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分析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例患者漏尿,7~12 d缓解;术后6个月,患者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66%;随访6~12个月,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辅以物理治疗,均达到较满意的可控效果.术前进行肠道准备和心理护理,各种管道的管理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腹压协助排尿和通过盆底肌训练掌握正确的控尿技巧是恢复控尿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例患者漏尿,7-12d缓解;术后6个月,患者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66%;随访6-12个月,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辅以物理治疗,均达到较满意的可控效果。结论肠道准备与心理护理是术前护理的关键;各种管道的管理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腹压协助排尿和通过盆底肌训练掌握正确的控尿技巧,是恢复控尿功能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康复出院,排尿可控率:储尿囊日间排尿可控率达91.7%(33/3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77.8%(28/36)。结论重视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是术前护理的关键,重视各种管路的管理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腹压协助排尿,通过盆底肌训练掌握正确的控尿技巧,恢复良好的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我科1999-08~2005-05收治的回肠、回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5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61.0±0.4)岁。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13例,膀胱鳞状上皮混合细胞癌1例,膀胱腺癌1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尿13例;有尿路刺激征8例,并膀胱结石2例,前列腺肥大7例。1.2手术方式新膀胱手术按H autm ann等和R eddy设计的方式稍加改进。本组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4例,回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1例。1.3结果术后随访3~70个月,回肠代膀胱术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66%,回结肠代膀胱术日间排尿可控率达93%,夜间排尿可控率73%…  相似文献   

5.
对37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行自主排尿功能训练.19例术后3个月内代膀胱控尿功能形成,日夜间均能完全控尿,每次排尿250ml以上;8例3个月时夜间熟睡后有轻度尿失禁,强化夜间定时闹钟训练1个月后好转;7例术后6个月达到完全控尿;2例术后10个月达到完全控尿;1例高龄患者术后1年代膀胱控尿功能仍未完全形成,出现清醒期尿失禁.认为代膀胱排尿功能训练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掌握和适应新排尿方式的有效途径,可以明显提高控尿和排尿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21例原位新膀胱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1例膀胱癌患者实施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前充分准备及健康宣教;术后对引流管,并发症等的观察及预见性的处理;进行排尿功能训练.术后跟踪平均随访1.5年,新膀胱容量230~350 mL,15例残尿量为0 mL,4例为50 mL,1例为20mL,1例为25 mL.白天尿液可控率为100%,夜间遗尿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13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生化、影像和尿流动力学等资料,患者术后随访3~84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0.9)h,失血量(252±124)ml,26例(23%)患者出现尿潴留,储尿囊容量达(482±54)ml,日间可控和夜间可控率分别达到90.5%和78.6%,残余尿量约50ml。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采用膀胱全切改良肠道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21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改良法全膀胱切除,其中17例用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4例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随访1~4年,对这些患者术后新膀胱功能、控尿和排尿功能、上尿路形态和功能、血电解质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h.输血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病理报告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白天控制排尿良好15例,夜间控制排尿良好6例,多在术后3~6个月时完全控制排尿.5例术后不同程度肾积水,6~8个月恢复正常.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残余尿量30 ml,1例残余尿量40ml,出现肠梗阻、代谢性酸中毒各1例.随访1~4年,1例25个月时因车祸死亡,1例肿瘤浸润膀胱壁者,淋巴结阳性,术后拒绝化疗,14个月后远处转移死亡,余19例生存良好.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制排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扩大术后的排尿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对25例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行膀胱扩大术,术后2周进行排尿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2年,术后1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尿潴留1例.训练前临床评价差22例,良3例,训练后优3例,良9例.改善6例,差4例.结论正确的排尿康复功能训练可提高膀胱扩大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单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肠道准备以及术前训练 ;术后对患者饮食合理指导 ,对引流管及并发症等的观察及预见性处理 ;拔除尿管后进行排尿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跟踪平均随访1年 ,新膀胱容量200~350 m L ,6例残尿量为0 m L ,1例为20 m L.全天尿液可控率为100% .肾功能代偿不全及代谢性酸中毒1例.结论 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贮尿、控尿及排尿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患有膀胱癌并行子宫、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手术的女性患者21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储尿功能、尿意、控尿和排尿功能训练。结果术后3个月17例能良好控制排尿,每日排尿5~9次,每次250~400ml。3例夜间有轻度尿失禁现象,通过控制睡前2h饮水及每隔4h闹钟叫醒排尿后症状逐渐好转。1例长期尿失禁,术后10个月时因重度肺炎死亡。结论按照训练计划坚持全面的膀胱功能训练是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形成满意控尿和排尿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贮尿,排尿控尿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术后平均住院25d,出院时28例可日间控尿,16例可夜间控尿;随防6个月~3年,25例新膀胱贮尿、排尿、控尿满意,6例夜间熟睡时不能控尿。结论该类患者术前重点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注重新膀胱贮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有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肖霞 《护理学报》2006,13(11):30-31
总结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对34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随访,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9.5年,32例术后白天能自控排尿,畅通,每次尿量约200~600ml,1例女性患者术后患有压力性尿失禁,1例合并日夜尿失禁于出院后第4周日间尿失禁消失;拔尿管1月内11例患者夜间熟睡时出现遗尿,出院6个月10例患者夜间熟睡遗尿已消失。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排尿困难,1例予永久膀胱造瘘,3例加强膀胱黏液处理及腹压排尿后改善。本组无出现电解质紊乱。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经ESWL术后痊愈。本组23例男性患者出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虽为一成熟术式,但仍需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14.
重建膀胱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训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丁萍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4-756
报告了对11例重建膀胱术后患者排尿训练的方法和结果.训练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术后2~3周)进行代膀胱贮尿功能训练,使重建膀胱做循序渐进的充盈和排空;第2阶段(3周后)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包括尿意习惯训练、腹压排尿和盆底肌训练.3~6个月后,本组重建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均达到接近生理状态.认为排尿功能的训练可提高肠道代膀胱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回顾分析4例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后22~24d拔除尿管,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以夜间较明显。但经过训练后,除1例女性患者外,其余患者约在术后4~6周尿控均达到满意的程度。而该女性患者在术后3个月白天能基本实现尿控,夜间仍有尿失禁。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回肠新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扩大术后的排尿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对25例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行膀胱扩大术,术后2周进行排尿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2年,术后1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尿潴留1例。训练前临床评价差22例,良3例,训练后优3例,良9例。改善6例,差4例。结论:正确的排尿康复功能训练可提高膀胱扩大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根治性切除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不同的膀胱功能训练策略对于患者尿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术后接受不同的功能训练计划,我们将35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给予排尿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后6个月内的排尿情况和尿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尿量明显增多,日间控尿率较高,尿动力学参数也明显改善。结论通过优化排尿功能训练的策略,可以显著增强患者术后的尿控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尿失禁膀胱扩大术后的排尿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对25例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尿失禁患儿行膀胱扩大术,术后2周进行排尿训练。结果:随访6个月~2年,术后1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尿潴留1例。训练前临床评价差22例,良3例,训练后优3例,良9例。改善6例,差4例。结论:正确的排尿康复功能训练可提高膀胱扩大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胃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共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胃新膀胱术11例,均为男性,年龄46~72岁.先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再于上腹部作一长约6 cm切口,取出切除标本,行带胃网膜左血管为蒂的部分胃体-窦部切取、吻合恢复胃连续性,关闭切口,重新在腹腔镜下行胃新膀胱与尿道吻合及输尿管胃新膀胱吻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7.5 h,平均6 h;术中出血量200~1 000 mL,平均550 mL,5例输血;术后住院14~25 d,平均17 d.术后5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可自主排尿,一次尿量260~550 mL,平均370 mL.术后6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18.5±6.1)mL/8;充盈期膀胱压(12.4±7.1)cmH2O;最大膀胱压(56±19)cmH2O;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29±12)cmH2O.术后3、6、9、12个月膀胱镜检胃新膀胱容量逐渐增加,胃新膀胱黏膜活检发现胃新膀胱黏膜上皮层数逐渐减少.术后随访6~2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胃新膀胱术可能是膀胱癌根治术后尿流去向和膀胱功能再造的理想方法.胃新膀胱术后排尿训练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腹腔镜下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较快.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随病变发展常需行膀胱全切术。全切术后正位可控新膀胱是最好的膀胱替代术式。但新膀胱失去了正常的排尿生理反射,患者常出现尿失禁或残余尿多等并发症。因此,加强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科2003—2005年实施17例T-Pouch型(近似口袋形)回肠新膀胱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排尿功能训练,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