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莉莉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55-135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8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痰标本中分离比例最高,占92.8%,依次为灌洗液、创面分泌物;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左氧氟沙星(10.7%)、氯霉素(15.5%)、环丙沙星(22.6%),复方新诺明(42.9%)、阿米卡星(46.4%)、头孢他啶(46.4%),其中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6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致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临床分离引起医院感染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株,经VITEK-Ⅱ微生物鉴定系统重新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监测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1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该菌感染的危险因子。结果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氨曲南、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仍保持一定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6.7%、76.7%、73.3%、60.0%;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OR=7.629)和住院时间〉60 d(OR=4.466)。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60 d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临床分离48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琼脂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测定48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低(12.5%),其次为米诺环素(25.0%)和复方新诺明(31.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对头孢他啶、头孢他啶/舒巴坦、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2.5%、52.1%、52.1%、50.0%.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4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痰标本中分离比例最高,占86.88%,其后依次为尿液和血液;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0.63%)、左氧氟沙星(12.50%)、头孢吡肟(18.13%)、哌拉西林(18.75%)和头孢他啶(21.25%),其中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60.00%.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简易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黎明  赵乃昕 《卫生研究》2000,29(2):126-128
嗜麦芽寡养(窄食)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maltophili-a)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农副产品、人体和动物体表面,是能引起感染的条件致病菌[1]。在分离的非发酵的细胞中,它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该菌对一般抗生素和化学治疗剂的耐药性较高,因而给治疗带来困难[3]。该菌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5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7%,其次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5.6%)和环丙沙星(25.9%),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约物.方法 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痰液标本54株,占90.0%,尿液等其他标本6株,占1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5.0%、其次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6,7%、环丙沙星为26.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8.3%,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6.7%.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4种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其他11种抗菌药物比较,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方法 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K—B法作细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6株。15种抗菌药物对该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最低分别为6.6%和7.5%,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都出现较强的抗药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主要条件致病菌和医院感染菌之一,在临床分离菌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日益增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复合制剂是目前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较理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应用于临床,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其耐药机制越来越复杂.各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临床感染的细菌也逐渐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0.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型微牛物鉴定系统GNI+卡对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处理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结果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液为主占63.3%.感染主要发牛呼吸科、ICU、老干部科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约;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低,为16.7%;其次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分别为18.3%、20.0%、21.7%、25.0%、30.0%.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状况十分严重,而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很大,应建立本地菌株的药谱,并尽早根据药敏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使用WHONET 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35 09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54株,占1.86%。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分离435株,占66.51%;18~59岁患者分离207株,占31.65%;小于18岁的患者分离12株,占1.84%。标本来源前4位依次是痰液、尿液、血液和咽拭子,分别占81.65%、7.34%、3.67%及2.75%。菌株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老年科和呼吸内科,检出率分别为24.77%、22.02%、19.27%及11.01%。5年间该菌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耐药率低于20.0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4.62%~29.38%。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且多见于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5年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总体耐药率变化不大,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他啶可用作治疗该菌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分离的SMA的来源和病区分布,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SMA 104株;有7类标本检出SMA,其中检出最多的标本是痰(46.2%)、创面(24.1%)和尿液(12.5%);有11个临床科室分离到SMA,菌株构成比最高的是ICU(37.5%)、烧伤科(24.0%)和中医科(10.5%);药敏结果表明,SM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7.1%和95.2%,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50.0%~71.2%,氨基糖苷类为76.0%~93.3%,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18.3%)、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18.3%)和环丙沙星(28.8%)。结论下呼吸道和烧伤创面是SMA感染的最常见临床类型;ICU、烧伤科是SMA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SMA对常用抗菌药耐药,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对16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各科室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9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100%耐药;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作为有效地抗生素,其耐药率分别为:多西环素12.8%、复方新诺明15.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0.8%。结论:说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收集的108株SMA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ISI)2012年推荐的标准进行判读。数据资料分析运用WHONET5.4软件。结果108株SMA的感染最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样本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占83.33%;其临床主要分布于呼吸科(20.37%)和重症监护室(15.74%);感染病例以男性居多;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占65.74%。药敏结果显示,108株SMA对于常用药物如米诺环素的敏感性为80.55%,左氧氟沙星为69.44%、氯霉素为61.11%,头孢哌酮/舒巴坦为52.78%,甲氧苄啶,磺胺甲曙唑为51.85%,而对其他药物均表现为严重耐药性。结论SMA已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现象,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尤应重视SMA的感染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总结医院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8例老年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细菌药物敏感性监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免疫抑制、意识障碍及各种侵入性治疗为该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不典型,中性粒细胞升高较为多见;敏感率>50.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米诺环素81.0%、左氧氟沙星76.2%、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65.1%、头孢哌酮/舒巴坦54.0%;对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普遍耐药。结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各种高危因素又促成该病发生;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应加强无菌操作、减少高危因素、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并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海洋生物对创伤弧菌等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制备8种海洋生物的水提液、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用琼脂平板孔穴法(K-B法)初筛抑菌活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8种海洋生物的各种提取液除对鼠伤寒沙门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创伤弧菌及其他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醇提液和超声提取液抑菌活性尤为明显;孔石莼的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均为15.63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mg/ml,对大肠埃希菌和宋内氏志贺菌的MIC均为125mg/ml,泥螺超声提取液对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2.5mg/ml,条斑紫菜醇提液对宋内氏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和125mg/ml。结论孔石莼、泥螺、条斑紫菜的超声提取液和醇提液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加替沙星对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用琼脂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的MIC范围与左氧氟沙星的基本一致,二者抗菌活性相似;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加替沙星MIC范围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的MIC范围,其MIC90比左氧氟沙星的低2倍. 结论加替沙星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而且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