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充质细胞与骨组织共培养条件下的成骨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在与骨组织间接共培养的条件下,观察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方法:通过间接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将新鲜兔骨碎粒及骨块与BMSCs间接共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矿化能力,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结果:共培养的BMSCs同期ALP活性及细胞的矿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lt;0.01);经过共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结论:体外建立的共培养模型部分模拟了体内成骨环境,经过共培养的BMSCs呈现向成骨细胞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的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细胞的成骨特性。方法:比较骨髓间充质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培养、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新鲜兔骨碎粒的共培养3种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观察3种条件下细胞的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结果: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同期ALP活性及细胞内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1),诱导培养最高;经过诱导培养及共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结论:诱导培养及共培养条件呈现促间充质细胞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诱导培养短期能使ALP、骨钙素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的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细胞的成骨特性。方法:比较骨髓间充质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培养、诱导培养基培养和新鲜兔骨碎粒的共培养3种条件下的成骨分化特性,观察3种条件下细胞的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Ⅰ型胶原、骨钙素。结果:共培养及诱导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同期ALP活性及细胞内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lt;0.01),诱导培养最高;经过诱导培养及共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弱阳性、骨钙素免疫组化阴性。结论:诱导培养及共培养条件呈现促间充质细胞向成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诱导培养短期能使ALP、骨钙素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1,25-(OH)2 Vit D3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活性的诱导。方法:体外培养兔BMSCs,采用HGF和1,25-(OH)2 Vit D3联合诱导,通过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骨钙素和胶原蛋白Ⅰ和Ⅱ的含量观察其成骨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HGF和1,25-(OH)2 Vit D3联合诱导的兔BMSCs的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和胶原蛋白Ⅰ和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HGF和1,25-(OH)2 Vit D3联合作用可以促使兔BMSCs明显表现出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5.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培养、诱导后的形态学改变及生物活性.探讨B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改良的骨髓培养法分离成年大鼠BMSCs,经条件培养液诱导培养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的测定。结果:经过体外成骨诱导的BMSCs表现出增殖、聚集、结节和矿化期的阶段性形态特征,同时在诱导2周后表达ALP活性,在结节期和矿化期OCN表达呈阳性。结论:体外成骨定向诱导的BMSCs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性特征,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共培养条件下电磁场干预对大鼠成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定向分化的影响,并探讨电磁场促进成骨分化的相关机制。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及成骨细胞,将第三代成骨细胞与BMSCs通过transwell培养小室建立共培养系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共培养细胞分为共培养组及共培养暴磁组,另随机选择单细胞培养的BMSCs及成骨细胞纳入单细胞培养组。共培养暴磁组细胞每日给予电磁场刺激4 h。于实验进行14 d后随机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Runx2、Sp7、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骨形态形成蛋白-2及骨钙素基因表达情况,并选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矿化钙结节形成情况。 结果单细胞培养模式下BMSCs及成骨细胞其各项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较低,而共培养模式下BMSCs及成骨细胞其各项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强,并且以共培养暴磁组成骨细胞上述指标增强幅度较显著。通过茜素红染色发现,与单纯共培养组比较,共培养暴磁组细胞矿化钙结节数量明显增多。 结论低频电磁场干预可显著促进共培养条件下BMSCs及成骨细胞成骨定向分化,其可能机制为电磁场刺激能促进骨形态形成蛋白-2表达,使其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从而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及成骨细胞进一步成熟分化。  相似文献   

7.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定向诱导成骨的方法。方法 选择10周龄新西兰兔,抽取其股骨大转子部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得到BMSCs,再利用条件培养液将其向成骨方向定向诱导培养。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冯库萨(Von Kossa)染色方法,鉴定其成骨性能。结果 BMSCs在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增殖,经ALP和Yon Kossa染色证实其有成骨潜能。结论 兔BMSCs的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BMP-2重组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pEGFP-N1/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在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脂质体将pEGFP-N1/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入BMS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计算转染率,利用EL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成骨特异性生化指标(I型胶原、ALP及骨钙素)。结果本实验成功的利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入BMSCs,目的基因可以持续高表达,并促进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为进一步利用BMP-2基因修饰组强Ⅰ程骨促进成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和鉴定源于大鼠磨牙牙骨质的成牙骨质细胞(Cementoblast,CMB)的可行性,观察培养状态下CMB的形态与功能,就其是否能分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hatseactive-ity,ALP)、骨钙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建立能排除牙周其他细胞干扰的CMB体外实验模型。方法:使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的二步法,分别培养来自牙骨质的CMB,来自牙槽骨的成骨细胞和来自牙周韧带的成纤维细胞。然后对所培养的细胞分别进行骨钙素免疫组化染色和ALP活力测定,并利用茜素红S,检测在条件培养基下细胞形成矿化结节的情况。结果:3种牙周细胞都可从约12周大鼠第一磨牙根周获得进行原代培养。骨钙素在体外培养的CMB和成骨细胞中被强烈表达,在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中几乎不表达。成骨细胞ALP活性最强,在成纤维细胞中适中,在CMB中几乎无活性。CMB形成矿化结节茜素红S染色阳性。结论:CMB可以在体外成功培养,并可与牙槽骨成骨细胞、牙周韧带的成纤维细胞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