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3例,感染性角膜炎87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只眼和对照组43只眼;试验组患者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预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痊愈13只眼,好转22只眼,总有效79.55%;对照组痊愈8只眼,好转20只眼,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视力在0.6以上者占43.18%,1.0以上者占18.18%;对照组分别占30.23%、9.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显著,患者视力显著提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飚 《中国医师杂志》2005,7(6):832-833
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ASI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I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LASIK是治疗RK、PRK和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角膜屈光手术后实施遮盖疗法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6例(283眼)近视性屈光参差伴有轻中度弱视的病例进行LASIK治疗,术后实施遮盖疗法训练,观察术前术后弱视的变化。结果146例弱视眼中,137例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2例达到5.0,与优势眼的眼数相近。结论角膜屈光手术后实施遮盖疗法是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感染性角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在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发生感染性角膜炎的21例患者(23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性角膜炎发生的时间、病原学检查及相关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眼中11眼在术后7d内发现感染,平均感染时间为术后(2.68±2.42)d,12眼在术后10d后发现感染,平均感染时间为术后(26.17±4.02)d;分枝杆菌属和革兰阳性杆菌感染最常见,各9眼,均占39.13%,真菌感染有3眼,占13.04%;糖尿病病史、眼部手术史、长期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睑缘炎、长期角膜接触镜佩戴史、术后近期游泳史均与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糖尿病史、眼部手术史、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睑缘炎、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术后近期游泳史均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有关,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行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87例内眼手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4%;其中行球内异物取出术后的最多12例,占80.0%,玻璃体切割手术后1例占6.7%,青光眼小梁手术后1例占6.7%,白内障手术后1例占6.7%;经积极抗感染球内注药及手术治疗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12例占80.0%,视力无改善者1例占6.7%.结论 球内异物后行内眼手术,是感染性眼内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检测病原体确定敏感药物,早期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是治疗的关键,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重要性的认识、对内眼手术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眼部消毒处理、严格无菌操作,能防范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追踪近视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手术后两年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来眼科医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的258例(495眼)患者,其中男性122例(244眼),女性136例(251眼),年龄18-45岁(平均28±5岁);屈光度为-1.5-15.0D(平均7.21±1.25D),对其术后第1天、5天、15天、45天、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的裸眼视力进行检测。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检测的结果发现患者的视力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攀升。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飞秒激光的问世,以其独特的优势,把角膜屈光手术带入了一个更加可控、可预测、范围更广的一个无刀世界,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飞秒激光也有一些独特的并发性,需要注意,本文就飞秒激光在屈光领域中的优缺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晶 《大众健康》2009,(2):83-86
眼睛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心灵的窗户,但多少年来,屈光不正等疾病为这扇窗户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窗纱。 1983年,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被发明了,并在1985年应用于临床。期间,美国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验,直到1997年9月25日才最终获美国FDA审查通过。  相似文献   

9.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屈光手术,它可以安全、有效的矫正低、中度老视和远视,我们就传导性角膜成形术的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屈光手术,它可以安全、有效的矫正低、中度老视和远视.我们就传导性角膜成形术的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眼内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2~2002年所做眼内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做眼内手术6990例,其中感染性眼内炎6例(眼),感染率为0.086%,6例标本送检.4例培养阳性:病菌检出率66.67%,革兰氏阳性球菌3例占75%。结论 我院眼内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占0.086%.致病菌以G^ 球菌为主要菌属,条件致病菌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菌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控制感染性眼内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65-1166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变化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较同期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屈光不正治疗的一场革命 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已经在全球开展二十余年,其良好的术后视力和手术效果的远期稳定程度已得到证实,接受此类手术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屈光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准分子激光治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对准分子激光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林森 《健康大视野》2007,(8):112-112
近视眼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对摘掉眼镜的急迫愿望。科技给我们带来福音!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同领域不同科技成果之间的互相促进,致使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飞点扫描、眼球跟踪和波前像差等尖端技术相继研究成功,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三大技术成为新一代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特征,拥有这三项新的尖端性能的LASIK设备受到眼科医生前所未有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李海倩 《工企医刊》2005,18(2):35-35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安全性高.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然而.有很多高度近视(屈光在7,000-12,000)的患者,因角膜厚度等原因引起的术后视力回退所困扰。我院自应用术后口服乙酰唑胺治疗后.患者的回退状况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已经在我国开展十余年,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获得预测的矫正视力,解决了屈光不正带来的不便。而干眼症是目前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最常遇到的问题,从目前技术角度看,术后早期出现干眼症或干眼症状加重不可避免,如果加以重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程或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屈光不正患者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围手术期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347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标准作业流程护理,n=174)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173),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较高;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7.7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9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屈光不正时,行标准作业流程护理能提高依从性,从而减少不舒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得到患者的好评,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深低温保存1月 ̄60月的健康人尸角膜对14例(14只眼)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随访1月 ̄19月,13例角膜植片透明(92.82%),1例半透明,无1例原发病复发,视力均有提高,说明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是治疗急性致盲性角膜病的重要储备材料,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普外科手术感染相关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手术后预防控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外科2010年2月-2014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患者38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1%;共检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例占61.3%、革兰阳性菌9例占29.0%、真菌3例占9.7%;胰腺手术感染率最高为20.0%,其余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多约为3.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4kg/m2、切口长度≥10cm及手术时间≥2h,其中以手术时间最相关。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相关因素复杂,在围手术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