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毒后备用湿化瓶的干燥方法及存放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后备用湿化瓶干燥方法及存放时间,为其妥善保存提供依据,减少因湿化瓶保存不当而污染造成的医院内感染。方法对消毒后的84个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个,分别采用自然晾干和氧气吹干2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在不同月份连续7d进行细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氧气吹干法的湿化瓶比自然晾干法的湿化瓶可多保存1d。结论消毒后备用湿化瓶的保存时间,应根据季节不同,干燥方法不同,确定不同的有效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方玲  陈瑛 《护理研究》2012,26(2):99
氧气湿化瓶是病人吸氧时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每天需要更换消毒,需要湿化瓶的数量很多.为预防医院感染,使用后的湿化瓶需浸泡消毒取出后用纯净水冲洗后干燥保存.湿化瓶消毒后常规干燥方法存在花费时间长而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和干燥过程中易再次污染等问题.多年来,我们用干衣机代替烘箱用于氧气湿化瓶的干燥,操作简便,仅需15 min~20 min即可完全干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种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干燥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各临床科室的备用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在有效期内细菌学检查合格率达到100%,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预防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段采用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干燥箱烘干法、无菌纱布擦干法和高压气枪吹干法、高压蒸汽灭菌锅余热干燥法,分别对500个氧气湿化瓶、通气管进行处理,观察其成本、时间、优缺点,并通过细菌学检验4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在4种干燥方法中,高压蒸汽灭菌锅余热干燥法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干燥彻底,保障了消毒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消毒效果,经比较,细菌值少于其它3种干燥法(p〈0.05);经细菌学检查,经处理的备用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在有效期内的细菌值均为0,合格率为100%。结论由于改进了消毒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干燥方法,使氧气湿化瓶干燥彻底,避免了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再次污染,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氧气湿化瓶的干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化学消毒后经干燥柜55℃烘干后的效果。方法将从病房回收的氧气湿化瓶统一消毒冲洗干净后,置于温度为55℃的干燥柜内烘干4h,并于每月随机抽取20个消毒后保存7天的氧气湿化瓶,进行湿化瓶内壁及内芯的细菌学检查。结果消毒后的湿化瓶经过干燥柜55℃烘干后湿化瓶完整无变形,且密封包装后第7天细菌培养阴性率100%。结论消毒后的湿化瓶用干燥柜以55℃烘干,既能保障消毒效果,又减少物品的变形损耗。  相似文献   

5.
氧疗是医院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氧疗的应用,因氧疗而引起的院内感染也随之增多,有研究认为随着一次性输氧管的使用,输氧管道污染的关键是湿化瓶,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1].针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洁消毒和保存,《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水冲洗、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最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 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 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相似文献   

7.
徐兰  钱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214-2214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要求: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临床上氧气湿化瓶使用后需要浸泡在2000PPN爱尔施消毒液中30min,取出晾干后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用乙醇用于湿化瓶干燥法操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00 mL~200 mL医用95%乙醇灌入清洗干净后的湿化瓶内充分摇匀后再倒入下一个湿化瓶内,此法直到最后一个湿化瓶,用Y型架晾干.[结果]有效缩短了湿化瓶的干燥时间,且干燥彻底,便于及时密封包装保存,大大减少了湿化瓶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保障了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结论]医用95%乙醇用于湿化瓶干燥,可以缩短湿化瓶的自然晾干时间,便于后期的保存.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湿化瓶多采用化学浸泡法或微波进行消毒,消毒后备用的湿化瓶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则有可能再次污染,故对输液瓶防尘盖采用同样方法消毒后用于封闭湿化瓶瓶口,可以有效预防消毒后备用的湿化瓶再次污染.对预防输氧引起的相关性医院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天津护理》2013,(6):550-551
氧气吸人疗法是指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的吸氧湿化装置一直使用重复消毒的湿化瓶和自制的湿化液,不但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消毒、保存、使用等许多环节容易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1.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的必备装置,而氧气湿化瓶污染是氧疗病人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氧气湿化瓶在实行集中式管理过程中发现,消毒后大量的湿化瓶在晾干(干燥)存放环节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干燥时间相对延长,耗费人力,不便于批量处置。而丁志红[1]设计的干燥架由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不耐用,盘架一体,不便于消毒处理;李红娥等[2]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盘结构相对繁琐,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994年2月~1995年10月,作者对医院临床内科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湿化瓶的液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生长,检出率为78.9%,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选用三种消毒液浸泡湿化瓶消毒,(0.2%过氧乙酸,1:100"84"消毒液与0.1%的新洁尔灭)消毒效果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消毒后病人使用湿化瓶和干燥备用湿化瓶分别于第4天和第7天有细菌生长。消毒后湿化瓶,病人使用应每周消毒2次,干燥备用湿化瓶超过1周应重新消毒。  相似文献   

13.
氧气湿化瓶使用中及消毒后不同保存方式的细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998年8月,对使用中与消毒后干、湿保存的氧气湿化瓶、瓶内导气管和外接橡皮管,用棉拭涂抹采样,作细菌污染检测。其消毒方法为用1∶200稀释的84消毒液(主要杀菌成分为次氯酸钠,使用溶液含有效氯250mg/L)浸泡10min。取出后浸泡于生理盐水中保存(湿式保存),备用;或再置生理盐水中浸泡20min,以无菌钳取出控水、晾干,置无菌包布内保存(干式保存)备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不作消毒,仅每天更换瓶内蒸馏水。经检测,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及其导气管、橡皮管,均污染有肺炎双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卡那双球菌…  相似文献   

14.
小口氧气湿化瓶晾干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长玉  黄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51-5051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必备装置,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针对湿化瓶消毒后需晾干,在晾干过程中,由于湿化瓶口小瓶大,倒放污染瓶口;立放晾晒时间长,容易落入灰尘,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多有报道。汪涛等[1]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笔者对“二甲”以上的5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对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98%的医院为浸泡消毒,2%由供应科采取“低温灭菌法”。卫生部要求:氧气湿化瓶24h更换1次,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现将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改为无菌的一次性材料。1保证消毒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16.
吴小玲  朱晶 《护理研究》2007,21(3):660-660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多有报道。汪涛等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温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笔者对“二甲”以上的5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对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98%的医院为浸泡消毒,2%由供应科采取“低温灭菌法”。卫生部要求:氧气湿化瓶24h更换1次,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现将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改为无菌的一次性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案。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 ,对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法和消毒液浸泡法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经清洗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在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柜消毒5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6.92%。将清洗后的氧气湿化瓶置于含有效氯25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浸泡3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70%。结论紫外线消毒柜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且前者易于保存。  相似文献   

18.
医用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表明,氧气湿化瓶装置污染率为79.45%,且氧气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为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及保存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上人们往往只是重视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更换,却忽视了湿化瓶装置的整体性,由流量表、管芯、湿化瓶、湿化液组成的湿化瓶装置是一个整体,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被污染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危害患者的健康.笔者将从引起氧气湿化瓶装置各环节污染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做综述,现报道如下. 湿化瓶装置污染的常见因素 1.湿化瓶装置清洁消毒不规范. 2.湿化瓶装置细菌污染.(1)湿化瓶装置使用时间过长.(2)湿化液选择和贮存不当.(3)操作中污染.  相似文献   

20.
储存时间对消毒后氧气湿化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存放不同时间卫生质量变化,为其科学存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 ,对存放不同时间的消毒后备用氧气湿化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夏季,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室温下存放5 d,合格率为100%,第6天合格率下降至76.25%。在冬季,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储存7 d,合格率100%,第8天合格率下降至89.38%。污染湿化瓶检出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夏季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结论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夏秋季可储存5 d,冬春季可储存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