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很高、致残率也很高的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残疾,同时在精神心理上也带来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是常见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并发症,近几年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杨娟 《全科护理》2013,11(21):1955-1956
[目的]探讨脑梗死老年病人采取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脑梗死老年病人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干预,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的Fugl-Meger评分、Barthe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与对照组病人相比,观察组病人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梗死老年病人采取心理干预能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也能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进行8周有计划的心理干预。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纽病人的ITAQ、HAMD评分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8周末,观察组病人的ITA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期间对抑郁症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自知力,提高病人对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007年9月,我们对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进行百忧解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亚华 《当代护士》2013,(10):23-2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探讨提高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行SDS评分、抑郁症转归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行入院7 d及入院15 d时SDS评分比较,入院15 d时抑郁症转归情况比较以及治疗15 d后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梗死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素英  刘朝军  李绍敏  谢贞 《护理研究》2005,19(28):2580-25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病人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进行8周有计划的心理干预.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病人的ITAQ、HAMD评分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8周末,观察组病人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期间对抑郁症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自知力,提高病人对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高文君 《全科护理》2012,(4):327-328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肺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13~16岁儿童抑郁情绪发生率、抑郁症患病率,分析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地区5所中学3000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5种量表对13~16岁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率、抑郁症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家长和老师进行青少年心理卫生知晓率的调查;对所有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分析干预后儿童抑郁情绪发生率以及抑郁症发病率的效果。结果青少年经过心理干预后各量表总分均有好转,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1、5.12、5.53,P均<0.05);外来务工组和城市组青少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6、3.25、3.73,P均<0.05);干预前后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率、抑郁症发病率也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36,P均<0.05)。结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很高、致残率也很高的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残疾,同时在精神心理上也带来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是常见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并发症,近几年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治疗的作用。方法将lOO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AMI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7)和观察组(n=99)。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结构式心理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Barthel指数、SAS、SDS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够提高AMI患者自我效能,同时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抑郁状况给予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院时心理状态正常患者明显增多,轻度、中度抑郁患者明显减少,患者的整体抑郁状况较入院时有显著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其中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饮食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生存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84例患有焦虑抑郁综合征的脑震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震荡并发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潜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加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素芳  许玉芬 《家庭护士》2009,7(4):292-293
介绍心理干预技能在4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应用,强调应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心理评估,运用倾听、关心与同情、安慰与开导、积极语言等心理学技能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入组时及心理护理干预4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分别为(34.45±5.12)分比(47.34±6.56)分,(33.52±4.87)分比(42.97±5.69)分],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25.71±3.76)分比(19.25±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6,12.41,-11.8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40.22±5.73),(38.22±5.04)分],MMS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21.03±3.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1,4.29,-5.94;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在老年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康复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并观察其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应对及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ed coping stye Questionnaire,SCSQ)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e Questionnaire,DSQ)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分数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数低于对照组;成熟型得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应对及防御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71-407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测定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ADL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邱雁飞  梁妙玲  滕金蓉 《全科护理》2016,(14):1405-1407
[目的]观察序贯化运动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序贯化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力恢复情况及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力恢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化运动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肌力,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