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隐球菌病患者采用隐球菌抗原检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隐球菌病疑似患者68例,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以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定义为甲组,再采用隐球菌抗原检测方式进行检查,定义为乙组,将联合检测作为丙组。所有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均接受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以下观察指标:(1)各组检测结果;(2)三组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3)各组检查操作时间和病情确诊时间。结果:(1)丙组检查操作时间长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略长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病情确诊时间短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略短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存在阳性病例61例,阴性病例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9.71%和10.29%。甲组阳性53例,占比77.94%,乙组55例,占比80.88%,丙组6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左肺8例、右肺5例、两肺3例。10例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查体发现6例。CT表现肺炎样病变5例,单发肺结节或团块3例,多发肺结节或团块8例。结论 原发肺隐球菌病以孤立性/多发结节或团块为最多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部分病人可有厚壁空洞,且绝大多数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CT表现多样化,术前确诊困难。  相似文献   

3.
肺隐球菌病     
介绍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吸入隐球菌孢子而引起的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易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而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本文就肺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以乙肝标志物阳性13年、发热20d、伴腹胀及皮肤黄染1周于2006年4月3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发现HBsAg、HBeAg、抗-HBe阳性,1998年以后出现转氨酶反复升高现象,2002年出现腹水,诊断为肝硬化,间断保肝治疗。2006年3月上旬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0℃,伴流涕、咳嗽、咯白痰,头孢哌酮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波动于37.5—38.5℃,3月27日起体温高达39.0℃,腹胀渐明显,并出现面黄、眼黄,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感染,血常规WBC7×10^9/L,Hb137以,PLT22×10^9/L,中性粒细胞0.8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3U/L,总胆红素(TBIL)80μmol/L,  相似文献   

6.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由于肺隐球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常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7.
林玲  周建英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8):81-82,84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感染。在肺部真菌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肺曲菌病。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等的广泛使用,移植手术的开展,以及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并治疗的2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8例病变中,有13例位于胸膜下,12例位于肺下叶;CT表现为类圆形结节16例、空气支气管征15例、血管集束征8例、宽基底与胸膜相连7例、晕征6例、胸膜反应5例、胸膜凹陷2例、毛刺征4例、分叶征2例。结论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征象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5例肺隐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10年在本院确诊的15例肺部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部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检查、诊断经过、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胸痛、咯血及头痛。肺部体征无异常,有脑膜刺激征1例,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10例,胸部影像表现以外周孤立肿块、多发结节、炎性浸润为主。15例患者误诊率达100%,手术切除确诊4例,肺穿刺活检确诊11例,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病理组织均为肉芽肿性变,14例患者均接受氟康唑治疗,1例患者随访观察,1例患者治疗中病灶消散缓慢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肺部隐球菌的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无特异性改变,肺穿刺活检是确诊主要手段,氟康唑治疗肺部隐球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肺叶切除标本病理确诊的2例Pc进行光镜、特染、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1例伴有头痛等,光镜下病灶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多量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周围见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AB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蓝色、PAS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红色。结论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杰堂特秆碡特染,  相似文献   

11.
尘肺的CT诊断与X线普通胸片及高千伏胸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讨CT对尘肺的诊断价值,对47例不同粉尘引起的各期尘肺作了胸部CT扫描,X线普通胸片及高千伏胸片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0~+——Ⅰ期尘肺薄层CT较普通CT为好,它显示小阴影形态结构清楚。不规则小阴影的检出中高千伏胸片优于普通陶片。对Ⅱ—Ⅲ期尘肺的观察,CT显著优于胸片,提高检出够诊断Ⅲ期尘肺的大阴影27.6%。CT较胸片提高肺大泡检出率36%,提高胸膜增厚检出率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胸部CT检查胸片阴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本院及上级医院接受自发性气胸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阳性率94.12%明显高于X线检查80.88%,阴性率5.88%低于X线检查19.12%;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5.59%明显高于X线检查67.65%(P<0.05)。结论:相比较X线检查,采用胸部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伤的X线及CT表现。方法对11例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伤病例的胸部X线及CT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约8月随访观察。结果 11例早期损伤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小叶性肺炎、肺气肿、肺水肿等改变;3例晚期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肺大泡及肺心病等改变。结论重症急性氨中毒的肺部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性老年人肺结核X线、CT诊断的再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116例非典型性老年人肺结核病例资料较完整地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结果:肺不张17例,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肺体积缩小,误诊为肺癌9例;CT表现呈三角形或"V"形,尖端指向肺门的软组织阴影,误诊为肺癌6例。肿块型12例,X线表现肿块有分叶,周边见少许斑点状钙化,8例伴肺门增大者误诊为肺癌;CT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滑,有分叶及短毛刺,肿块中心呈斑片状钙化,误诊为肺癌。干酪性肺炎52例,X线、CT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大片实变,其内密度不均。混合型35例,X线、CT表现为渗出、增殖、纤维条索状,结核瘤呈多形性,肺叶内1~2 mm粟粒性结节。结论:综合分析X线、CT及支气管镜检病理表现对于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野外周,局限于一叶,形态多不规则,病灶常呈广基底贴于胸膜并且邻近胸膜增厚,可见"桃尖征"、"平直征"、"晕征"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多为高度均匀性强化,病灶经抗炎治疗后可缩小或无变化。术前诊断正确11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7例,结核球4例,肺错构瘤2例,肺脓肿1例,误诊率71.4%。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CT表现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肺结核48例患者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芳  陈泉怡  孙文星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46-2347
目的了解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福州肺科医院1998-2004年有完整资料确诊为不典型肺结核病48例患者正侧位胸片和部分病例的胸部CT扫描进行分析,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结节及肿块阴影18例;肺叶肺段实变或肺不张20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诊断较困难,CT显示图像优于X线胸片影像,应用X线和CT及纤支镜等各种检查综合分析,再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廖金红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2):1836-1837
目的探讨DR高仟伏胸片摄影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西门子DR成像系统,对142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仟伏胸片摄影,其中男性为96例,女性为46例,年龄在60~93岁,摄影体位为后前位;另调取同一患者以前照的普通仟伏的胸片,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2例DR高仟伏胸片摄影中甲片率为94/142;在清晰显示部位的比例上,气管支气管118/142、心影后肺纹理104/142、层次的分辨122/142、肺门纵隔结构132/142。结论 DR的高仟伏胸片摄影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照片的甲片率,对气管支气管、心脏后的肺纹理、肺门纵隔结构、层次的显示上比普通仟伏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梁硕 《医疗装备》2021,(5):30-32
目的讨论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的CT检查影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与手术治疗,术中将病理组织送检,对CT影像反馈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检出肺结节100枚,均为单发结节。病理诊断结果提示,慢性炎症29枚、癌性结节37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4枚。慢性炎症、癌性结节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性质的亚厘米肺小结节的CT检查影像特征(边界、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结节位置、磨玻璃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临床上的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根据影像特征对疾病性质进行评估,结合CT检查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联性进一步确认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结核球的X线平片及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肺部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5例经胸部DR X线正侧位片发现肺部球形病灶的患者,再行胸部CT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伴有钙化、呈浅分叶状。CT扫描多为直径在3 cm以内的单发球形病灶,一般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或可见薄层包膜,结核球附近常伴有散在纤维增殖病灶。结论:胸部正侧位片是发现结核球的首选检查方法,应结合CT检查、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方能做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了造成了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误诊发生的原因,包括:定位错误、定性错误等。方法:并结合SPTP文献进行了讨论。结果:SPTP病变可见于胰腺任何部位。结论:对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