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氟哌啶醇与碳酸锂合用引起意识障碍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与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对照,观察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组(32例,简称地西泮组)和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组(32例,简称东莨菪碱组)治疗,疗程均为6 d.治疗期间每日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因子(PANSS-EC)和治疗中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地西泮组和东莨菪碱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均获明显改善(P均=0.000);地西泮组除治疗前时点外其他时点的症状改善均较东莨菪碱组明显(P均<0.05).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的发生率相当;东莨菪碱组静坐不能和抗胆碱能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地西泮组(P均<0.05).结论 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肌注可快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该方法较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氟哌啶醇为临床用药,对精神科常见病疗效肯定。副作用以锥体外系反应最为突出,致敏反应较为少见,近期国内文献中见有少量报道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病人中所遇4例氟哌啶醇致敏病例资料报告如下,并作探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男,32岁。因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单用氟哌啶醇治疗。住院34天药量增至30 m/d时,病人诉体痒。查见下腹、会  相似文献   

6.
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探讨氟哌啶醇不同服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62例TS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7例,氟哌啶醇0.025 ̄0.05mg/kg.次,每天睡前顿服;对照组75例,药物及每次量同前,每日三次,三个月一疗程。「结果」第一疗程治疗组显效46例,进步27例,有效率83.9%;对照组显效41例,进步23例,有效率85.3%(P〉0.05)。第二疗程有效率分别为97.7%及88  相似文献   

7.
8.
9.
对18例躁狂发作和37例精神分裂症患使用氟哌啶醇后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作了前瞻性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躁狂发作和精神分裂症的急性肌张力障碍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24.32%。两级差异极显。提示躁狂症患在接受精神阻滞治疗后比精神分裂症更易产生急性肌张力障碍。  相似文献   

10.
某女,3岁6个月,因腹泻1天于1998年5月23日3pm来我院求诊。诊为急性肠炎,肌注庆大2万~u,复合维生素2ml,山莨菪碱2mg,给予氟哌酸0.05克口服,3次/日。患儿肌注后腹泻即停止。家属于下午3时30分和10时给患儿各服药1次,次日于上午8时和下午1时又各服药1次,于下午2时患儿直立摔倒,随昏迷、流涎、角弓反张,急来本院就诊。家长出示所服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部酮与氟哌啶醇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单利培桐和氟哌啶醇各30例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并探讨与药物剂量,服药天数,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对脑电图的影响相似,与服药天数,剂量,疗效无关。[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脑电图的影响均小,异常率相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80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治疗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97.5%,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氟哌啶醇,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有效降低PANSS阳性与阴性评分,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氯氮平致意识障碍伴上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有才  官长富 《河北精神卫生》1997,10(4):241-241,240
  相似文献   

16.
17.
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分2组,分别给予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与常规量氟哌啶醇治疗,应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16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第8周、第16周与治疗前比较YGTSS量表总运动抽动及总发声抽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总运动抽动评分治疗后第8周显著高于常规量组(P<0.01),治疗后第16周后与常规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第16周末TESS严重程度总分显著低于常规量组(P<0.01)。结论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TS有效,其近期疗效较常规量氟哌啶醇差,远期疗效与常规量氟哌啶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较常规量氟哌啶醇轻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氟哌啶醇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氟哌啶醇治疗的10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率60.58%,有效率29.81%,无效率9.61%,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昏、流涎、嗜睡、口干、锥体外系副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7例因不良反应症状较严重而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在持续治疗后适当干预后,不良反应情况消失或有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氟派啶醇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我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比较了不同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现使用大剂量时锥外反应、心电图(EKG)异常和精神副作用等均较使用小剂量时明显;而疗效无明显差异。笔认为,临床上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氟哌啶醇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