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幼红 《北京中医药》2007,26(8):483-484
周乃玉教授治疗痹病经验丰富且独特,强调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辨证与辨病互参.关于痹病的病因,内因突出脾肾阳虚和气血不足,外因包括寒湿凝滞、湿热壅塞、湿毒侵淫.临床总以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者多见,确立健脾补肾、温化寒湿、通经活络、逐瘀解毒为治疗痹病之基本大法.治疗中常以温补脾肾为先,重用附子、肉桂、黄芪;同时重视从肝论治,调气和血,广泛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特别擅用虫类药物,搜剔通络,逐瘀止痛.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2.
王北  谢幼红 《北京中医》2006,25(4):209-210
周乃玉教授是著名风湿病学专家,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长达30余年,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贯中西,见解独到,疗效显著。笔者跟随周老师学习期间对此深有感受。现将周老师治疗风湿病的基本观点初步探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北  谢幼红 《北京中医药》2006,25(4):209-210
周乃玉教授是著名风湿病学专家,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长达30余年,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贯中西,见解独到,疗效显著.笔者跟随周老师学习期间对此深有感受.现将周老师治疗风湿病的基本观点初步探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痹病因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因Et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痹阻气血所致。在痹证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忽视正气的盛衰,尤应重视后天脾胃的重要作用。基于痹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殷海波教授临床治验,探究顾护脾胃在痹病论治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治疗痹病的学术思想。娄老将痹病的病因简要地概括为虚、邪、瘀3个方面,提出了虚邪瘀病因学说,并认为虚邪瘀又是痹病的基本病机;创立了虚邪瘀辨证理论,指出痹病治疗需正虚、外邪、瘀血3者整体对待。治痹要遵循4大原则: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②宣散疏通,依部用药;③三因制宜,异同相治;④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并列举了娄老治疗痹病的基础方通痹汤及其加减化裁方法;介绍了娄老对虚热型顽痹(类痹关节炎)的辨证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4-466
吾师陆拯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擅治内妇科诸疾,对痹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现从病变特点、证候辨治和关键用药等方面介绍陆师治疗本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霞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7):328-328
迟景勋辨治脉痹经验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张霞*关键词脉痹迟景勋老中医经验迟景勋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外科30余载,潜心研治周围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如下。1注重病因,辨明湿热脉痹属现代医学血栓性静脉炎范畴,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以下肢...  相似文献   

8.
吾师陆拯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年 ,学验俱丰 ,擅治内妇科诸疾 ,对痹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现从病变特点、证候辨治和关键用药等方面介绍陆师治疗本病的经验。1 病变特点痹 ,古代称历节风、白虎病 ,近似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陆师认为其病位主要在骨节和筋脉 ,病理变化有其一定特点 ,若能掌握这些特点 ,对辨证论治很有裨益。1 .1 风淫为诱发之邪 又始终潜藏于筋骨风邪善行而数变 ,游行全身 ,故寒湿诸邪必赖风之引动而诱发 ,遂致多处关节同时罹病。若无风邪引诱鼓动 ,则寒湿之邪不易发动 ,只有风邪与寒湿相合之时 ,才能循络脉而入骨…  相似文献   

9.
周乃玉治疗痛风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幼红  王北 《北京中医》2006,25(6):339-340
近20年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倾向,痛风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从事风湿病治疗40余载,对痛风的治疗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痹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豫西一个自然村16岁以上的居民共2655人进行了痹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痹病的患病率为21.73%,认为痹病是一极其常见的疾病,应加强研究;在痹病患者中,其发病与劳累有关者占30.16%,提示虚损作为痹病的病因,不容忽视;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疼痛(95.84%),重着(81.10%),麻木(17.33%)……认为重着是仅次于疼痛的一个常见症状,今后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从医40余载,学验精良,有幸从师,受益匪浅。现将周老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仲瑛“难病多毒”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伟 《四川中医》2009,27(3):3-4
“难病多毒”是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其主要精神是指在难治性疾病中,特别是一些难治性重症多与毒邪有关,在审证求机的基础上,从毒进行治疗每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杨宁  过伟峰 《北京中医药》2007,26(12):775-777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国家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业医60年,临证诊治疾病持"知常达变,法外求法"之辩证观点,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诊治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认为治疗缺血性中风应该从"瘀热"着手,灵活运用凉血通瘀法能收奇效.现将周老诊治本病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群针术及其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辅民 《中国针灸》2001,21(12):15-23
德国“陶道自然疗法研究中心”以中医针灸术为主,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采用“群针术”及“耳针术”的联合运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针的角色,达到了“通调气血、疏泄气机、畅达情志、抗御外邪、启动免疫”的治疗目的。群针术的运用体现了中医基本理论和“术、法、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血痹与痹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血痹和痹证的中医文献回顾及现代医学对二者的认识为依据,得出结论:血痹隶属痹证,实为痹证中的著痹,肌痹。  相似文献   

16.
近代名医张锡纯,倡中西汇通,衷中参西,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其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采西人之说与国医相参,撷国医之理以释西医,为后人指出了一条中西合参之路。这在今世一派“以西解中,中医西化”的环境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窥其治疗中风之理,以冀探其学术特点,而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近代名医张锡纯,倡中西汇通,衷中参西,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其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采西人之说与国医相参,撷国医之理以释西医,为后人指出了一条中西合参之路.这在今世一派"以西解中,中医西化"的环境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窥其治疗中风之理,以冀探其学术特点,而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提出"脉积"的概念的新认识,应用"脉积"既表述了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改变,又阐述了其病机的内涵,加深了中医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认识;且为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新的治则—软坚散结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