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分析某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的肠球菌属细菌情况,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肠球菌属细菌139株,其中屎肠球菌78株,粪肠球菌60株,鸟肠球菌1株,分别占56.11%、43.17%及0.72%;年龄分布以60岁及≤28 d患者为主,分别占56.83%和17.27%。主要来源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新生儿科,分别占34.53%和18.70%。鸟肠球菌仅有1株,分离自新生儿科。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均P0.05);但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P=0.001)。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2.56%、6.4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及3.33%。结论血培养中肠球菌属细菌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老年人及新生儿为主要分离人群。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两者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高于万古霉素,需继续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2.
肠球菌属产酶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了解肠球菌属产酶耐药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 20株肠球菌属进行了β-内酰胺酶TEM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aph(2″)和aph(3′)-Ⅲ基因和红霉素甲基化酶ermB基因检测. 结果 20株肠球菌属中有9株表型为青霉素/阿莫西林耐药并均检出TEM基因;12株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并均检出aac(6′)/aph(2")和(或)aph(3′)-Ⅲ基因;19株耐红霉素肠球菌中,12株检出ermB基因;肠球菌中产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红霉素甲基化酶的基因检出率均>50%. 结论肠球菌属耐药率已较高,且多数耐药菌已同时获得3~4个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属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0株粪肠球菌中,tetM基因阳性为40.0%,ermB基因为60.0%,aac(6′)/aph(2′)为75.0%,ant(6)-Ⅰ为50.0%,TEM为5.0%,aph(3′)-Ⅲ为50.0%;20株屎肠球菌tetM基因阳性为40.0%,ermB为65.0%,aac(6′)/aph(2′)为90.0%,ant(6)-Ⅰ为70.0%,TEM为25.0%,aph(3′)-Ⅲ为70.0%。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耐药相关基因携带率高,肠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注意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近年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ATB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对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156株屎肠球菌和136株粪肠球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氨苄西林等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的156株屎肠球菌和136株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98.1%、96.8%、96.8%、95.5%、93.6%、86.5%、66.7%、3.2%、1.9%、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G、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80.9%、72.8%、61.8%、43.3%、36.8%、17.6%、17.6%、0、0、0。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的耐药性较低,3年比较,屎肠球菌耐药性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流行分布。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aac(6′-)Ie-aph(2″-)Ia、aph(2″-)Ib、aph(2″-)Ic、aph(2″-)Id、aph(3′-)IIIa基因。结果 383株肠球菌属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最多见,分别占47.0%和38.6%,其中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为79.3%和44.6%;耐药基因检测显示,aac(6′-)Ie-aph(2′-)Ia基因的阳性率为62.8%,其中143株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中129株含有aac(6′-)Ie-aph(2″-)Ia基因,66株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粪肠球菌均含有aac(6′)-Ie-aph(2″-)Ia基因,未检测到aac(6′-)Ie-aph(2″)-Ib、aac(6′-)Ie-aph(2″-)Ic和aac(6′-)Ie-aph(2″-)Id基因。结论 aac(6′)-Ie-aph(2″-)Ia基因是医院临床分离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肠球菌的惟一耐药基因,监测肠球菌属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检测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儿童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和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肠球菌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状况,检测肠球菌部分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25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2")、aph(3")-Ⅲ、ant(6)-Ⅰ基因)、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耐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ParC)和耐药外排EmeB基因。【结果】26株肠球菌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除万古霉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25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共检出各种耐药基因57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基因,屎肠球菌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检出率。【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外,对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基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肠球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肠球菌标本的来源分布与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选取2009年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属分离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粪肠球菌检出20株,占57.1%,屎肠球菌共分离到15株,占42.9%;21株多药耐药肠球菌中,阳性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ermB、tetM分别检出19、11、11、19、10株,检出率分别为90.5%、52.4%、52.4%、90.5%、47.6%.结论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多药耐药严重;携带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273株肠球菌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008年1-12月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的易感因素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方法 按操作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运用VITEK-2分析仪进行菌株的鉴定及药敏检测;调查病历了解患者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273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158株,屎肠球菌109株,其他肠球菌6株;其中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屎肠球菌10株,HLAR粪肠球菌80株,两者间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对肠球菌属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 医院HLAR粪肠球菌产生率高,肠球菌属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严格掌握糖肽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指针,降低细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来源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1-2016年6年间耐药趋势变化,为控制肠球菌感染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60株粪肠球菌与210株屎肠球菌,回顾性分析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6年间,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无耐药菌株出现;粪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利奈唑胺、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6年整体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青霉素G的6年整体耐药率在8.00%~25.00%之间,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6年整体耐药率为15.00%~50.00%之间,屎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6年整体耐药率<10%,2011-2016年连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屎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红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青霉素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福平、利奈唑胺的2011-2016年整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P<0.001);屎肠球菌对氯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2011-2016年整体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表现为多药耐药,同一菌种对同一抗菌药物近6年的耐药率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仍是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属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72株肠球菌属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和氨基糖苷类[aac(6’)/aph(2”)、aph(3’)-Ⅲ、ant(6)-I]、大环内酯类(ermB)、四环素类(tetM)、糖肽类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和I类整合子(IntI)检测。结果72株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41.67%)、高浓度庆大霉素(86.11%)、高浓度链霉素(88.88%)、红霉素(83.33%)、四环素(52.78%)、呋喃妥因(16.67%)、左氧氟沙星(27.78%)、万古霉素(O);72株肠球菌属共检出aac(6’)/aph(2”)基因60株,aph(3’)-Ⅲ基因44株,ant(6)-I基因56株,ermB基因52株,tetM基因38株,Int I基因32株,未检出vanA和vanB基因。结论肠球菌属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皆不同程度存在耐药,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临床医生应重视肠球菌属所致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造成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153份血培养标本中共获得70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5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首位,葡萄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4.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5.1%、4.6%、2.7%,其中60.4%大肠埃希菌和36.8%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两者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真菌占13.4%,以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率均较高,其中ICU患者占分离真菌菌株的37.6%。结论 5年血流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菌种属多样化,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血培养中病原菌及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2007-2009年小儿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3522份小儿血标本经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病原菌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212株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6.02%,其中革兰阳性菌145株,占68.4%,革兰阴性菌67株,占31.6%,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分别占49.5%、10.8%、8.0%、7.6%、6.6%;各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情况严重,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00.0%,链球菌属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与头孢噻吩均耐药,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奈替米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小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占优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检出菌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3-2009年血标本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2003-2009年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并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1 372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1404株,阳性率6.5%;革兰阳性菌768株占54.7%,革兰阴性菌547株占39.0%,真菌89株占6.3%,复数菌感染21例占1.5%;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1%、20.6%、7.9%,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52.3%和85.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显示多药耐药性,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7.8%、36.5%,产ESBLs菌株显示多药耐药性,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医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较广,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分离菌株,且耐药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送检的2150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66株,阳性率为12.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9株,占56.0%,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98例,占36.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例,占7.1%;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北部山区某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120及专用血培养瓶培养细菌,阳性瓶转种血平板,细菌鉴定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CLIS 2009年标准判定结果;采用WHONET 5.4软件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7941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41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88株,阳性率为7.40%,其中革兰阳性菌376株占64.0%,革兰阴性菌164株占27.9%,真菌22株占3.7%,排名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0.7%、9.9%、9.5%、8.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RSA占57.1%,MRCNS占41.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其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除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外,其余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均敏感.结论 血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率相对较低,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减少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7-2010年医院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器,阳性标本转种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ATB Expression鉴定仪系统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对4741份血培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613株,阳性率为12.9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68株,占60.03%,革兰阴性杆菌171株,占27.90%,真菌74株,占12.07%;葡萄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除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好,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92.86%,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61.5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2.50%、20.00%.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种菌株耐药率高,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24141份血液标本中培养分离病原菌1289株,检出阳性率为5.3%,革兰阴性菌667株,占51.7%,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分别占15.2%、7.4%、6.9%、5.5%,革兰阳性菌447株,占34.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分别占7.7%、5.6%、3.5%、3.2%,真菌133株,占10.3%,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占3.2%、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真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高度敏感.结论 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菌种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3-200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肠球菌的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7年我院收集肠球菌642株,来自尿液、呼吸道标本、分泌物及脓液、血液的比例分别占44.4%,21.8%,18.7%,8.6%.庆大霉素高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7.4%~72.5%,72.1%~9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肠球菌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