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ichomatis CT)是当前性传播疾病中主要病原体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CT及UU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已超出淋病发病率,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淋病及尖锐湿疣之后,占第3位[1].  相似文献   

2.
应用PCR对对大连地区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在201份性传播疾病中,总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6.9%,不同的性病NGU,淋病,尖锐湿疣的感染率分别是30.03%,27.3%,16.7%,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结果提示我们,三种性能病可伴发沙眼衣原体感染,且感染机会相仿,性病患者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引起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首位,在我国女性泌尿生殖道CT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女性泌尿生殖道CT的了解。应用敏感的诊断方法及时诊断,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PCR检测泌尿生殖系沙眼衣原体感染168例崔慧玲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郑州450003关键词PCR;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系感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简称CT),不仅可致眼部感染,致盲,且系性传播的主要微生物,在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指导STD防治。资料和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技术检测了90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结果59例男性患者中21例阳性,31例女性患者中14例阳性,总阳性率为38.9%。结论山东地区泌尿生殖系沙眼衣原体感染有较高的流行。该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快速,有助于衣原体感染诊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农原体检测手段的更新、改进,学者们对沙眼衣原体(CT)所致的疾患及其特点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欧美国家,40~So?i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CT所致“‘。实际上,CT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发病率已超出了淋菌感染,成为最普遍最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匕‘,其临床主要  相似文献   

7.
Taqman技术检测重庆地区2001年度NC、CT、UU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调查2001年度重庆地区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用Taqman技术检测2600例重庆地区性病科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NG—DNA、CT—DNA、UU—DNA,观察这三种主要性病病原体的感染率及年龄、性别分布。结果:在2600份临床标本检测中,淋球菌感染率为11.00%、沙眼支原体感染率为15.11%、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8.23%,CT、UU混合感染率为1.73%。男性感染者1846例,女性感染者754例,男女患病比例为2.5:1。性传播疾病患者年龄分布从15岁~60岁以上不等,平均26.4岁。结论: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中以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CT)作为非淋球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性传播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国外报道,近年来衣原体较淋病双球菌致急性子宫颈炎者更为常见。我们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应用上海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配伍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孚舒达栓(及卫生垫)治疗沙眼衣原体(CT)性子宫颈炎4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两种培养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一般认为是机会性感染病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合称为泌尿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STD)的三个最常见的病原体。UU和CT在非淋病性尿道炎中占40%~50%,并有超过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UU的感染率在40%左右。又有报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体分析结果显示UU,CT,念珠菌混合感染占主导,所以解脲支原体的准确检测日趋重要。检测解脲支原体规定的标准培养法是把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澄迈县性传播疾病(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对899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及其外周皮损作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Ca)。对疑似各种性病如梅毒(Sr)、淋病(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尖锐湿疣(CA)、生殖器疱疹(GH)等进行检测。结果:899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检查出Ca感染者177例,感染率为19.7%(177/899)。其中女性为35.9%(121/337),男性为10%(56/562)。结论: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念珠感染最常见,尤其合并uu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三年问北京市密云地区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的结果分析,了解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000~2002年550例有性传播疾病(STD)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 550份标本中,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27份,总检出阳性率23.10%。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1.47%,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2.34%,2002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27.08%。单一病原体感染108例,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9例。在3年中NG的阳性检出率15.82%,CT的阳性检出率6.36%,UU的阳性检出率4.36%。在127份阳性标本中,21~40岁年龄组检出病原体103份,占全部阳性例数的81.10%。结论 性传播疾病(STD)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以NG单一感染为主,也伴有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漏检,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朱铁君一、性传播疾病为研究淋病患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用检测衣原体的最可靠方法──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5例经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的淋病患者,结果有7例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5.6%,提供了国内在这方...  相似文献   

13.
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 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体.女性生殖道CT感染,在发达国家居性传播疾病首位,目前我国CT感染引起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我院643例妇科门诊患者中,宫颈CT感染率为13.2%.本文仅就141例CT阳性病例中能坚持治疗的119 例治疗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4.
泌尿生殖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尤其各类支原体、衣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各类病原体在泌尿生殖系感染病例中检出率日渐提高。为了解泌尿生殖道各类病原体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为争取治疗时间。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73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滴虫、念珠菌等几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0287例女性性传播疾病FQ-PCR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0287例女性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以了解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病毒(HSV)五种病原体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五种病原体患者阳性率为39.5%,阳性率依次为UU(32.24%),CT(3.57%),HPV(2.73%),NG(0.49%)和HSV(0.49%)。病例中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结论UU为女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感染因素,感染率最高的是生育期妇女。  相似文献   

16.
对232名有性乱史妇女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淋球菌培养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并分析了该组病人的人群特点。结果: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7.2%、30.2%和20.6%。提示: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中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易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检测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尿.尿道分泌物117例中淋球菌(GNH)、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结果:36例尿道炎急性发作期患者CNH感染率为91.6%,CT和Uu感染的总覆盖率达55.6%;81例淋病后尿道炎患者NGH感染率为17、3%,CT、Uu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5.7%和34.6%,两者的总覆盖率为72.8%。提示PCR法可作为尿道炎急性发作期CT和Uu感染的灵敏、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并可用作淋病后尿道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女患者对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的易感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自妇科门诊、皮肤性病科、泌尿生殖科选取387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并对淋菌培养基所长细菌涂片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病奈瑟菌在可疑人群中阳性率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75例(阳性率19.38%),其中男性阳性46例(阳性率19.82%),女性阳性29例(阳性率18.7%),解脲支原体(Uu)阳性123例(阳性率31.78%),其中男性阳性54例(阳性率23.27%),女性阳性69例(阳性率44.5%);非淋细菌检出57例(阳性率14.72%),其中男性44例(阳性率18.96%),女性13例(阳性率8.38%).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脲支原体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7例衣原体、支原体阳性率51.16%(198/387),结合非淋菌检出率可使总阳性率达到65.89%(255/387).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可疑人群中的感染率分别为0%、19.38%、3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综合感染情况 ,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用以提高疗效。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培养的方法 ,对 8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和12 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结论 :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感染淋病奈氏菌的同时伴有衣原体、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颇高 ,这样会加重病情造成久治不愈从而延长了病情。因此 ,对这类患者要进行三项检测 ,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治疗 ,控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占性传播疾病(STD)首位。作通过176例淋病患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发现混合感染112例,其中NG+UU75例,NG+CT20例,NG+UU+CT17例,说明泌尿生殖道NG合并UU、CT较高。为了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建议对淋病患同时进行UU与CT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