下。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1中医辨证要点闭经一证,中医有“血枯”、“血滞”之别,辨证尤其详审。血虚血枯之虚证者多…  相似文献   

16.
黄西园 《海南医学》1996,(3):190-191
肾虚血瘀症在老年病中是常见的证峰之一。现代病理解剖也反映了老年病人血瘀症的客观存在,因而补肾化瘀法成为治疗多种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法则,现就本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举例介绍如下。1.治胸痹胸痹又称“心痛”,是老年人常见病。因肾为先天之很五脉之源,肾虚则五脉俱虚。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血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症见胸痛,癌有定处,们痛或刺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加重,脉涩或沉细,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治宜补肾化瘀痛痹,常用药物如熟地、山莱美、杜仲、桑寄生、熟附子、肉桂、黄精、拘粑子、丹参、川…  相似文献   

17.
臌胀病机,自古至今,仁智各见。本文首先提出脾气虚弱为臌胀之本始。认为各种原因造成脾气先虚,气血生化之源,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血虚无以充盈脉道,可致瘀血内著肝脏,并引用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来论述了脾气虚与臌胀的关系。其次认为肝血瘀滞乃臌胀之枢纽(即中间环节)。本文对98例臌胀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后提出,肝血瘀滞是形成臌胀的前提,只有肝血瘀滞才能形成臌胀。肝血瘀滞,血络痹阻,水渗络外、腹水乃成。最后论述到腹水内蓄成臌胀之终结。认为本病肝血瘀滞源于脾气虚。此时、瘀血已成为病理产物,它不但影响脏腑正常的气血生化,还能成为继发病(腹水)的病因。结果陈者当去不去,新者当生不生,乃至血愈瘀则腹水愈甚,气血愈虚,腹水愈甚。气血愈虚则血愈瘀,互为因果、遂致本证正虚邪恋,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8.
仲景治杂病,十分重视治瘀,《金匮要略》对瘀血病的论述甚为详尽,其法颇为灵活,为后世研究瘀血证奠定了基础。此问题笔者略还管见,不妥之处,敬请赐教。工病因病机1.1血寒:《妇人杂病》云:“血寒积结胞门”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血受寒则凝而结瘀。凡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均可抑遏机体阳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则寒与血搏而致瘀。互·2血热:《肺搭肺痈咳嗽上气病》云:“热之所过,血为凝滞。”《妇人杂病》云:“热入血室,其血必给。”热为阳邪,能伤津耗液,热郁于血损伤血络,或热宝血结,使血流不畅而成瘀。后世王清任调:“…  相似文献   

19.
血痹是风邪侵袭人体,血液凝涩于肌表,以致肌体局部麻木不仁的一种疾病。其始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灵枢·九针论》云:“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即病邪入于阴,阴盛则寒,寒使血液凝涩,而致血痹。《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更进一步阐明了血痹的成因是“卧出而风吹之”.而仲景所论血痹,亦宗《内经》之旨,并结合临床实践,将其作为具有特定涵义之病名,而专篇论述,为后世辨治血痹奠定了基础。但仲景叙证简略,治法尚未完备,故对血痹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一、关于血痹之成因对于本病的产生,仲景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  相似文献   

20.
瘀血证,始见于《金匮要略、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本文拟就仲景所载“瘀血”、“瘀”、“干血”之原文,或载有“血证”、“热结”、“衃”等实属瘀血范畴之原文作一浅析。一、成因(1)因热:原文如“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热入血室,其血必结”。(2)因寒:原文如“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