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脊柱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治疗(42例)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48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X线评价指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恢复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后路组的手术时间(147.3±38.7)min、术中出血量(607.5±162.3)m L、手术切口长度(10.3±1.8)cm、术后住院时间(10.6±2.0)d均显著低于前路组患者(P0.05)。术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测量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后路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丢失(1.55±0.17)mm、Cobb角丢失(1.26±0.72)°,均显著低于前路组(7.18±1.51)mm、(7.43±1.85)°。术前、术后后路组和前路组ASIA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ASIA神经功能恢复分布较术前均显著好转(P0.05)。末次随访时,后路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优级率(77.08%)高于前路组(52.38%),良和差均显著低于前路组患者,后路组的ODI功能分布显著优于前路组(P0.05)。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较前路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Cobb角度丢失小,临床疗效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共选择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对患者编号后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均为38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78.95%,即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佳,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obb角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症状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固定植骨融合及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前后路两种方法治疗12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8例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在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进步1个或1个以上ASIA等级的占55.1%;在陈旧性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步1个或1个以上ASIA等级的占80.9%,总有效率为59.4%。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手术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后路手术适用于大多数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撑开过程中后纵韧带有间接复位作用,同样也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总结研究采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结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效果。方法 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1例,术前经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后,采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结合内固定的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神经症状、并发症)的恢复情况等。结果 经过平均19个月随访,2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被治愈,无全身及局部复发,且术后疼痛消失,畸形明显纠正,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好,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骨折临床上常见,常导致脊柱严重失稳和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采用施行前路切除骨折椎体、椎管减压、在上下椎体间置入钛网融合器或者整块自体髂骨,并用前路钛板固定或附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共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并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1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采用ISOLA钉棒系统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不稳定及畸形较重而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接受后路ISOLA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取髂骨行椎板及横空间植骨。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s角)的纠正内固定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7天后均逐渐恢复穿衣、起卧床、步行、大小便及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非弯腰的轻体力工作。所有病例骨折复位良好,后凸及侧凸畸形均获得满意的矫正、缩小的椎管管径完全得到恢复。随访11例,均无畸形矫正丢失和伤椎及椎间高度下降,且未出来钉棒松动及断裂。结论 ISOLA钉棒系统后路复位胸腰椎骨折的性能良好,并具有稳定固定强度,对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评价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侧前方减压AF复位内固定并后路植骨在治疗新鲜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14例胸腰段椎体新鲜骨折病人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行侧前方减压并AF复位内固定 ,减压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治疗 ,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矫正情况。结果  14例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骨折复位良好 ,Cobb’s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恢复。结论 经改良的侧前方入路行侧前方减压 ,减压彻底 ,对脊柱术后的稳定性破坏小 ,AF内固定对骨折复位固定较好 ,同时行对侧椎板植骨可重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但手术的操作较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观察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3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椎体前缘高度从术前正常高度的62% (51% ~73%)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0%(84% ~ 96%)改善明显;除3例全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未得到改善,其余病例均恢复至正常.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数目不同对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6年6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II度及以上)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8枚椎弓根螺钉4节段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6枚椎弓根螺钉3节段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伤椎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伤椎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伤椎高度比值大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位复位的比例和治疗有效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I度及以上的AO-C型胸腰椎骨折脱位,与6枚椎弓根螺钉3节段固定相比,8枚椎弓根螺钉4节段固定在脊柱整体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和脱位复位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入路在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稳定性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法,对照组60例采用后路手术入路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且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但是观察组的术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脊柱稳定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