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是脑胶质瘤实验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1,2]。建立此模型的常用方法有2种,即徒手法和立体定向法[35]。我们以此为基础,配以两种细胞悬浮介质即无血清双倍1640和含质量分数为1%琼脂糖的无血清双倍1640,探讨了建立此模型的有效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0只,购自本校动物中心;C6胶质瘤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其他物品由本研究所提供。2.细胞培养与处理:C6胶质瘤细胞以含体积分数为10%新生牛血清(购自Hycolone公司)的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常规培养…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采取不同细胞数C6单细胞悬液建立模型,探讨各种接种细胞数量的优劣。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雄性Wistar大鼠65只,体重200~250g;大鼠胶质瘤C6细胞系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林博士后惠赠。 相似文献
3.
脑立体定向接种C6细胞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应用脑立体定向术将C6细胞接种在Spregue-Dawley大鼠脑尾状核,同时留置永久性聚乙烯导管建立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按肿瘤生长时间分为4组。分别在接种后1、2、3、4周时进行MRI检查,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以及GFAP和S-100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胶质瘤模型不仅较为接近人脑胶质瘤生长特性,而且颅内生长稳定,无颅外种植生长,适于胶质瘤实验治疗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秋水仙素对C6胶质瘤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C6胶质瘤细胞与秋水仙素在37℃下孵育3 h后,再用含125μmol/L未标记2-脱氧葡萄糖(2-DOG)和37×103Bq[3H]2-DOG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1ml室温下孵育5min。用液闪计数分析仪检测C6细胞葡萄糖摄取。结果秋水仙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C6细胞葡萄糖摄取率7%~27%。卡巴可刺激葡萄糖摄取增加11%~24%,但这种作用可因秋水仙素的预处理而抵消。胰岛素刺激C6细胞葡萄糖摄取增加35%~47%,且刺激作用不被秋水仙素抵消。结论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微管的聚合使C6细胞基础糖摄取和卡巴可刺激的葡萄糖摄取下降。 相似文献
5.
我们分别采用Wistar大鼠及SD大鼠制作C6胶质瘤模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Wistar大鼠28只,150~200g,雌雄各半,购自本院实验动物中心。另购SD大鼠10只,150~200g,雌雄各半。大鼠c6胶质瘤细胞株购自中科院细胞库。采用江湾Ⅱ型立体定向仪复制脑胶质瘤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管功能变化对C6胶质瘤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 用影响微管功能的药物长春花碱(抑制微管聚合)、紫杉醇(促进微管聚合)与C6胶质瘤细胞在37℃下孵育3h后,再用含125μmol/L未标记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OG)和37kBq[^3H]2-DOG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1ml室温下孵育5min。用液闪计数分析仪检测C6细胞葡萄糖摄取。GLUT1cDNA转染C6胶质瘤细胞后再与紫杉醇作用,观察转染后C6细胞的紫杉醇刺激葡萄糖摄取。结果 长春花碱抑制C6细胞葡萄糖摄取24%-36%。紫杉醇刺激葡萄糖摄取增加16%-23%;紫杉醇刺激GLUT1转染C6胶质瘤细胞的2—DOG摄取增加约35%。结论 微管功能变化与C6细胞葡萄糖摄取及葡萄糖转运体介导的葡萄糖转运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激光间质热治疗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激光间质内热疗(ILTT)是否诱导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方法:SD大鼠70只,尾状核接种C6鼠脑胶质瘤细胞20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ILTT后2,6,12,24,48h实验组,每组10只。ILTT后不同时段按不同的检测要求保存标本。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析ILTT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电镜观察其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可见凋亡小体形成;TdT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凋亡发生在ILTT效应灶周边部,流式细胞仪检查ILTT后6h为凋亡发生的高峰时间(19.4%);24h明显下降(2.2%);48h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TT确能诱导C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过痘苗病毒介导IL 2 (rVV IL 2 )基因治疗大鼠C6 胶质瘤动物模型的研究 ,探讨痘苗病毒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对恶性神经胶质瘤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 :(1)rVV IL 2载体的扩增、C6 细胞转染及痘苗病毒转染后C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的改变 :具体方法见文献 [1,2 ]。 (2 )rVV IL 2转染C6 细胞后脑内致瘤性的改变 :雄性Wistar大鼠40只 ,体重 3 0 0~ 3 5 0g ,随机分为转染组及对照组 ,每组 2 0只。转染组将转染rVV IL 2后的C6 细胞接种到大鼠脑内 ,接种靶点定位于冠状缝前 1 0mm ,矢状缝右旁开… 相似文献
9.
10.
11.
Tetsushi Kitagawa Yonson Ku Nobuya Kusunoki Masahiro Tominaga Ichiro Maeda Takumi Fukumoto Takeshi Iwasaki Yoshikazu Kuroda Yoichi Saitoh 《Transplant international》1996,9(S1):S105-S108
Abstract Frequent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to eliminat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and combine transplantation with some form of peri-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lucidate adriamycin pharmacokinetics for anhepatic chemotherapy dur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Beagles of both sexes were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s ( n = 4) and anhepatic animals with total hepatectomy under venovenous bypass ( n = 5). In both groups, adriamycin was administered in 1 min at a dose of 1 mg/kg through the left antecubital vein and peripheral blood was obtained at intervals for up to 2 h to determine the plasma adriamycin levels. The animals were then sacrificed to determine tissue adriamycin levels in the liver, kidney, heart, lung, and skeletal muscle. Plasma adriamycin levels in anhepatic anima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at all measured time points after 10 min, resulting in a 50 % reduction of the mean total body clearance of adriamyci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 P < 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riamyc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all measured tissues except for the liver. Despite the complete lack of hepatic function, anhepatic animals showed only a 50 % reduction in total body clearance of adriamycin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 probably due to compensatory excretion from other organs such as the kidne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ystemic chemotherapy with the standard dose of adriamycin may be tolerable during the anhepatic period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enhanced tumoricidal effects on micrometast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 AngiostatinK(1-3)IAK(1-3)I对大鼠C6脑胶质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SAK(1-3),用脂质体法导入C6细胞后,与正常C6细胞对照,分别接种于Wistar大鼠脑内,进行生存期及脑内瘤灶大小的比较,脑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及Ⅷ因子血管染色.结果接种转基因C6细胞的大鼠脑内无肉眼可见的瘤灶,其生存期明显长于接种正常C6细胞的大鼠(P<0.01),HE及Ⅷ因子染色只可见显微大小的无血管瘤灶.结论旁分泌形式作用于瘤内血管内皮细胞的人 AK(1-3),可明显抑制瘤内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在体外的药敏指导下的超选择动脉内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25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并进行个体化超选择动脉内化疗。结果用顺铂(DDP)、盐酸司莫司汀(ACNU)、长春新碱(VCR)、威猛(VM-26)、足叶乙甙(VP-16)以MTT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25例患者中共有19例肿瘤有敏感药物,其中敏感11例,低度敏感8例;不敏感(耐药)6例。23例化疗后随访6个月~2年,客观有效率(CR+PR)为69.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8.3%。化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34例行手术+放疗恶性胶质瘤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药敏指导下的脑恶性胶质瘤超选择动脉内化疗能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黏附分子T-cadherin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生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T—cadherin分子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转染C6细胞,以克隆形成试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研究T-cadherin表达对C6细咆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pcDNA3.T-cadherin质粒的C6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显著少于转染pcDNA3载体质粒的C6细胞形成的克隆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表达T—cadherin分子C6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转染空载体不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P〈0.01),且T—cadherin表达水平与C6细胞增殖速度呈负要关。结论 T—cadherin分子表达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与阿霉素对大鼠的毒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研究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 (AGMAN)和阿霉素 (ADM )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AGMAN和ADM分为几个不同的剂量组 ,观察静脉给药后的两种药物的急性LD5 0 ,同时将未死亡的动物进行肝肾功能 ,心肌酶学的检查 ,观察其改变。结果 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比阿霉素的LD5 0显著的提高。动物的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AGMAN具有很安全的用药范围 ,对动物的主要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相对ADM也有明显的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治疗效果。方法将野生型的C6鼠胶质瘤细胞接种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对照组10只,空载组10只),并对鼠脑内已形成的C6胶质瘤分别用ACTD及VM-26抗瘤缓释剂瘤区原位注射(治疗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期、肿瘤病理学和磁共振成像(MRI)动态改变,采用PCNA计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结果对照组及空载组大鼠平均生存期为19.3天,ACTD组6只及VM-26组3只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存活期超过200天;除因病理检查人为处死各2只外,ACTD组治疗后4周内死亡2只,VM-26组5只。MRI检查对照组大鼠脑内有明显瘤灶,治疗组大鼠脑内瘤灶治疗后明显减少或消失,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而且治疗组大鼠C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大量细胞凋亡,ACTD较VM-26显著。结论ACTD可望成为体内局部应用治疗胶质瘤的优选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速率生长的胶质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状态。方法 用C6细胞克隆培养得到不同细胞形态、不同生长速率的细胞株。分别检测生长最快的C64细胞和最慢的C61细胞的胞内葡萄糖、ATP浓度 ,同时检测两种细胞的己糖激酶蛋白和它们的胞质 /线粒体己糖激酶活性。结果 C64细胞内检测不到葡萄糖 ,C61细胞内葡萄糖浓度为 (0 .17± 0 .0 5 ) μmol/g蛋白 ;C64细胞、C61细胞内ATP浓度分别为 (10 .16± 1.5 1) μmol/g蛋白和 (7.5 7± 0 .3 2 ) μmol/g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分析显示C64细胞的己糖激酶Ⅰ稍高于C61细胞 ;C64细胞线粒体己糖激酶活性约为C61细胞的 3倍 ,但其胞质己糖激酶活性仅为C61细胞的一半。结论 葡萄糖转运系统与肿瘤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葡萄糖代谢状态及生长速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胶质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葡萄糖摄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的生长速度与葡萄糖转运系统的关系。方法 用C6细胞克隆培养得到不同细胞形态、不同生长速率的细胞株。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检测生长最慢的C61细胞和最快的C64 细胞葡萄糖转运体 1(GLUT1)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 ;同时检测其葡萄糖摄取率。结果 C6胶质瘤细胞克隆培养产生C61、C62 、C63 、C64 4种细胞 ,4种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 ,C64 细胞的生长速度约为C61细胞的 8倍。C6胶质瘤细胞的克隆细胞株主要表达GLUT1,C64 细胞比C61细胞的GLUT1mRNA水平明显增加 ,条带的吸光度分析显示C64 细胞的GLUT1蛋白水平约为C61细胞的 3倍 [(3 10± 2 1) % ,P <0 .0 0 1]。葡萄糖摄取率以每分钟液闪次数计 :C64 细胞 (7680± 180 ) /min·10 4cells ;C61细胞 (3 0 0 0± 12 5 ) /min·10 4cells ,C64 细胞约为C61细胞的2 .5倍。结论 葡萄糖转运系统与葡萄糖摄取相匹配 ,与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cadherin分子表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转染C6细胞,筛选出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3、4和5以及转染空载体后不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1和2,以Westerrl Bolt检测各克隆的p21和p27的表达;同时,以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分别转染野生型(p21+/+)和p21缺失突变型(p21-/-)成纤维细胞,研究T-cadherin分子介导的细胞增殖抑制是否依赖细胞周期蛋白p21的表达。结果转染pcDNA3.T-cadherin质粒后表达T-cadherin分子的C6克隆3、4和5的p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p27的表达与C6细胞是否表达T-cadherin无关。另外。转染pcDNA3.T-cadherin质粒的野生型表达p21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显著受抑。而转染pcDNA3.T-cadherin质粒对p21缺失突变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不产生抑制作用。结论T-cadherin分子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增殖与p21表达密切相关,且T-cadherin分子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依赖于p21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