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宝宝总是拉肚子,吃了药好一阵,停药后又拉,怎么就好不了呢?""宝宝腹泻已经5个月了,换了好几家医院都没看好,急死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71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术后CT或MRI复杏示全脑系统或脑室缩小,走路不稳、行为异常智力障碍及记忆力改变均有改善,死亡两例。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显著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分流术已应用于临床,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本文总结2002—2005年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84例,现就其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和常见并发症。方法对36例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根据Salmon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分,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个月~4年。术后随访时,根据Salmon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分,基本恢复正常22例,明显好转7例,轻度好转4例,无变化3例。7例(19.4%)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8.3%)发生术后分流管堵塞,2例(5.6%)感染,硬膜下血肿1例(2.8%)及硬膜下积液1例(2.8%),经二次手术后恢复。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外科方法,通过积极预防有望降低较高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报道并讨论2例慢性正己烷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的病例,提高对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的认识水平。 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分析其特点,查阅相关文献。 结果 2例病例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且以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损害为主,要考虑发生或合并了少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如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变。 结论 对于正己烷中毒后周围神经损害迁延不愈的病例,应考虑合并其他周围神经疾病的可能;正己烷中毒是否会导致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丁炳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06-906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8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3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分流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正确选择患者、术中选用适当的术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其主要是因为产伤后颅内出血和新生儿或婴儿期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及先天畸形及肿瘤等原因。先天性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1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积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吸收。但患儿术后一旦出现昏迷,容易引起合并症使病情加重,甚至成为患儿死亡的原因。因此加强术后昏迷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1临床观察1.1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观察昏迷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一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单侧脑室积水;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多为脑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通过对17例重症脑外伤后脑积水行V—P分流术后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通过护理指导与观察,术后14例患者神经系统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下肢功能明显改善,其中7例能下地行走;9例智能改善38例小便能自控;2例癫痫消失;1例持续8个月睁眼昏迷,于术后13d神志转清,能遵命简单动作。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1例死于心衰。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术后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正确指导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恢复的关链。 相似文献
16.
51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51例脑积水病人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51例患者经过悉心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良好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分流管的通畅,切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均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菌1例,粪肠球菌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发现2例重度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遗有癫痫、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阻滞等后遗症。结论颅内感染是脑积水分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分流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20岁。因外伤致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1周渐起反复发热,历时3个月,最高体温达40℃。在外院被诊断为“肺部感染”,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转入我院ICU时,神志昏迷,颈稍抵抗,气管切开,双肺可闻及少量哕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正常,四肢肌张力高,分流泵植入部位皮肤稍红,血象高,查胸片正常,头部CT示幕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儿后对脑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分析该院在2008—2011年期间接收的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都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方法,分流管以分流管以P.S.、9003、B.C.E.三种为优。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手术前后的头颅CT/MRI、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以及术后对患儿在追踪随访,测定患儿的智能(DQ),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这28例儿童脑积水患儿中,其中有5例先天性脑积水,5例为颅内损伤患儿(其中3例为产伤,2例为摔伤),脑室端阻塞8例,腹腔端阻塞2例,并发细菌性感染6例,分流管进入阴囊2例,通过治疗有20例预后效果良好,4例无明显变化,2例因感染死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交通性脑积水及阻塞性脑积水迄今为止最优的方法,越早治疗对治疗效果越好,在手术期对患儿精心照顾,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患儿脑功能的快速恢复,使小儿基本上可以获得正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