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与新洁尔灭在男性绝育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站行男性绝育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消毒方式不同分为聚维酮碘组30例与新洁尔灭组30例.结果 聚维酮碘组术后菌落数明显低于新洁尔灭组,聚维酮碘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新洁尔灭组,聚维酮碘组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新洁尔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在男性绝育术中应用后,消毒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室温对聚维酮碘在手术消毒时带来强烈冷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796例患者采用36~38℃5%恒温聚维酮碘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并观察其消毒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手术患者6796例,男3465例,女3331例;年龄3~91岁,平均36.2岁.其中骨科3150例,普外科1367例,妇产科1168例,泌尿科381例,神经外科368例,胸外科362例. 1.2方法 (1)术前备皮:病区按常规术前皮肤准备.(2)手术室准备:层流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50%~60%,手术间空气菌落数≤75 CFU/m3;5%聚维酮碘100ml/瓶,电热恒温水浴锅,水温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用聚维酮碘会阴消毒法与传统消毒法的效果,为临床寻找更好的消毒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1年3-11月进入产房正常分娩的待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进入观察,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单用聚维酮碘消毒会阴3遍,对照组用传统消毒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消毒方法的细菌培养、产妇及新生儿感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用聚维酮碘消毒操作、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传统消毒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用聚维酮碘消毒法产妇满意度高于传统消毒法,试验组产妇非常满意率高达55.0%,而对照组产妇非常满意率只有23.0%,对传统消毒方法不满意达16.5%.结论 两种消毒法有相同的消毒效果,单用聚维酮碘消毒法具有操作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缩短,产妇满意度提高等优点,可取代传统消毒法在临床推广,提高分娩时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0.5%聚维酮碘对眼周皮肤消毒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 200例、1 500眼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0眼;试验组在清洁擦拭后,用0.5%聚维酮碘消毒,对照组仅用消毒棉签消毒;观察患者有无眼内炎的发生,并嘱患者填写眼部不适情况调查表。结果试验组750眼均未发生眼内感染,对照组750眼中发生眼内炎7眼,其发生率为0.93%,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异物感、刺痛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采用0.5%聚维酮碘进行眼周皮肤消毒,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眼部的不适感,安全性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葡萄糖酸氯己定与聚维酮碘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准备的消毒效果,研究葡萄糖酸氯己定作为阴道手术消毒剂是否优于聚维酮碘。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56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组27例和聚维酮碘组29例,术前分别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和5%聚维酮碘擦洗阴道作为阴道消毒;阴道擦洗前、擦洗后30min和擦洗后90min分别阴道拭子采样行细菌培养,比较同一患者上述3个时间的阴道细菌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阴道擦洗前阴道细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擦洗后30min采样培养,氯己定组阳性率22.2%,聚维酮碘组阳性率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擦洗后90min采样培养,氯己定组阳性率9.5%,聚维酮碘组阳性率3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阴道准备,葡萄糖酸氯己定较聚维酮碘更能有效地降低阴道内的细菌数量,从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聚维酮碘消毒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尿时尿道注入聚维酮碘消毒,对减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 196例术前需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98例,对照组行常规尿道外口及其周围器官皮肤消毒,按常规无菌操作技术行导尿,试验组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加用注射器从尿道外口注入0.5%聚维酮碘行全尿道消毒,余操作同对照组;两组均定期留取尿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查.结果 第5、7、10天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7%、7.69%及2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1%、25.49及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留置导尿管第2、13、>16天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道注入聚维酮碘消毒对减少早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爱护佳手消毒液与传统的聚维酮碘在外科术前洗手消毒的效果。方法受试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即聚维酮碘组(对照组)和爱护佳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感染率差异、两组洗手时间的差异,在不同时间点(消毒后即刻、30、60、120min)的手部检出细菌数量的差异;另选择Ⅰ、Ⅱ、Ⅲ三类不同切口的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消毒剂消毒,比较它们对三类切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聚维酮碘组和爱护佳组的手部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洗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爱护佳组时间较短;两组间消毒后<120min手部细菌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3类切口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切口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爱护佳手消液是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外科洗手消毒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国产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的效果. 方法 对200例(200只眼)内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100只眼),术前分别用1%国产聚维酮碘溶液和0.8%庆大霉素溶液冲洗结膜囊;在冲洗结膜囊前后分别采集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的消毒除菌效果. 结果 冲洗结膜囊前A、B两组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0%、32.0%.冲洗结膜囊后两组阳性率分别为2.0%、11.0%. 结论 术前用1%国产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的消毒除菌效果强于0.8%庆大霉素溶液,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百能外科免洗手消毒液对手术人员手部皮肤消毒的效果、不良反应和依从性。方法采用百能外科免洗手消毒液和0.5%聚维酮碘消毒液分别对100人次手术人员的手部皮肤消毒,监测消毒后即刻、60、120、180 min手部皮肤的细菌菌落数,观察两组消毒后手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依从性。结果两组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标准,百能外科免洗手消毒液对手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显著低于0.5%聚维酮碘消毒液(12.0%),依从性好。结论百能外科免洗手消毒液与0.5%聚维酮碘消毒液均能满足外科手消毒的要求,百能外科免洗手消毒液对手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更安全、舒适,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2%CHG)皮肤消毒液对预防胃肠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消毒效果,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对2014年1-12月在手术室行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入选的90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5例患者使用2%CHG醇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5%聚维酮碘进行皮肤消毒,分别在两组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及皮肤消毒后6、48h对手术部位的皮肤采样,进行细菌监测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2%CHG醇消毒液与聚维酮碘组相比,在皮肤消毒后及48h皮肤菌落数低,而且干燥时间短(P<0.05),观察组发生SSI1例,感染率2.2%;对照组SSI6例,感染率13.3%(P<0.05)。结论 2%CHG醇皮肤消毒液杀菌效果可靠,可降低SSI的发生率,并可减少皮肤表面的暂居菌,抑制其生长从而降低SSI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规范口腔诊疗操作行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口腔医疗感染,监测聚维酮碘浸泡法对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的消毒效果。方法 2012年1-12月随机选取日常技工室制作的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上颌)30件,用1 0002 000mg/L聚维酮碘浸泡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3min,于义齿佩戴时消毒前与消毒后,分别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30件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消毒前每件义齿菌落数范围为162 000mg/L聚维酮碘浸泡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3min,于义齿佩戴时消毒前与消毒后,分别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30件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消毒前每件义齿菌落数范围为1651CFU/件,均值为(31.07±10.97)CFU/件,消毒后细菌未检出;共培养出病原菌932株,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9株、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2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检出率为6.33%、2.68%、2.36%、1.29%,其余均为非致病菌;检出的病原菌分为5大类,革兰阴性杆菌占53.86%,革兰阳性球菌占40.56%,革兰阴性球菌占4.51%,革兰阳性杆菌占0.75%,真菌占0.32%。结论聚维酮碘浸泡法对全口金属基板式义齿表面的消毒方法达到临床消毒灭菌的要求,可有效控制义齿戴入前的潜在细菌污染,保证了医院和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液用于百白破接种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以1 450名出生后满三个月至两岁的健康儿童为对象,分别使用浓度为1%的聚维酮碘和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接种前消毒,接种24 h后进行接种部位的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用1%聚维酮碘消毒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为1.92%,75%酒精消毒的为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白百破时最好使用75%酒精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式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33例术前聚维酮碘冲洗1次,B组患者33例术前聚维酮碘冲洗两次,C组患者34例术前术后聚维酮碘各冲洗1次;比较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细菌的检出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和术后症状评分及泪液分泌;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术前共12例,占36.36%检查细菌培养阳性;B组术前11例,占33.33%细菌培养阳性;C组12例,占36.36%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各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病原菌检出率、症状评分和泪液分泌(S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聚维酮碘冲洗二次可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医院部分重症监护病房使用中的壁式供氧装置墙壁氧气连接口处的带菌情况进行消毒前后的比较,探讨其对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和意义。方法使用0.5%聚维酮碘、500 mg/L爱尔施消毒液消毒,分别为第1组、第2组,于消毒前后采样送检做细菌培养;并取湿化瓶内湿化液送检做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后两组连接口处的带菌率分别为0.5%,聚维酮碘组73.33%和16.67%,500 mg/L爱尔施消毒液组76.67%和26.67%。结论消毒前后壁式氧气连接口处的带菌率有明显差异,消毒前湿化液内的细菌分类与壁式墙壁氧气连接口处的细菌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于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3月612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纳入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为肿瘤、切口分类、手术时间、失血量、聚维酮碘切口消毒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时间>6 h、年龄<8岁与>60岁、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类型、手术出血量≥800ml、未用聚维酮碘消毒切口、患者肿瘤及切口分类等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633)、切口分类(OR>1.255)、术中出血量(OR>0.884)、手术时间(OR>0.962)及是否用聚维酮碘清洗伤口(OR>1.569).结论 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多,手术过程中的侵入性感染和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意识不强等均是外科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免洗手泡沫消毒液在外科手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手术人员外科洗手随机应用葡泰免洗手泡沫消毒液洗手法与刷手、聚维酮碘消毒洗手法,通过手部微生物采样监测,发放调查表对皮肤舒适度和接受程度进行调查,并对两种洗手法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 葡泰免洗手泡沫消毒液消毒作用持久,抑菌时间>6 h,洗手成本(0.50元/人次)低于聚维酮碘手消毒法(0.62元/人次),皮肤不良反应少,医务人员接受度高,为8 8.5%.结论 葡泰免洗手泡沫消毒液洗手法是一种好的洗手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合黏膜部位手术切口术前常规消毒的首选消毒剂。方法随机分别以安尔碘(Ⅲ型)黏膜消毒剂和聚维酮碘消毒剂用于包皮环切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部位常规消毒。结果以安尔碘(Ⅲ型)黏膜消毒剂进行手术切口部位常规消毒,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术后切口感染现象发生。结论采用具有持效杀菌作用的安尔碘(Ⅲ型)黏膜消毒剂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切口部位常规消毒,效果显著,对控制手术后切口感染,医院规范化管理及医院内交叉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手术选用安全可靠的皮肤消毒剂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尤为重要,临床应用的聚维酮碘消毒效果可靠,价格低廉,但洗手后皮肤不适.手术室自2002年起全面改用安尔碘已有56 354例进行手术野消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消毒液的毒性与消毒效果。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毒理学、实验室定量杀菌及手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LD50〉5 000mg/kg.BW;微核试验阴性;多次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1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结果均无刺激性。样品500m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0.5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0.5min杀灭对数值〉4.00;对30人次志愿受试者手皮肤表面自然菌消毒1min,平均杀灭对数值〉1.00,各项指标均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结论聚维酮碘消毒剂为实际无毒级,杀菌效果良好,杀菌谱广,作用快,可用于人体体表皮肤和黏膜消毒。  相似文献   

20.
供氧湿化瓶污染及消毒方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为了解医院供氧湿化装置的污染状况和消毒方法。方法:复习1990-1999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了解到医院供氧湿化装置普遍地污染严重,污染菌种大多数为毒力弱或平时无毒力的人体常居菌;用氧患者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供氧湿化装置的消毒方法包括甲醛熏、消毒液浸泡及气雾消毒3种;“84”消毒液浸泡湿化瓶作用快,效果好,价廉,便于随时消毒;而聚维酮碘气雾消毒适用于难以拆卸的管道和接口部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消毒周期进行定期消毒也非常重要。结论:多项研究证实了供氧湿化细菌污染严重,且与用氧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减少用氧患者呼吸道感染机会,对供氧湿化装置进行常规消毒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