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复制更新和分化为各种子代细胞类型的特性,胰腺干细胞在治疗糖尿病、胰腺肿瘤及胰岛移植等领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胰腺干细胞的存在部位、具体研究方法、特异性标志物以及促进其有效分化的途径等作一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胰岛移植需要解决两大难题:首先,每位受体需要移植大约10万个胰岛,所以要有足够量的胰岛供体,而目前胰腺供体相当匮乏;其次是免疫排斥问题,当前所采用的免疫移植剂治疗都有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干细胞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着重对当前胰腺干细胞起源、分化、培养和定性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胰腺移植手术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治愈,但供体不足成为制约其开展的瓶颈.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是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案,有希望克服尸体胰岛移植供体不足和需免疫抑制治疗的缺陷.众多研究者尝试利用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分化或转分化形成胰岛或β细胞,并努力寻找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以确证和分离纯化胰腺干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年胰岛发育和胰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干细胞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着重对当前胰腺干细胞起源、分化、培养和定性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ong Z  Gu K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07-810,W001
目的:通过对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过程的研究以便更深入了解及改进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方法:成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和胰岛分离、纯化,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先后以CMRL1066和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共培养27d,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样本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基因PDX-1,CK-19蛋白等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培养液中的淀粉酶和胰岛素含量。结果: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以往在胰岛分离时丢弃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一定条件的培养后,第1天即可见PDX-1,CK-19阳性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并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三维结构的胰岛细胞。培养27d后,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生成760个胰岛。结论:成人胰腺的导管上皮具有干细胞潜能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用此方法获得大量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目前治疗以注射胰岛素和药物为主,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对社会和家庭也是沉重负担.自1998年Thomson等首次报道体外成功培养人胚胎干细胞以来,随着胰岛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胰岛干细胞将为胰岛移植提供新的材料来源.研究表明,已有多种途径可得到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将这些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入小鼠糖尿病模型已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可使小鼠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子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联合移植保护移植胰岛,提高糖尿病移植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纯化孕16 d SD大鼠子鼠:胰腺干细胞培养传代,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分离纯化SD大鼠胰岛,分联合移植组(10只)、单独移植组(1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将2×105个子鼠:胰腺干细胞与800个胰岛和单纯800个胰岛移植至糖尿病大鼠模型左肾包膜下,定期监测各组大鼠血糖情况及留取血浆ELISA测胰岛素含量,观察胰岛存活时间.结果 子鼠:胰腺干细胞培养传代3代后细胞涂片免疫组织化学示存在Nestin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nestin阳性细胞含量占74.1%.联合移植组大鼠均于术后第3天起血糖开始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术后5 d内血糖可降至正常[(5.4±0.6)mmol/L],血浆胰岛素达到正常水平[(509.8±16.6)ng/L],胰岛存活时间(18.2±2.4)d;单独移植组大鼠血糖可于术后1周内降至正常[(6.1±0.9)mmol/L],胰岛存活时间(14.4±2.1)d;两组胰岛存活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联合移植可保护胰岛功能,延长胰岛体内存活时间,提高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是否能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离培养其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扩增及诱导培养后,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PDX1表达,行STZ染色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鉴定其功能.结果 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后,PDX1阳性,并形成胰岛样细胞团;胰岛样细胞对高糖刺激(15.0 mmol/L)的胰岛素释放较低糖(5.6 mmol/L)时增加了1.4倍(37.2±11.2比25.9±7.6,t =2.830,P<0.05),DTZ染色阳性.结论 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胰腺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有很高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及致死率。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以及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CSCs标记物对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分析有潜在价值,并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胰腺癌预后不良可能由胰腺CSCs的存在引起的,因此,对胰腺CSCs的研究与鉴定将有助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与新疗法的推出。  相似文献   

11.
肝脏、胰腺/胰岛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及糖尿病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由于供体来源不足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对肝脏、胰腺成体干细胞及其增殖分化潜能的研究,为解决此矛盾并为开辟治疗性细胞移植的新途径带来了希望,其中,肝脏成体干细胞与胰腺成体干细胞之间的同源性特征,为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成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及转分化为胰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通过对成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和转分化为胰岛过程的研究以便更进一步了解及改进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方法。方法 成人胰腺组织以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纯化的胰腺外分泌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和胰岛。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共培养27d,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基因PDX—1,CK—19蛋白等的表达。结果 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第1天即可见PDX—1,CK—19阳性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并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三维结构的胰岛细胞。培养27d后,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生成760个胰岛。结论 用改进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成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胰腺干细胞有阳性表达,是胰腺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胰腺干细胞的鉴定及转分化方面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干细胞(PCSC)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胰腺癌的耐药、转移机制关系密切。PCSC的表面标志物、分离、鉴定、信号通路、微环境、耐药、转移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大鼠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胰腺组织获得胰岛及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将具有干细胞潜能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27d.将新鲜分离的胰岛(200±50)个及诱导分化2周的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2×106)个序贯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肾被膜下观察大鼠的血糖及生存情况.结果 将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到同一糖尿病大鼠3周后血糖仍在5 mmol/L水平,对照组血糖无明显下降.结论 胰腺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结构,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对大鼠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细胞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化化为胰岛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以便更深入了解有关机制。方法: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用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和胰岛分离,混于外分泌组织中的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经CMRL1066及不含血清的DMEM/F12加多种营养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27d,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细胞作PDX-1、CK-19等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形态学变化。结论: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以往在胰岛分离时丢弃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一定条件的培养后,其形态学变化过程为: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胰岛细胞。结论:成人胰腺的导管上皮具有干细胞潜能,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用此方法获得大量的胰岛可能为克服胰岛移植的供体短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胰腺干细胞有阳性表达,是胰腺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胰腺干细胞的鉴定及转分化方面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成年鼠胰腺中有无胰腺干细胞存在,了解其可能的分化机制。方法切除大鼠大部分胰腺(90%)并消化、筛选出胰腺干细胞后回植入大鼠自体皮下,予不同处理因素诱导。观察大鼠血糖、血胰岛素浓度以及糖耐量试验的变化,并取移植物作常规染色和胰岛素、角蛋白19(CK-19)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植入自体胰腺干细胞8周起,受体鼠血糖水平(P0.01)及血胰岛素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而对突发的糖刺激的耐受能力A组高于对照组,P0.05,B组则在给糖后180min表现出与对照组的差异,P0.05;术后10~12周受体小鼠移植物中可见与大鼠腹腔胰腺组织近似的乳白色内含细小颗粒结构,以及胰岛素染色及CK-19染色阳性细胞,而对照组均为发现类似结构及细胞。结论成体大鼠胰腺非内分泌组织中存在胰腺干细胞,经移植后能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并有改善受体鼠高血糖Υ态和糖耐量异常的作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从腹腔脂肪分离纯化培养ADSCs,通过半透膜在6孔塑料培养板上建立胰腺癌细胞与ADSCs的双层培养体系,单独培养的胰腺癌细胞作为对照.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ADSCs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ADSCs对胰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基质细胞源性因子(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浓度;qRT-PCR法测定胰腺癌细胞及ADSCs中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cck-8比色法检测AMD3100对ADSCs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的影响. 结果 成功分离ADSCs;ADSCs可促进各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均P <0.05);与单独培养的胰腺癌细胞相比,ADSCs培养液中含有较多的SDF-1、VEGF、MMP-9,较少的TGF-β1(SDF-1:1100±100比0比0,F=389.134,P<0.01;VEGF:140 ±4比99 ±5比93 ±4,F=174.102,P<0.05;MMP-9:61.8±4.2比43.5 ±2.8比54.5 ±3.0,F=76.279,P<0.05;TGF-β 1:20.6±3.0比35.6 ±2.6比41.3±5.5,F=79.338,P<0.05);ADSCs促进了胰腺癌细胞中VEGF、MMP-9的表达(VEGF:63.7±5.9比50.6±4.1,t=7.536,P<0.05;MMP-9:mRNA(55.8 ±3.6比42.7±3.1,t=8.279,P<0.05).AMD3100能部分降低ADSCs对胰腺癌活性的影响(SW1990:1.539±0.140比1.361±0.066,t=2.835,P<0.05;PANC-1:1.376 ±0.100比1.281 ±0.031,t=2.860,P<0.05).结论 ADSCs可能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这种作用可能与ADSCs表达的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 PDSC)系.方法 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V型胶原酶原位消化分离大鼠胰腺组织,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使胰腺导管细胞与胰岛细胞初步分离,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进行扩增培养、连续传代和纯化,建立PDSC系.对原代分离的PDSC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的鉴定及表达特性的鉴定.结果 通过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并经过动力性三维培养,可以建立大鼠PDSC系.形态学方面,PDSC呈单个核;生长行为方面,PDSC在三维载体上沿纤维贴壁生长;表达特性方面,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结果显示,PDSC高表达CD29、CD73,CD90、CD105,不表达CD14、CD19、CD34、CD45,证实P DSC为间充质干细胞.结论 通过采用原位胶原酶消化法、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可分离培养出大鼠PDSC,成功建立PDSC细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