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比实施激励化管理前后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变化。对心内科2个病区29名护士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应用激励化管理24个月后,评价激励化管理对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激励化管理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个人成就感评分升高,与激励化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化管理可改善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2.
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将8个精神科病区99名护士分为观察组4个病区49名护士和对照组4个病区50名护士,对照组应用精神科传统管理,观察组应用激励化管理;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评价激励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激励化管理后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个人成就感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化管理可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励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名儿科护士根据工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激励化护理管理模式,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感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士生活质量躯体感觉、工作能力、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社会参与能力及健康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激励化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正念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促进心内科护士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153名心内科护士运用《中文版正念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正念总体均分为(3.18±0.37)分,成就动机均分为(0.51±0.07)分,正念3个维度描述、观察和觉知的行动能联合预测成就动机28.4%的变异量。结论:心内科护士正念处于中等水平;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正念能有效预测心内科护士的成就动机,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培养心内科护士的正念水平以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综述了预防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社会方面、医院方面、管理层面、护士自身方面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层级管理在心内科的临床实践情况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心内科的护士20名,对其进行护士岗位层级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记录并观察护士岗位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心内科在实施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一年后,医生满意度由之前的89.23%提高到了96.36%,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51%增加到了98.87%,护理的质量评分也从88.89%提高到了97.21%.(P<0.05).结论:对心内科的护士实施岗位层级管理,特有助于提高心内科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患者的满意度,最终促进了科室的优质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432名临床护士进行组织承诺和职业倦怠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倦怠总分分别为(2.12±0.41)分和(3.91±0.55)分;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组织承诺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组织承诺均为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组织承诺水平有待提高,职业倦怠严重,可通过提高护士组织承诺减少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王霞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460-462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市4所综合医院的536名护士,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处于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处于低度倦怠,个人无效感处于高度倦怠。对护士职业倦怠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因素有内部工作动机、对实践的控制、团队合作和文化敏感性。结论护士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应从改善工作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9.
“鲶鱼效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鲶鱼效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职业倦怠调查,并运用"鲶鱼效应"影响护士的思想和行为,观察实施效果。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减轻且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基础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书质量、病房管理)均在95分以上,实施前后比较,P值〈0.01,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合理有效地运用"鲶鱼效应"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潜能及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红 《天津护理》2010,18(2):117-119
“职业倦怠症”(occupation ennui,0E)又称“职业精疲力竭症”(job burnout),作为1个专门术语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科学文献中首次出现。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展开,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A major cost component in cardiac angiography is the use of cinefilm for archiving. In addition, cinefilm is difficult to reproduce. There is only one unique archival copy, and if it becomes torn, or lost, it cannot be replaced. Consequently, physicians and administrators looking to save time,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cut costs are also looking for ways to eliminate cinefilm use. Major driving forces that must lead to a replacement of cinefilm are: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he challenge in cardiology is to find a digital cardiac archiving solution that meets the three basic requirements: 1. Cost effectiveness, 2. Ability to perform the basic clinical functions: Review, Exchange and Archive, and 3. Standard format for exchange. A single medium solution, based on CD technology, can fulfill all requirements for review, exchange and archiving. This CD solution, based on CD-Recordable must conform to the DICOM standard for exchange as defined by the ACC/NEMA committee. As advanced technology becomes available, furthe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an be achieved as extensions to the digital cine replacement based on CD technology. Such networked, multi media solutions are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 concept, incorporate short term archives for on-line availability, and long term archives based on CD for immediate retrieval and exchange.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观察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114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1年,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柔性管理前后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0.70%,其中轻度倦怠占32.46%,中度倦怠占37.71%,重度倦怠占10.53%。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35.44±4.74)分、(13.46±2.74)分、(18.76±3.01)分。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下降为65.79%,其中轻度倦怠占28.07%,中度倦怠占33.33%,重度倦怠占4.39%。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9.60±7.86)分、(7.95±4.83)分、(31.94±6.65)分。[结论]柔性管理可降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工作倦怠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北京市9所三级甲等、7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3 49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为(2.78±3.13)分(中位数为2分),其中高危1 591名(45.54%)。情感衰竭、情感疏远、成就感缺乏得分分别是(28.08±6.92)分、(11.38±3.96)分、(25.96±5.15)分,均为高度倦怠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值夜班、吸烟、饮酒、慢性病、个人月收入、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工作倦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头脑风暴法是采取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相互陈述、提问和追问,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不断地进行思想碰撞,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以产生更多创意的方法[1].其目的是为了倡导一种更自由和更具灵活性的思维方式,以便群体成员间能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2].针对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风险高、责任大、压力大,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等特点,从2007年开始,按照山西省二级甲等医院护理评价标准,结合护理部制订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运用头脑风暴法,发现和捕捉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从而达到减少纠纷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能级管理下的弹性排班对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倦怠感和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避免高风险时段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岗位说明》将全科护士进行能级分级,建立责任制小组。实施能级管理下的弹性排班。比较排班前后护士工作倦怠感、工作压力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能级管理下弹性排班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排班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排班前,工作压力低于排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对休息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安全感等方面的工作满意度高于排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能级管理下弹性排班能够减少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感和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心内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实施心理疏导,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满足睡眠习惯和行为,有关催眠药物知识宣教,干预前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别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和比较。结果:患者人院时、入院后1周、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别为(10.29±4.79)分、(8.34±3.22)分、(7.17±2.22)分,积分呈下降趋势(F=7.34,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分别为25.00%(30/120)、49.17%(59/120)、66.67%(80/120),患者睡眠质量提高(x^2=12.68,P〈0.05)。结论:老年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差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睡眠护理,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评估患者的安全风险,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加强健康知识的指导、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强化重要临床指标的护理观察等措施,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 提高了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缓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及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由具备心理治疗资质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为期8周正能量激励、团体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护士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以及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后,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评分、职业倦怠感水平低于干预前(P均0.05);护士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士实施心理干预能降低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缓解职业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周利华  罗敏  谭平花  谢惠兰 《护理研究》2008,22(29):2701-2702
[目的]探讨累计考核管理模式(CSEM )的建构和实践,以期增强病房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方法]建立CSEM,并比较CSEM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结果]应用CSEM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学习积极性、健康教育覆盖率,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病人满意度等均有明显提高.[结论]CSEM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实现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