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例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34.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及视力功能障碍(4例),性功能下降(2例),月经紊乱(1例)。1例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清除囊肿内容物,切除大部分囊壁,4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清除囊肿内容物,基本全切囊壁。结果随访2年,头痛、视力障碍的病例的症状缓解,垂体功能低下病例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鞍区Rathke囊肿CT及MRI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混淆,术前较难明确诊断,经蝶入路及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明确诊断、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s囊肿MRI的影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18例,行鞍区薄层T1WI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以及T1WI冠状位动态增强扫描,在半年内追踪复查1次,结合临床资料由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5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中后1/3的圆形、椭圆形肿块,冠状位居垂体中央或偏居一侧。2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矢状位垂体腺体部底部的扁丘状小肿块。1例鞍区囊肿性病变表现为冠状位两分叶状改变,上部相对小居垂体上缘,下部相对较大居垂体右侧缘。多数囊肿性病变主要位于鞍内,少数可向鞍上发展,大小0.3~1.2cm,信号多变,增强后有2例病灶边缘环形轻度强化信号,18例半年内追踪复查一次,垂体囊肿性病变的位置、大小、信号和增强均无明显变化。18例鞍区垂体囊肿性病变均诊断为垂体Rathke’s囊肿。结论垂体Rathke's囊肿在MRI影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复查MRI对少数特殊Rathkes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athke裂囊肿的MR信号类型与鉴别诊断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Rathke裂囊肿的MR表现类型。结果 :按Rathke裂囊肿MR信号强度可分为3种类型:(1)"双高"型1例(8%,1/12),即T1WI、T2WI均为高信号;(2)"高低"型3例(40%,3/12),即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3)"低高"型8例(58%,8/12),即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囊壁强化。结论 :虽然Rathke裂囊肿的MR信号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但划分为"双高"、"高低"、"低高"3种基本类型,可能有助于MR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鞍区Rathke’s囊肿的MRI特征和评价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为鞍区Rathke’s囊肿,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囊内容物。结果术后头痛及视功能障碍全部得到缓解,12例内分泌症状者中10例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至5年,无1例复发。结论鞍区Rathke’s囊肿MRI复杂多变,有时较难作出正确诊断,经鼻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与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的CT和/或MRI资料60例,囊性颅咽管瘤20例,其中囊性垂体瘤10例,Kathke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8例,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4例.鞍旁表皮样囊肿4例,鞍旁皮样囊肿3例,垂体脓肿5例。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平扫,其中32例行CT增强检查,28例行MRI增强检查.60例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临床证实。结果10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7例,微腺瘤3例。20例囊性颅咽管瘤以囊性表现为主,发现囊壁钙化及强化的垂体对鉴别诊断有意义。6例Rathkc囊肿信号多样,但以形态饱满,呈短T1、长T2信号为较具特征性的改变。8例蛛网膜囊肿和鞍上池下疝继发假性蛛网膜囊肿均表现为脑脊液信号。3例皮样囊肿密度/信号较表皮样囊肿复杂.压脂序列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帮助。5例垂体脓肿增强均显示环形强化.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诊断。结论鞍区不同性质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中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MRI对半月板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资料完整的半月板囊肿MRI表现,与手术或关节镜对照.结果 72例半月板囊肿MRI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或多房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锐利.其中发生于外侧半月板65例,内侧半月板7例;61例发生于半月板旁,3例发生于半月板内,8例为滑膜囊肿.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半月板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诊断半月板囊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和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脉络裂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均曾行MRI检查,2例同时做了CT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变,病变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6例、左侧2例,呈境界清楚的囊样信号,囊壁光滑菲薄,周围无水肿,病灶在不同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最大直径21mm,最小直径9mm,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无强化。结论:脉络膜裂囊肿由于位置特殊,再加上MRI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明确诊断并能与其他囊样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和探讨Rathke′s囊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Rathke′s囊肿病例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其中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4例,内分泌紊乱4例。CT表现为囊性病变5例(83.3% ) ,其中强化4例(6 6 .7% )。MRI检查4例(6 6 .7%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薄壁囊性病变,囊壁呈等或高信号伴强化;囊肿内容物T1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均未见强化。唇下中隔(经蝶)入路2例,右侧额下入路2例,右侧额颞(翼点)入路1例,眉弓眶上锁孔入路1例,均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为4例(6 6 .7% ) ,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4例(6 6 .7% )、垂体功能紊乱3例(5 0 .0 % ) ,无菌性脑膜炎1例(16 .7% ) ,治疗后症状均消失;3个月~5年的术后随访发现,头痛、视力障碍完全缓解;内分泌紊乱恢复正常3例(75 .0 % )。结论 结合头颅MRI和临床表现可提高Rathke′s囊肿的术前诊断率,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兆青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7):64-66
目的:分析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76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76例患者分别给予CT诊断(对照组)和MRI诊断(观察组),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的垂体腺瘤、脑膜瘤、胶质瘤、颅咽管瘤和生殖细胞瘤检出率均基本一致(P>0.05);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误诊漏诊率对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MRI诊断的准确率更高,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提供更精准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1.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敏感加权成像(Se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MRI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成像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MRI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血精性精囊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观察其形态、大小及内部异常信号改变,分别采用SE T1WI(TR/TE558/14ms),Flash 2D水激励T1WI(TR/TE18.5/5.2ms),TSE T2WI(TR/TE 4000/99ms)加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本组25例血精性精囊炎均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精囊内“出血”于SE T1WI呈斑片状/斑点状高信号,此高信号影于Flash 2D水激励T1WI序列显示更清晰,低信号精囊管道壁因高信号出血衬托而得以显示;精囊内“出血”于TSE T2WI呈相对较低信号,低信号精囊管道壁被较低信号出血影掩盖而显示不清。结论MRI能对血精性精囊炎做出明确诊断,是血精性精囊炎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索条征”在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2011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其中12例同时行MRI、CT检查,36例单独行MRI检查,4例单独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RI和(或)CT表现.结果 在MRI上出现“索条征”39例,占81.25%(39/48),在CT上出现“索条征”11例,占68.75%(11/16),7例在CT上出现的“索条征”均能在MRI上被发现.结论 “索条征”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中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其他影像表现,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共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桥小脑角池内占位病变,回顾分析患者术前的MRI检查图像。结果 15例为脑膜瘤,占43%;10例为听神经瘤,占29%;5例为表皮样囊肿,占14%;2例为蛛网膜囊肿,2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脂肪瘤,共占14%。结论 MRI影像可清楚地反映桥小脑角池占位病灶的形态、大小、范围等。结合MRI影像学表现可以做出定性诊断,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设计一种开源的磁共振成像(MRI)仿真训练系统,能够模拟磁共振工作站的扫描过程,提供接口供有深入研究磁共振需求的师生改写系统,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方法:研究临床广泛应用的某型号的超导磁共振扫描工作站,将系统按操作逻辑和功能,细分为不同的模块,用JAVA语言加以实现。结果:系统能够较好的模拟真实的扫描过程,界面与功能相分离,进行其他型号MRI仿真时,只需将界面更新,功能只需较少改动即可实现;接口开放合理,便于更深层次的开发。结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力较差学校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局面,并对提高影像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司均评价MRI对膝关节急性隐匿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倒符合纳入条件的急性膝部创伤患者的MRI图像,采用Mink膝部隐匿性骨损伤分类方法进行观察。结果骨挫伤72例,骨软骨损伤25例,隐匿骨折15例,应力骨折2倒。这些损伤的MRI表现形态各异,信号特点较为一致,以T1WI和STIR显示较好。结论MRI在膝部急性隐匿性骨损伤检查比X线.CT检查更具有明显优势和可靠的临床应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MRI对膝关节急性隐匿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急性膝部创伤患者的MRI图像,采用Mink膝部隐匿性骨损伤分类方法进行观察。结果骨挫伤72例,骨软骨损伤25例,隐匿骨折15例,应力骨折2例。这些损伤的MRI表现形态各异,信号特点较为一致,以T1WI和STIR显示较好。结论 MRI在膝部急性隐匿性骨损伤检查比X线、CT检查更具有明显优势和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中场MRI检查方法在诊断眶内肿瘤中的作用,对61例眶内肿瘤进行SE序列,IR序列,脂肪/水抑制成像以及MR增强检查。结果发现多轴向成像使定位诊断标准;多序列检查结合不同组织的MRI信号强度变化对常见肿瘤的定性诊断帮助很大。说明SE序列横断位和冠状位是最重要的检查技术;IR序列及脂肪/水抑制成像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及大小;平行于视神经矢状面成像有助于对视神经类肿瘤的确切定位;MR增强对血管性肿瘤的定性诊断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